中国东风4远程导弹,装备了将近40年,为何仍在继续使用?

姚雅君


首先需要更正一下,东风-4不是远程导弹,而是中远程导弹。

根据公布的消息,1965年3月20日,中央专门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据此决定研制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计划1969年开始飞行试验,1970年定型。1965年5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中远程地地导弹的研制任务。

东风-4 导弹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 东风-3 导弹的已有成果,第一级以 东风-3中程地地导弹发动机为基础进行改进; 第二级为新设计的导弹发动机,以 东风-3导弹单管发动机为基础改进设计而成。

1969 年 4 月 9 日至 5 月 10 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三次召见研制人员,指导研制工作的开展。5 月 19 日和 6 月 4 日,东风-4 号导弹分别进行一级、二级发动机试车,取得成功。8 月底,首批试验弹出厂。11 月16 日,导弹按计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短射程方案性飞行试验。周恩来总理对此十分关注,在试验发射前专门听取试验准备情况汇报,详细询问导弹的质量和所采取的飞行安全措施。然而,导弹点火升空后,由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未发出一级关机指令,导致第一级发动机未关机,第二级发动机未点火,一、二级未分离,导弹在空中自毁,试验失败。

1970 年 1 月 30 日,更换二级发动机后的 东风-4 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点火升空,两级分离后,第二级飞过预定区域,弹头准确落在预定弹着点附近,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为了进一步检验 东风-4 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同年 10 月,在东北试验场首次进行长射程飞行试验,但因出现与首次短射程试验相似的故障,试验失败。

改进后的 东风4 导弹于 1971 年 11 月 15 日进行全程遥测弹首次井下准备、井口发射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9 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中国遭受核打击的危险迅速上升。由于 东风-4 导弹的射程不到 4000 千米,不足以形成有效的核反击能力。

1970 年 8 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央专委会上正式批准增程方案,并指示不要改动太大,要快点搞出来。由于林彪集团的干扰,这项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被迫中止。

1976 年 5 月 15 日,经过改进的 东风-4 导弹增程遥测弹在东北导弹试验基地进行长射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此后,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又进行了多次飞行试验、多项地面试验和增程试验,均获成功。中远程地地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为中国掌握多级火箭技术、研制洲际地地战略导弹积累了经验。1980年导弹正式定型,目前应该已经退出现役。

根据国外报道,导弹长28-29米,弹径2.25-2.4米,弹重82吨,战斗部为1枚重2200公斤的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使用多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当量约5~10万吨。

导弹射程4000公里,改进的东风-4A为4750公里,命中精度CEP约1400-3500米,采用硝酸和偏二甲基肼液推进剂


荣华之武器堂


DF-4中远程彈道导弹、已经兢兢业业为国家站岗放哨40载……还将继续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存在既合理!……黑格尔〕

東風-4號baⅠⅠistic.missile/DF-4/css-3-战略核打击-利刃

東風/DF-4
是一型陆基中远程彈道导彈、也是我國笫一種兩級彈道导彈、初期設計射程4000公里、增程型5000km、日本关岛、前苏联西部、全亞洲全納入有效打击范围!

1963年《國防科技10年規划》即地地彈第二阶段发展多級导彈為中心、預研洲际导彈任务目标!成功首飛多級运载火箭SDS-4!

1965年《地地彈发展規划》(八年兩彈任务)DF-4釆用兩級布局、用東風3一級、从新設計二級單管发動机+髙空噴管、突破了火箭級間分离和二級高空奌火关健技术!

1971年DF-4作為独立的新型彈道导彈試射成功!

1980年東風-4参軍入伍加入“二炮”序列。

1986年DF4進行了“多彈头分导式”重返大気层試验。

DF-4的/民用版“長征-1”运载火箭1970年成功发射我國笫一棵人造卫星“東方紅1號”……
(長征
-1號运载火箭)
東風/DF-4采用液氢“紅烟硝酸/偏二甲肼”燃料+捷联式慣性製导糸統(ⅠRBW)彈道导彈!

以洞庫、隊道或发射井為基地、也可移動机动发射、发射准备時間短、布署机动灵活、性能技术先進、射程远、打击范围广,是拥有完全知识産权國産战略核打击杀手锏!
对付家门口的那几个“小毛贼”、“东风快递”型号很多、“DF-4”地地彈收拾几个不听话的那“几个娃娃”够用、管用也一定能“打痛”他们……

这就是“东风快递-4”的价值所在!


孔乙己乱弹


东风4导弹 性能稳定,射程远,生产工艺成熟。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良好的性价比。所以服役时间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