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原创: 山海经之长株潭纪 山海经之长株潭纪 5月13日


远古洪荒年代,盘古开天辟地。于长江中段,造云梦泽、鄱阳湖。再于湖之南,造湘江和赣江北去,利南北交通。最后造巍巍幕阜-连云-九岭山脉、罗霄山脉, 隔断两湖两江。工程毕, 盘古审视大地,忽觉山脉过高连绵不断,未来子孙,如何东西交通? 乃生怜悯心,捡两块大石掷下,于两山脉之间砸出两个大坑,东西交通走廊遂成。

两个大坑位于幕阜-连云-九岭山脉之南, 罗霄山脉之北。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盘古子孙,进入航海时代。长江以南,沿海内地间的东西向人流物流,皆借道此交通走廊,谓之湘赣官道,与南北交通干道湘江交于湘潭,造就清朝中叶经济鼎盛、风头盖过省会长沙的金湘潭。清末株萍铁路修建,亦借道该交通走廊到湘江,江边的湘潭小镇株洲从此开始逆袭上位之路,从清政府的特别行政区株洲厅,到民国政府的“东方鲁尔区“规划,再到共和国成立后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了由小镇直升地级市、最后成为湖南第二城的飞速进阶, 改写了湖南的地缘格局。

盘古所造大地,在卫星镜头下纤毫毕现。今人借助谷歌,看到他老人家砸的两个大坑,笑曰:“陨石坑也。" 只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 偏偏在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落了两颗大小合适的陨石,正好砸出来一条通道,是极低概率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有意造化?

两个红色箭头所指的陨石坑。点击放大看图。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故, 株洲之风水,为坐西向东,西枕近处的衡山山脉、远处的雪峰山山脉,东借两个陨石坑形成的通道面向大海,迎紫气东来。政治中心名为“天元”,取天台山和园艺场两个地名第一字,谐音天元,为围棋术语,棋盘正中的星位。站在天元位面向东方,湘江环抱,左为云龙(取云田和龙头铺两个地名的第一字),乃幕阜-连云-九岭山脉之尾, 右为栖凤(枫溪地区,”凤栖”谐音), 地势左高右低, 明庭开阔, 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极佳,从民国开始,一直是国家着意打造的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更在立市之后成为共和国前三十年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杰出的代表,与后三十年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杰出的代表深圳一道,成就了目前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两大高端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与通讯产业。

晨曦君每每思考那两个陨石坑、株洲几个区的命名和相对位置,但觉浑然天成,此中有真意,绝妙不可言!

东边直径约19公里的陨石坑里,从北向南为武深高速S11、沪昆高铁、沪昆高速G60、G320国道(现在的莲株高速)、沪昆普铁, 老320国道(即株醴路,古时的的湘赣官道), 为交通咽喉重地。 其重要性仅次于株洲云集了沪昆高速G60、G320国道、老320国道(株易路)、沪昆普铁、京广普铁、京广高铁、株洲北枢纽的清水塘-田心区域。这些最重要的国家干线铁路和公路在株洲密集通过和交汇,是株洲崛起的最根本原因。点击放大看图。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地势图清晰地展现了陨石冲击波造成的圆弧。西边的坑的西缘过去一直是芦淞区建成区的边界,株渌路和京广普铁都在坑外沿着坑走。目前芦淞区的城区道路和通用机场已经修进坑内,陨石冲击造成的圆弧结构可能湮灭于正在东进的城市建成区,亟待马上研究和保护。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附:湖南境内其他陨石坑

其他比较明显的陨石坑(下图中红色箭头所指)分布于岳阳市岳阳县、娄底市湘乡市、衡阳市衡阳县,这些坑的地理重要性不如上述株洲的两个坑,离城市建成区很远,研究和保护的需求尚不迫切。


天工开物:两颗陨石砸出来的株洲



附:清末株洲厅和民国“东方鲁尔区”的历史

株洲厅,清代行政区划名。株洲厅析湘潭县置,治今湖南省株洲市,属于副地级衙门,行政建制比湘潭县稍高。清朝将清湘潭县湘江以东地域全部划归其管辖,南至今株洲县渌口界、北含湘潭昭峡铺(与今长沙接界)、东至清代的醴陵县界。清政府为什么要设置“株洲厅”呢?湖南巡抚岑春蓂给朝廷的两份奏折和《清实录》已经点明,株洲地处“路矿之冲”,情况复杂。路就是株萍铁路,矿指的是安源煤矿。

1938年,国民政府设想将株洲建成“东方鲁尔区”,聘请国外专家共同拟定了株洲工业区建设规划,株洲机厂、株洲兵工厂、中国汽车制造总厂等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株洲现代工业自此萌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