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的“领头雁”——记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廖竹生

残疾人创业的“领头雁”

——记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廖竹生

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的廖竹生,从一个双手不灵活、拿不起重物的残疾人,到成为年营业额100多万元的公司老板;从自己眼中连累家人的“包袱”,变成带领多名残疾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

由于身体残疾、家境贫寒,廖竹生初中毕业后,选择到技校学习职业技能。2015年初,他成为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的一员。培训结束后,廖竹生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开了一家名为“布潮行专柜”布鞋分销网店。第一个月,廖竹生赚到了近3000元钱,钱虽然不多,但让他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2015年9月,廖竹生在宁都县第一期残疾人电商培训中结交了很多朋友,他与曾北方、肖石生等决定组建“励志园”。借助宁都县系列帮扶政策,他享受了免费办公场所和宿舍,并得到15万元贴息贷款。然而,由于对脐橙品质不了解,导致脐橙滞销,首次组团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6年,廖竹生和曾北方、肖石生等发起“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模式虽好,但融资过程可谓艰辛,最终他们筹得3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洽谈脐橙基地时,许多农户看到他们是残疾人,担心他们亏损。廖竹生与团队成员商量,决定一次性先付3年租金,廖竹生的诚意终于把农户打动了。

如今,他们已发展成多种经营元素、多样发展渠道的团队,成员由刚开始的5人扩展到16人,成立了两家电子商务公司,设立了“天猫优品”服务站,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开设了设计工作室,带领残疾人和贫困户进行电商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和推广、代运营等,网销当地农特产品。同时,他们与周边多个种养基地签订采购协议,形成产业联盟。目前他们已有120亩脐橙、柚子园、50亩茶园和500亩生态种养基地,年利润30多万元。这支特殊的电商创业人群,通过自身努力,彰显人生价值,并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创业。电商“励志园”已变成为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励志园”。(记者 陈化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