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創業的“領頭雁”——記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廖竹生

殘疾人創業的“領頭雁”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廖竹生

寧都縣對坊鄉半逕村的廖竹生,從一個雙手不靈活、拿不起重物的殘疾人,到成為年營業額100多萬元的公司老闆;從自己眼中連累家人的“包袱”,變成帶領多名殘疾人創業致富的“領頭雁”。

由於身體殘疾、家境貧寒,廖竹生初中畢業後,選擇到技校學習職業技能。2015年初,他成為寧都縣免費電商培訓班的一員。培訓結束後,廖竹生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開了一家名為“布潮行專櫃”布鞋分銷網店。第一個月,廖竹生賺到了近3000元錢,錢雖然不多,但讓他發現了自己的價值。

2015年9月,廖竹生在寧都縣第一期殘疾人電商培訓中結交了很多朋友,他與曾北方、肖石生等決定組建“勵志園”。藉助寧都縣系列幫扶政策,他享受了免費辦公場所和宿舍,並得到15萬元貼息貸款。然而,由於對臍橙品質不瞭解,導致臍橙滯銷,首次組團創業以失敗告終。

2016年,廖竹生和曾北方、肖石生等發起“電商團隊+種養基地+農戶”的模式,模式雖好,但融資過程可謂艱辛,最終他們籌得3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洽談臍橙基地時,許多農戶看到他們是殘疾人,擔心他們虧損。廖竹生與團隊成員商量,決定一次性先付3年租金,廖竹生的誠意終於把農戶打動了。

如今,他們已發展成多種經營元素、多樣發展渠道的團隊,成員由剛開始的5人擴展到16人,成立了兩家電子商務公司,設立了“天貓優品”服務站,幫助解決貧困群眾農產品銷售難問題;開設了設計工作室,帶領殘疾人和貧困戶進行電商平面設計、廣告策劃和推廣、代運營等,網銷當地農特產品。同時,他們與周邊多個種養基地簽訂採購協議,形成產業聯盟。目前他們已有120畝臍橙、柚子園、50畝茶園和500畝生態種養基地,年利潤30多萬元。這支特殊的電商創業人群,通過自身努力,彰顯人生價值,並吸引更多的殘疾人參與創業。電商“勵志園”已變成為殘疾人脫貧致富的“勵志園”。(記者 陳化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