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太空的猴子回到地球后怎样了?

张同天


我们在对危险系数没法预测时候,我们习惯用其他动物作为先驱,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白鼠了,但是猴子却为人类太空史做出贡献。

在人类迈出巨大的航空飞跃之前,我们的猴子兄弟经常被送入太空为我们“探路”,它们大多以科学研究为名义,不过基本遭遇了可怕的命运。

在没有人进入太空前,我们对海拔升高后人体反应知之甚少,苏联最早把狗狗带入高空,而美国研究人员决定将灵长类动物送入太空作为实验对象,因为灵长类和我们很像。

叫阿尔伯特的猴子们

1948年6月,一只名叫阿尔伯特的恒河猴被美国宇航局的V2火箭发射升空,遗憾的是,阿尔伯特在飞离地面63公里时窒息而死。

一年后,另一只名叫阿尔伯特(二世)的猴子飞到了134公里的高空,这使它成为第一个真正到达太空高度的灵长类动物。

尽管阿尔伯特二世在这次发射中幸存下来,但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由于降落伞没有打开,直接撞击地球死亡。

图为:阿尔伯特一世

阿尔伯特三世和四世在1949年末的飞行中丧生,阿尔伯特五世在1951年又一次遭遇降落伞故障。

好吧,好像叫阿尔伯特的猴子都没有好下场,接下来这位,改了个绰号,总算活了下来,但好景不长。

1951年,约里克 (Yorick,先前被称为阿尔伯特六世)在飞离地面72公里后依然幸存下来。

然而,“阿尔伯特的诅咒”依然存在,它在新墨西哥州炎热的阳光下等待从狭窄的金属胶囊中释放出来时遭受致命的热衰竭,直接领了便当。

其他名字的猴子

1959年是猴子太空旅行的一个里程碑,一只名叫贝克小姐(Miss Baker)的松鼠猴和一只名叫贝尔小姐(Miss Able)的恒河猴不仅达到了483千米的高度,而且还都活着回来。

图为:贝克小姐

但还是好景不长,因为贝尔小姐回来没几天,研究人员给它进行医疗手术取出电极,事实证明这是致命的,它也领了便当

贝克小姐则继续过着幸福长寿的生活,人们还给她结了两次婚,最终于1984年死于肾衰竭,享年27岁,人们到现在还会在他的墓碑前放香蕉。

1959年12月,一只名叫Sam(美国空军航空医学院的首字母缩写)的恒河猴搭乘“水星”号太空舱 “Little Joe”号火箭升空。

图为:Sam

在到达仅仅82公里的高度后,该航天器放弃任务,不过好在安全降落在大西洋,Sam经过短暂的旅行后安全无恙。

不久之后,在1960年1月,Sam的伴侣Miss Sam也在水星太空舱中发射升空。这次任务成果很少,在到达15公里的高度后着陆。

幸运的是,在这两次任务中,这两只叫Sam的猴子都安全回来了,也没有什么诅咒和后遗症。

把人送入太空

当苏联忙着把狗狗送上天空,法国忙着用星系间的猫做实验时,美国用猴子做的实验为更大的灵长类动物(猩猩登场)铺平了道路,最终人类上了太空。

1961年1月,一只名叫哈姆(Ham)的黑猩猩开始了亚轨道太空飞行,飞行高度达到了253公里。虽然哈姆有一点脱水,但他在16.5分钟的飞行中毫发无损,这标志着航天技术的飞跃。

图为:Ham

同年4月,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驾驶的“东方号”宇宙飞船完成了绕地球轨道的飞行,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不久之后的5月,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二个人,为什么要说这个第二人呢?因为这个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上天入地各种竞争,这次美国落足足后了一个月,不得不提。

虽然人类的太空旅行越来越安全,也越来越受欢迎,但这并没有完全停止灵长类动物进入太空的实验。

1961年末,一只名叫歌利亚(Goliath)的松鼠猴在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空军发射的阿特拉斯E型火箭中丧生。

1969年,一只名叫邦尼(Bonnie)的豚尾猴在太空中待了9天后,因脱水引发致命的心脏病发作,加入“便当猴子”大军。

最后

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发射一系列名为Bion的卫星将一对猴子送入轨道。这一系列卫星一直持续到1996年12月24日Bion 11号发射,携带猴子Lapik和Multik进行了14天的飞行,其中Multik阵亡。

这只猴子的死亡最终让人们认识到利用动物进行研究的伦理问题,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开始呼吁人们停止这种行为。

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也确实没有出现“太空猴子”的故事,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技术日趋成熟,不需要猴子作为先驱了。

但是,2011年,伊朗在用老鼠、乌龟和蠕虫做实验后,也开始尝试将猴子送入太空。2013年,一只名为Fargam的猴子被伊朗送到了120公里高空。

幸运的是,这只伊朗猴子的命运没有那么悲惨,它安全返回了地球,同时人类结束了太空猴子的故事。

Team Pickle.The sad story of the first monkeys and apes in space. Nine

Monkeys and apes in space. Wikipedia


怪罗科普


1948年6月11日,带着美国人民的希望,猕猴“艾伯特一世”随“V-2远程火箭”发射升空,但这只猕猴在飞行途中窒息死亡,连看到太空的机会都没有。一年后,猕猴“艾伯特三世”搭乘的火箭在升空到一万米时发生爆炸,导致“艾伯特三世”尸骨无存。

此后,美国科学家又先后将“艾伯特四世”、“艾伯特五世”两只猴子相继送上太空,但它们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先后遇难。

而 1957年10月4日,斯普特尼克1号飞上太空,人类才正式进入了航天时代。

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生物不是猴子,而是一只狗,在1957年11月3日斯普特尼克二号(Sputnik 2)发射当天,莱伊卡犬被送上太空。科学家们在莱卡的身体表面和皮下安装了感应器,用来监测它的呼吸和心跳,在进入太空后,监测数据就会自动传回地面。随后科学家们把莱卡送入了专门为它设计的加压密封舱内,密封舱固定在火箭的头部,面对它的还有一个摄像头。

前苏联官方公布了一个关于莱卡命运的“官方”版本:莱卡完成了长达一周的飞行任务,到达离地球1600km的高处;按照计划,它在吃了最后一顿含有剧毒的晚餐后安静地死去。

第一只上太空的猫是名为Félicette的猫。1963年10月法国将Félicette入太空,在地球上空200公里的高度待了15分钟。虽然最后平安回到地球,但科学家为研究太空旅行对生物的影响,最终让Félicetteg光荣牺牲。


1959年5月28日,“木星AM-18”号火箭发射的太空舱中有两位特殊的乘客,它们是松鼠猴“贝克”和猕猴“阿伯尔”。

经过为期15天的太空飞行,这两只猴子返回地球。它们成为第一批在太空旅行中幸存的灵长类动物。

令人遗憾的是,安全返回之后阿伯尔身体上被一个电极扎破,在移除手术之后的几天就死亡了。这只猕猴死亡之后的尸体被保存于当时升入太空的摇篮舱中,现存放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空军和太空博物馆中。

而雌猴贝克随后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太空明星”,它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美国太空和火箭中心度过了余生,1984年它因肾衰竭而死亡,死亡时27岁。

它们的牺牲或者幸存,为科学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从而为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从那之后,加加林的大名便载入了史册。


胖福的小木屋


早在载人航天飞行之前,人类为了测试生物登上太空的可能性,把一大批动物送上了太空,其中就有猴子。

美国早期,曾将3只猴子送入过太空。

第一只猴子艾伯特3世,艾伯特三世比较悲惨,由于搭乘的火箭发生了爆炸,机器包括所有的东西都毁了,艾伯特3世也尸骨无存。

第二只猴子是艾伯特4世,以及艾伯特5世,但都没有成功,都是在火箭发射的途中,因为各种意外而牺牲。

世界上第一只成功登上太空的生物,是一只流浪狗,名叫莱卡。1957年,莱卡作为前苏联培养的太空犬宇航员,搭乘“史泼尼格2号”成功进入太空。不过这个成功带有一定代价,那就是:莱卡注定会牺牲在太空。

因为当时技术限制,人类并未研究出如何从太空返回地球,因此莱卡搭乘的这辆火箭没有返回舱,这也意味着莱卡此行有去无回。

后来,前苏联还在国家为莱卡树立了一座雕像,表彰它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正是因为它,才让人类登上太空看到了可能性。

莱卡成功进入太空后,鼓舞了世界各国的航天局,美国也再接再厉研究如何把猴子送入太空,多说一句,各国送入太空的动物有些不同,美国钟爱猴子,前苏联钟爱狗狗,英国会有猫咪。

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美国培训了很多猴子,不过由于火箭的设计缺陷,许多猴子都在这些实验中牺牲了。

直到1959年,美国才把一只猕猴,一只松鼠送进了太空,幸运的是,他们并不像莱卡那样注定有去无回,而是最终安全返回地球,只不过那只猕猴在摘除电极时,因为麻醉而去世了。

1961年,美国又成功将一只黑猩猩哈姆送入太空,紧接着黑猩猩埃诺斯也成功进入太空,他们都成功进入太空并返回。

只不过由于太空射线以及紫外线的增加,他们的寿命远远不及在地球上生长的猩猩们。埃诺斯在返回地球一年后因为痢疾去世,而哈姆成功返回地球后,作为奖励,它只得到了一个苹果和半个橘子,随后被送入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17年后去世,年仅25岁,远远低于黑猩猩的平均寿命。后来各国航天局都根据这些数据,改进了宇航服措施。

无论是哈姆还是埃诺斯以及莱卡,这些动物们在进入太空之前,所接受的训练并不比人要轻松。


以黑猩猩哈姆为例,在进入太空前哈姆要接受光线和声音训练,如在看到蓝色闪光5秒内要推动推杆,如果成功可以获得一点零食,如果失败会接受轻微电击惩罚。

还要在地球太空舱里模拟失重情况下吃东西,以及各种严苛的训练。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得到了珍贵的动物在太空中生活的数据,为人类登上太空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

无论是黑猩猩还是流浪犬以及猫咪,他们都是真正的宇航员,是人类的英雄,值得我们尊敬。


钟铭聊科学


第一个灵长类宇航员是一只恒河猕猴,于1948年6月11日用V-2火箭骑行超过63公里(39英里)。但是因在飞行途中窒息死亡。

在恒河猕猴阿尔伯特二世紧随其后的是阿尔贝二世,他在V-2飞行中幸存下来但在1949年6月14日降落时因撞击而死亡。

阿尔贝二世因此成为在太空中的第一只灵长类动物,他的飞行距离达到134公里。

阿尔伯特三世于1949年9月16日因V2爆炸中死亡。

阿尔伯特四世于12月8日在另一次降落伞失败后死亡。但是他的飞行达到了130.6公里。

1951年4月18日,一只被称为艾伯特五世的猴子因降落伞失败而死亡。

1958年12月13日,Gordo,也称为Old Reliable,一只松鼠猴,幸存下来,后来再次由美国陆军在Jupiter AM-13上发射。他因火箭鼻锥中降落伞恢复系统的机械故障而丧生。

1959年5月28日,一只松鼠猴成功完成任务。贝克成为第一只在太空飞行和相关医疗程序的压力下生存的猴子。贝克死于1984年11月29日,贝克被保存下来,现在在史密森尼学会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他们的名字取自1943-1955美国军事拼音字母。




球说


动物作为人类的好伙伴,不仅仅是跟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它们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付出很多甚至生命。可能在学校生物课上接触过最多就是实验的小白鼠,出现的频率绝不低于数学中老是“爱走弯路”的小明同学。很多能给人类治愈药品最初都是在小白鼠上进行实验的,通过收集他们生理反应数据间接反馈出药物对患病者的治疗效果。那人类在太空探索中,一开始发射航天设备进入太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光靠太空航天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状,送宇航员进入太空的念想越来越迫切,亲身体验太空的“浩瀚”也变得理所应当,那这就必须得有先驱者“探路”。

在1957年,前苏联制作了太空船Sputnik2号。把一条3岁的狗狗Laika送入了太空,但是Laika在进入太空4天后不幸死亡,就算狗没有死亡,由于当时航天技术还不够完善,苏联发射的太空船只能执行单次飞行任务,是无法进行返航的,事实上这只为人类航天探路的狗狗注定有去无回。

同时期的美国也在发展自己的太空航天技术。他们把猴子送入了太空,从1948年6月份把第一只名为“阿尔伯特”随火箭发射升空,但是可惜的是,还没进入到太空就因为窒息而死亡,接下来到1949年美国加快自己的脚步,在6月,9月及12月份都进行了把猴子送入太空的实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虽然这些猴子付出了生命,但是给科学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一直到1959年,美国把猴子“阿贝尔”和松鼠“贝克”一起送上太空并且还安全返回,这个猴子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让人惋惜的是,命没有丢在危险的太空之旅上,而是回到地球因为工作人员的取出之前安装在身体上的传感器造成了死亡,本以为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却换来了“空余恨”。可以说至此在太空探索道路上的猴子都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自古是科学进步的一个过程,美国接下来对准备执行任务的动物进行了专业的训练,基本的应急反应等等,在1961年,一个名叫“哈姆”的猩猩被挑中执行太空探索任务,哈姆出色的完成了飞行任务,整个飞行持续了16分钟39秒,最后随着太空舱落在大西洋中,也被工作人员安全救回,整体生命状态稳定,而人们也视“哈姆”为英雄一般,回到地球的“哈姆”回到了动物园,安稳了度过了后半生。

太空探险充满未知更充满危险,有了这些动物的先驱者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总结,后来人类顺利进入太空提供了更多保障。这些动物伟大,而甘愿为国家第一个献身的航天员更加伟大。


蜗牛科学


同意第一个回答,事实就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