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桂林村清潔行動“熱”起來,人居環境“靚”起來

岳陽晚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魏志華 記者 陳墾)清晨,在平江縣石牛寨鎮桂林村的各個屋場,總能看到一個個手持掃把、微躬著身體,或賣力地清掃、或彎腰扯除雜草的保潔員,滴落的汗水換來的是身後清潔的路面、整潔的村容。

50多歲的保潔員胡移民與筆者拉開了家常,他是村裡的低收入者,是自願加入保潔員隊伍的。近年來,村裡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鎮上的幹部經常到他家裡走訪,逢年過節,還會送錢送物,去年,他的殘疾女兒還住進了鎮裡的“扶貧新村”,他很感激、很感動!對於黨和政府的恩情他不知如何去報答、去感激,便積極參加村裡人居環境整治,全身心投入。

他說,年紀大了,身體又不是很好,不能幹別的,但掃地、保潔的活他能幹,一有空就會拿上掃把幹開了,先是掃屋前屋後,後來擴大範圍,鄰里屋場、通組公路,都能看到他勞動的身影。

在他的帶動下,有更多的人參加到了義務保潔的隊伍,現在他們的隊伍固定有12人,有男有女,他們或受年紀、或受身體條件、或受文化水平等的制約,不能夠去外地務工、不能去幹別的事情發家致富,但他們有一顆回報社會、回報大家的心。“經常受到政府的關懷,經常得到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救濟,我也想著怎樣為社會做點什麼!”老胡幹得起勁,脫下了外衣,“別人運動鍛鍊身體,我就掃地、除草,既強身健體,又能為大家做點好事回報社會,一舉兩得!”

正是這些低收入者們的無私奉獻,村裡的人居環境還在鎮裡的評比中拿了好名次,現在,他們有了正規的名字——“生態保潔員”,“村裡為我們發了工具,鎮上還每個月給我們發上了工資哩!”老胡臉色紅潤,一臉驕傲,一邊掃地,還一邊哼起了小曲,握著掃把的手是那樣有力,掃出了一個強健的身體、掃出了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更是掃出了低收入者勞動改變生活的自信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