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麻烦吗,在北方地区养殖可以吗,要求怎么样呢?

燕子李三fighting


黄鳝的适应能力、抗寒能力比其它鱼类都强,在我的专栏里面曾写到过关于黄鳝的养殖技术,如果有兴趣,可加关注进入我的主页,就能看到我的文章了,今天,就北方能否养殖黄鳝?需要哪些注意事项,分享如下,希望对初学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去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黄鳝虽属于鱼类,但它不是鱼,反而跟蛇类有点相似,喜欢打洞穴居。它们的不同点是:蛇经常在旱地建造洞穴居住;黄鳝喜欢在池塘、水库、稻田的软泥里建穴居住。它们往往白天躲在洞穴里或者阴凉处休息,晚上出来捕食活动。

黄鳝的活动频繁不频繁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它的生长发育也和水温有密切的关系。水温只要保持到15℃~30℃,黄鳝就能正常觅食生长,水温在24℃~30℃生长会加快,水温大于30℃,黄鳝会躲进洞里避暑。


二、去了解黄鳝摄取食物的习性:黄鳝可以称得上肉食动物,据我多年观察,生活在稻田里的野生黄鳝,和稻田建立共生关系时,水稻没有半点损害,反而稻田里的蚊虫、蚂蝗、小鱼小虾和水里生活的有害昆虫会逐年减少,如果我们要进行规模化养殖,为了补充食物,陆上昆虫也是黄鳝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有一点需要注意,凡是带壳的昆虫在没去壳的前提下,黄鳝是不会去吃的,而且让我感到更为震惊的是:黄鳝有相互残杀的习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鱼吃小鱼”(这种情况一般会出现在黄鳝缺少食物时,大黄鳝会猎杀小黄鳝为食)。由此可见,黄鳝不吃植物类饵料,对昆虫类食物特别爱好。


三、去了解黄鳝的繁殖习性:黄鳝幼龄期时全部为雌性,两岁时才开始繁殖,繁殖后就会由雌性转变为雄性。在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过渡期,它们会雌雄同体,在动物界来说,这种现象少之又少。我们在学习生物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被称为“性逆转”。

黄鳝一生之中只有一次繁殖机会,但它们产卵时卵粒大、产卵量比较少、成活率却很高。每年的6月~7月是黄鳝的繁殖盛期,繁殖时间与当地气候和水温有很大关系,北方比南方繁殖时间略有不同。一般在水温20℃以上时,且水温比较稳定,黄鳝开始繁殖。当黄鳝产卵后,水温保持在30℃左右,幼鳝孵化比较快。

虽然黄鳝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但对自己的幼鳝十分维护,也许是在它一生中,只有一次做母亲的权利吧!一旦幼鳝具备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也就到了大鳝“性逆转”的时候,假如是人类,这是喜呢?还是悲?



四、建设鳝池的要求

1、选址:建立鳝池时,成鳝池要建在背风向阳、水源良好、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

2、建池:在养殖黄鳝时,鳝池可分为水泥池和土池。土池可根据野生黄鳝的生活习性,仿野生方法建池,池的形状因地制宜,可长方形,也可椭圆形,目前在黄鳝养殖中,也是这两种形状居多。

(1)水泥池建造方法:水泥池有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也就是说既可以依靠现有的地面条件,只要地面水平度好,可以直接在地面硬化建池;还可以把地挖到一定深度,然后硬化池底和四周建池。一般在北方寒冷地区,不适合地上建池,而且建池深度也要根据当地气候决定。南方暖和地区建池深度4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北方地区为了保持水温,需要深度1米左右为宜。

(2)土池的建造方法: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现有池塘养鳝,如果没有,就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方挖建土池,深度40厘米左右,大小根据地方而定,为了方便管理,最大鳝池不要超过100²米。把挖出来的泥土放到池四周夯实后做成池埂,宽度1米左右,鳝池的总体高度在60厘米~100厘米。池埂四周以后可以搭架或栽培一些遮阴植物。池底和池四周要夯实以不漏水为原则。

不管是水泥池或是土池,不管是地上池或是地下池,都要建好排灌系统,并安装好黄鳝防逃网。

3、鳝池建好后的清理方法:鳝池建好后要注水进行清理,如果发现漏水现象要及时补漏。特别是水泥池,要灌水5次左右,排水5次左右,间隔时间至少10天以上。注意灌水时一定要灌满,排水时一定要排干净。最后在池底铺上30厘米厚软泥,如果北方地区,软泥可适当铺厚到50厘米,以利于黄鳝安全越冬。软泥铺好后再用青草或者有机肥、圈肥等投入池中,和软泥踩均匀养池30天左右,注入池水,深度10厘米左右,就可以养殖黄鳝了。

五、饲养方法

1、投放鳝苗:黄鳝苗投放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给鳝池消毒,方法是在投放鳝苗前15天,每平方米鳝池用生石灰0.2千克融于水中,然后泼洒池中,可以杀死池中细菌。如果是老池,发现池底淤泥发黑,要全部换掉淤泥后再进行杀毒。二是给鳝种消毒,方法是用维鳝命浸泡鳝苗15小时左右,再投入鳝池放养。

2、投放鳝苗时间:放养鳝苗时最好选择上3~4月,因为这时候水温在15℃以上一点,正好是黄鳝打破冬眠出来觅食的时间,而且这时候鳝苗活动力较弱,不但容易操作,还给了黄鳝充足的适应空间。

放鳝苗需要注意的是,黄鳝有喜欢互相残食的习惯,所以我们要进行大小分类,把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放养在一起,鳝苗的大小每尾在20克~30克比较适宜,每平方米可以放60~70尾。

六、日常管理

1、黄鳝的饲料来源:黄鳝的饲料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捕捉或收购、收集、饲养一些陆上昆虫之类的饲料;二是通过鳝池自身生长的一些小鱼虾和微生物昆虫(由于放鳝密度大,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三是通过在鳝池上空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捕各类飞虫。

2、饲养:根据黄鳝夜晚觅食的习性,其实它们的摄食量很小,抗饥饿能力强,在天黑前投喂一次饲料即可,也可以中午少量投喂一次,投喂量要保证不剩料为准。

3、勤换池水:水温15℃~20℃时,要保证3~4天换一次清水;水温20℃~30℃时,2~3天换一次清水;水温30℃以上时,一天换一次清水。还可以在鳝池四周种上高干农作物遮挡部分阳光,以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或者给池子上面搭上棚架,在种一些攀爬蔬菜、花卉之类,对降低水温效果更佳。

勤换池水的好处很多,一是增加鳝池的含氧量。二是减少池中滋生各种细菌,它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活动,更利于黄鳝的生长。

七、其它注意事项:

1、养殖池的水位:黄鳝一般是头露出水面呼吸,所以鳝池水位不宜过深,深水区不能高于20厘米,浅水区不能高于10厘米。

2、养殖池的水温:黄鳝对水温十分敏感,水温低于15℃,会继续冬眠,水温高于30℃,会钻入淤泥避暑。甚至还会影响黄鳝的生长,所以水温应保持在15℃~30℃之间,要想黄鳝生长迅速,25℃~30℃是最佳温度。

3、养殖池的水质:虽然黄鳝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当水质质量差时,它们的摄食量会减少,甚至还会发生各种疾病,所以,一是养殖池建造的地方水源必须充足方便,水质必须干净清澈卫生。

4、黄鳝的越冬准备:黄鳝越冬有两种方式,一是干池越冬:当水温降到10℃时,把池水放干,池面盖上一层20厘米厚的作物秸秆,北方地区有条件的可建上大棚设施。干池越冬的前提是池底淤泥要厚。二是深水越冬:当水温降低到10℃以下时,马上把水位升高到1米左右,黄鳝会钻入池底淤泥。因为深水会保持在一个恒温状态,使黄鳝不受冻害。到次年3~4月,水温上升到15℃是,再排去多余池水即可。

八、黄鳝的主要病害防治

1、细菌性肠炎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不投变质的饲料,黄鳝吃剩下的残渣要捞出,并保持池水清洁。每15天用鱼虾百消净消毒一次。治疗时可用外用药物二氧化氯0.3毫克兑水一升泼洒全池。

2、出血病

防治方法:浸泡鳝苗是前提,治疗时可用强杀118,每亩用量200克泼洒全池,连续泼洒两次,间隔时间一天即可。再就是每天换水一次。

3、红斑出血病

防治方法:9月份是此病高发季节,可每天用好水素泼洒全池,间隔期10天,连续用药两次。同时内服鳝宝,3~5天为一个疗程,每10公斤饲料兑药100克。

家养黄鳝不比野生黄鳝,虽然它们抗病能力很强,一个是在特定的空间养殖,养殖密度过大,一个是生长在野外,可自身去适应环境。所以,规模养殖黄鳝容易发生病害,如果要人为的去干预,就必须做好管理这一关。而且这些病害的出现,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与水质有关,与剩料残渣有关,所以在饲养的过程中,清洁水质,是预防所有病症的关键。

鄂硒农技哥


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楼主,养殖业没有一个是不麻烦的。尤其是黄鳝养殖,黄鳝属于无鳞鱼类,很多养殖老手也不感说百分之百的无误。黄鳝养殖中国大部分的基地都是处于南方,这个跟黄鳝的生长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楼主您如果想进入这一行,不要盲目的投资,先实地到湖北这边的大型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找到自己的销售渠道,再进行相似环境的实地考察,引进技术。希望能帮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