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文 / 心理学知识星球

人本主义创始人之一,马斯洛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需要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就是我们的吃喝等,我说这些就是为了体现吃的重要性“吃”作为我们最大的生理需要,它也是有危害的。比如,心理学中有个“神经性贪食症”就是一种饮食障碍。“贪食”这两个字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形容很能吃的,据说人的胃容积平均在1.5升左右,个别的“大胃王”能达到3升以上。那么,按理来说,食入过量得食物会导致胃爆裂,那么是不是真的?我们先接着往下说,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神经性贪食症”的案例。

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案例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名人的,她就是戴安娜王妃。做一名王妃是每一个年轻女孩的梦想,那意味着财富、权利和名望,戴安娜做到了!但是,直到安德鲁·莫顿的书《戴安娜:她真实的故事》出版以后,大家才知道光环背后的很多故事……

戴安娜王妃有着看上去如童话般美丽的幸福生活,但实际上,她多年来一直在与神经性贪食症和抑郁症做着艰难抗争,尤其是在和查尔斯王子结婚之后。

在婚礼举行之前的一段时间,面对公众、媒体和皇室的压力,戴安娜感到无所适从、孤独,经常哭泣。也就是这时,她第一次在进食之后采用呕吐的方式将食物从自己的体内清除出去。之后一段时间,她的腰围从29英寸下降到了23英寸

童话般的幸福很快就被接下来的事情彻底打破,婚前前两天,戴安娜发现丈夫打算送给卡米拉的一条项链上刻着两人的亲密昵称。这一切被识破后,就有了查尔斯王子后来的说法:“我整个蜜月都在呕吐的气味中度过。”因为戴安娜王妃每天都要吐三四次。

此后,戴安娜王妃的暴食行为越发频繁。相比娇小的身材,她有着惊人的胃口。例如有一天晚上,她吃了一整块牛排,加一大碗奶油冻。当她每次用呕吐的方式将这些食物排出身体时,她获得了一种控制感,给了她发泄愤怒的机会

除此之外,戴安娜王妃小心翼翼地监控着自己的外表,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处于拍照的最佳状态,因为狗仔队来势汹汹,稍有不慎,她就会变成第二天新闻中的谈资。服饰、身材和装扮必须做到完美,这些也变成沉重的枷锁,进一步加剧她的病情。

在孕育了两个孩子后,戴安娜王妃先后向催眠师、针灸师等寻求帮助,贪食症才得到了控制,并于1996年8月28日正式与王子离婚。次年的8月31日凌晨,我们可爱的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在医院香消玉损,终年36岁。

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什么是神经性贪食症

从上文的案例中可以把神经性贪食症分析为四点。

第一点:暴食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大吃特吃,贪食症者一次暴食通常要持续三十分钟到一小时,能一次性摄入5000卡路里到10000卡里路的热量,完全处于失控状态。我想大家从未见过贪食症者暴饮暴食吧,其实不奇怪,因为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通常发生在午后或者晚上。

第二点:清除

说到这里就可以解释最开始的一个小问题了,还记得那个问题吗?贪食症会不会因胃爆裂而亡呢?答案是:不会。因为他们在吃完后会立刻用方法清除。“清除”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出,就是清空吃进去的食物,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节食、过度运动、呕吐或服用泻药等。

第三点:失控

也就是说,贪食的行为都是贪食症者无法控制的,毕竟美食的诱惑可不是“吃货”能抵挡的。

第四点:认知歪曲

贪食症者在看待自身形象的问题和正常人不同。她们对自我形象的看法是歪曲的。比如,所有人都认为你瘦,但自己仍然觉得很胖,换句话说就是对自我形体过分关注,所有的自信只来源于体重和体型

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导致神经性贪食症的两大因素

文化因素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位心理学家在斐济进行过一项研究。这期间,她发现斐济的女性身形更“宽大”,也就是胖,但是她们并没有想过改变,反而引以为傲。原来,在斐济的文化中,胖意味着强壮,能工作,而且性格好,有魅力。所以斐济的人们都心宽体胖,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后来当电视广播进入斐济后,文化氛围发生了变化,当地的人们看见女模特走台后,很多年轻女性开始对自己体重和身材表现出不满,从这开始,斐济出现了史上第一次节食运动。

在这种“大环境”的施压下,每个人都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身材,使之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大家都那么瘦,我不瘦也说不过去啊!”

对审美扭曲的认知:这种扭曲的认知在女性的身上最为严重,男性在整个患病比例中只占5%-10%。女人认为,在男人眼里,她们应该是更瘦一些才好;男人认为,在女人眼里,他们应该是更胖一些好,肌肉更多一点才好

其实,她们永远都觉得自己胖,但实际上她们已经瘦的就剩“骨架”了。这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错觉和错误认知。

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合理情绪疗法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贪食症的成因之一就是

“扭曲的认知”,那么针对这个成因,一个治疗方法就出来了,那就是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而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

一个人看世界,和十个人看世界是不同的,认知的角度不同,它在你心中的样子就不同。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做的事就是改变不良行为的认知,认识到这种行为引起的严重后果,从而改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个黄金法则:像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立场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改变自己的不良认知,比如,“我必须保持我的体重,这样我看上去对异性才有吸引力。”改变为“你需要保持的是一个健康范围内的体重,不是过高,也不是过低。而且你这么做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并不是为了异性的欢喜。其次,你真正的健康、自信、阳光,才是对异性最大的吸引力。”

其次,针对“

如果不把食物清除到体外,我的体重就会增加,别人就会不喜欢我”这一信念,可以改变为“下次我克制一下,别吃那么多,就不用清除了”再说一遍,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你,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是对自己的负责,更何况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又有谁会喜欢你?!

心理学:“贪食,控制不住自己”属于神经性贪食症,情绪疗法帮你

总结

我想有人会问:贪食又不会有什么胃爆裂的问题,神经性贪食症也没那么可怕。我想说的是,神经性贪食症的危害就在于患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呕吐”,以此来清除肚子里的食物。长期经过呕吐或用药物会使身体的营养跟不上,那么就会使人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其次,暴食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因为好多食物都好贵的,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高昂的食物账单也会在另一方面使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所以神经性贪食症不可谓不可怕。

最后想对爱美的女孩说一句话:“不要跟风,不要因为别人的审美而迷失了自我,一个健康、自在、充满活力、有良好的运动表现的躯体才是最美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完美”是种特点,而不是缺点,好好活出自我最重要。

作者简介:我是一个非常热爱心理学的男孩,希望大家与我一样,每天学习一点心理学小知识,发现和认识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