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狗上楼记

小黑狗上楼记

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些动物。猪、鸡和牛都是村中的“明星”,既能改善伙食,又能卖出好价钱,贴补家用。还有的家庭会养狗、猫看家护院,和人们作伴。而我家,由于家中老人不喜欢“毛发旺盛”的小动物,也就成了村中唯一没养小动物的家庭。

但是,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老人虽然不喜欢小动物,却心地善良。一天,爷爷和往常一样出去买菜,看到路边一只样貌古怪,浑身脏兮兮的黑狗躺在菜市场门口,奄奄一息。不忍心看着一条生命就这样逝去,爷爷赶忙找卖菜的李阿姨要了一瓢水,又拿着刚买的菜一起喂给了小黑狗。他挣扎着喝了点水,吃了些东西,渐渐有了生机,看着黑狗慢慢咀嚼着,爷爷放下心,慢慢离开了。

第二天,又是相同的时间,爷爷照常去买菜,菜市场门口,又出现了黑狗的影子。今天的它不像昨天一样病恹恹了,爷爷买完菜回家,黑狗也一同跟着。爷爷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跟在后面,也没忍心赶它。到了家,虽然爷爷没有打开大门让它进来,却还是拿出来剩菜剩饭给它倒在路边,它吃过后就不见了踪影。

至此之后,每天爷爷出去买菜,都能看到黑狗的身影,它也每天跟着爷爷回家吃剩饭,从不进屋。时间长了,老人和狗仿佛达成了默契,就算大门开着狗也不会进屋,剩饭也每天都会给它准备,两位老人组成的家仿佛多了一位新成员。

几个月过去,暑假开始了,儿子、孙子都回家看望老人,也看到了小黑狗。初次见到它,就连一向见到动物就爱心泛滥的妹妹竟也嫌弃它。只因为它实在有些丑,以人类的视角看它,它不仅浑身脏乱,腿脚不好,眼睛也大的吓人。虽然家中来了很多人,但是黑狗每天的剩饭也没有断过,时间长了,一家人反到都接纳它了,虽然还是没有让它进门。

时间如白驹过隙,到了这年冬天,天寒地冻,每年冬天不知要冻死多少流浪猫、狗。为了让小黑狗熬过冬天,爷爷竟然把它带进了门,奶奶还用破旧的棉被给它搭了窝,它也正式成为家中的一员。

然而,好景不长。一开春,爷爷奶奶就要离开村子搬到楼房去住,住楼房也没有了院子来养小黑狗。搬走的前一天,爷爷深深地看着小黑狗,思索良久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了,而黑狗仿佛读懂了爷爷眼神中的含义,它竟然一瘸一拐地跟着爷爷奶奶来到了他们的新家。为了适应新生活,奶奶还给小黑狗洗了澡,剪了剪毛发,丑陋的小黑狗看起来也精神了许多。但是,楼房的屋子更暖和,面积也更小,黑狗仿佛不太适应,每天更多的时间都在外面度过,每天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和爷爷奶奶一起玩一会,等他们午睡了,黑狗就会离开。一两个月过去了,黑狗竟然从没在屋里大小便,房间里也有了它的新家和专用的饭碗。但是,不同于在村中的时候,一只丑陋的黑狗每天在楼道中穿行,虽然不会随地大小便,不会乱喊乱叫,但还是引来了其他人的不满,他们也曾登门拜访,也曾去物业反映。但是,没有明文规定说不能在家中养宠物,借此,小黑狗也有了正式的身份——我们家的宠物。就这样,两个老人和一只狗,组成了新家,只是黑狗还是不喜欢楼房小小空间的束缚,每天都会外出。

和往常一样,吃过饭,爷爷奶奶午睡,黑狗出门玩。而这一次,黑狗再也没有回来。为了找他,全家一起出动,过了三天还没有找到。街坊有人说,黑狗被门卫抓了吃了,还有的说被同楼的人打死了……就像它忽然出现在我们身旁,它也悄然的离开了我们。

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黑狗的身影,爷爷奶奶瘦了一圈,屋子里那个窝还留着。为了让老人们能开心,我们给老人买了许多金鱼,给他们作伴。果然,一个家中还是不能只有老人,生机勃勃才是家应有的样子。

来源《农村青年》杂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