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别人家的孩子”向我们证明,阅读没有捷径可走。成功的奥秘,都在阅读里!

一看虞善媛的履历,很多家长会说,妥妥的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典型。

掌握五门外语,热衷阅读与小说创作,

平日里阅读量巨大,曾独立发表过英文小说;

她是WLSA复旦国际高中课程班的一名高三学生,

也是刚刚被全美排名第三、盛产诺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录取的准大一新生。


等下,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履历并没有结束:

当很多孩子仍在为英语学习发愁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探索并尝试用学习英语的方法学习德语,并动手创作小故事。

当很多孩子还在看英美剧下饭,她已经主动在微博上联系字幕组,加入他们,

编译优秀的外国动画片和纪录片

当很多孩子还捧着一本词汇书苦苦挣扎,她靠着海量的积累,近乎“裸考”,最终获得托福113分(满分120分)、SAT 1550分(满分1600分)的惊人成绩。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 虞善媛的书柜及字幕组翻译工作文档


虞善媛亮眼成绩背后的秘诀就是:阅读,阅读,阅读!而她对阅读和语言的热情,也都和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紧密相关。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阅读——所有学习的终极钥匙!

虞善媛的私家英语学习清单

读书前,先听书

1/20

如果说开启阅读的大门需要一把钥匙,那恐怕就是原版有声读物了。海量的有声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有些还是反复听了好几遍之后才读文本。虞善媛小时候的最爱之一《哈利·波特》,是她在听了七本共三遍的有声书后,在小学三年级才开始看完整的原版书,结果上手很顺利,一口气就读完了全套。第一节口语外教课后,老师评价:比她教过的大学生,英语更地道。

2/20

孩子还小的时候,听有声书比阅读纸质书更容易入手,时间也多,还不伤眼睛,可以说好处多多。待到孩子长大了,听力已经很强大,觉得听不过瘾了,就可以慢慢减少,转而实际地阅读。据虞善媛透露,听有声书还会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听到有意思的部分,会特别想要再读一下它的文字版,所以这也是引发孩子学习英文的兴趣的关键!

3/20

学习英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听有声读物,再跟着纸质书一块阅读,然后跟着外教练口语,最后把输入的东西通过写的方式加以练习。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孩子的习惯即家庭的习惯

4/20

阅读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孩子从优秀的儿童中译书籍开始启蒙,也许更能启发TA对英文原文阅读的热情。

5/20

孩子睡觉前,家里基本不开电视,大人们也在阅读。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爱阅读呢?

6/20

给孩子囤书看,或者带TA去附近的图书馆。不妨利用寒暑假,每天和孩子一块儿读,一个假期下来,阅读量就很可观了。

7/20

亲子阅读的初期,还是要逼一逼孩子的,但家长要尽可能做到完全地陪伴,直到TA能够自己独立自主地读。

8/20

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家长引导阶段,任何学习的途径、方法、程度都要根据对孩子水平和状态的观察来进行调整和适应。可以说,学习的道路一开始,家长更不能松懈!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选书,家长领进门,兴趣看个人

9/20

家长可以给孩子选哪些书呢?儿童时期,有一些比较保险、不会出错、且堪称经典的推荐:如纽伯瑞儿童文学书籍,以及一些诸如《哈利·波特》之类的畅销书。有声书亦然。初高中开始,可以搜寻一些推荐的书单,也可以把选书的权利交给孩子。

10/20

很多爱书之人都有一个“Aha Moment”,即某一本书在某个瞬间开启了TA对阅读的热爱,也许这本书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TA未来阅读的喜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不妨分享给孩子听一听。或许这一刻已经奇妙地开启,或许哪一天,它就会来临!回忆起来,虞善媛的“Aha Moment”似乎是在第一次读到《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和《哈利·波特》的时候。自此以后,她便开始大量地阅读魔幻题材的小说,并且自己创作,大开脑洞。其中一篇还作为个人申请的PS递交,成功打动了芝加哥大学的招生官。(:PS,即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陈述,是美本申请材料中极具个性的部分。)


11/20

阅读如果不是出于兴趣,就会成为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孩子并不是只要读就够,还要读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这个过程中,英文学习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现在很多家长的困扰,不是孩子不读,而是TA读“闲书”。但在这份焦虑面前,可以思考一下:失去阅读的乐趣,难道不是最痛心的事吗?

12/20

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英文书,只要感兴趣,就一定对语言的提升有帮助。也不要把短时间内提分作为目标,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13/20

爱阅读的孩子,读书不仅是兴趣,还是一种休息的方式。

14/20

问及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虞善媛说,是《偷书贼》。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读,到现在还会不时回顾。这本书打开了她语言世界中的又一幅新地图。因为喜欢,所以主动在网络上搜集资讯,加入了美国社交网站的书迷圈,和同样喜欢《偷书贼》的网友跨国交流,深入聊书,相互推荐,在其中还学到了许多生活词汇和口语化的表达。这都是阅读能够带给孩子的意外之喜。


不会写的原因只有一个

15/20

很多中国学生会苦恼写作这件事。让我读可以,真要下笔写东西就抓耳挠腮。为什么?只能说,读得还不够多。好的写作者一定也是优秀的阅读者。如果实在写不出,写不好,那还是先回到书本中去吧。各类体裁和题材读得多了,写不同类型的文章,自然会知道怎么遣词造句。

16/20

虞善媛第一回写英文小说是在小学时,写了一个吸血鬼的故事。现在回头去看,自然觉得情节和语言都很幼稚,还有一堆拼写错误,但是没关系,最重要是写作的过程。当时是很意识流地想到什么就立刻动笔,才完成了这个故事。所以,她也建议,不光是阅读,写作也是兴趣为上。不一定是小说,写日记或其他任何言之有物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写作练习。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练口语?背单词?轻重缓急?

17/20

背单词这件事,想必戳中了很多家长的痛点。单词要不要背,怎么背,和其他学习方式相比,优先次序是怎样的?用虞善媛的话来解答,还是两个字:阅读,阅读,再阅读!如果词汇量能够通过阅读等其他方式积累起来,背单词这件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18/20

不刻意背单词,考托福、SAT的时候,遇到文章中不认识的词怎么解?其实还是在长期阅读中积累的经验。词汇不一定靠一个个强记,也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考试中,也不会所有单词都背到,都认得。最终,还是技巧与经验取胜。所以你看,聪明的孩子都是善于用巧力,而不是靠苦背单词的蛮力。

19/20

还有是否有必要给孩子请口语外教的问题。首先,要认准问题的本质,孩子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以及这个方式是否适合。虞善媛从三年级开始,每周一次外教课,由于从很小开始积累的听书、读书经验,英语能力已经比较强,口语外教除了给她提供发音的细节纠正,最大作用便是成为她用英文讨论的对象,从此也变得更敢说,更自信。

20/20

语言环境也很重要。虞善媛初中念的世界外国语中学,高中转到WLSA复旦附中国际班,获得很大的优势就是英文语言的环境。同学之间经常会默契地用英语聊天,学校开设的外教课、英语读写课也提供了非常多用英语表达、阅读、写作的机会。她说,目前正在学习德语,但苦于没有这种语言环境,所以学起来就比英语慢很多。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掌握5门外语,12岁创作英文小说,她的学习秘籍和书单在这里


虞善媛是个非常有主见、有行动力的人。她认识到自己对语言的兴趣,考虑将来要不要做翻译,就主动在网络上加入字幕组的行列,实践了她的想法。她对种族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往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目前就在创作一篇关于吉普赛人的小说,为此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

你说这是天赋?我说不尽然。她自幼便热爱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建构,一场认真的对话。阅读如同架设一座桥,通向更深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启迪。像她从小爱读魔幻、冒险,长大后,自己也开始创作魔幻小说,搭建异想世界,还会结合现实世界的思考,投射到故事中。

语言天赋这种东西每一家的孩子都各不相同,但若论及后天有的放矢的培养与自身的勤奋,孩子的英语能力并非不可控,而且一旦摸到门路了就能受益终身,而阅读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讲真,不用担忧、不用焦虑、不用困惑;慢下来,从认认真真阅读一本书开始做起,未来的答案都在阅读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