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清兩朝都是向西擴張領土,不向南方(越泰緬越)擴張?

尋樹人


簡單來說,明清向西南擴張過,只是不怎麼成功。

在晚清溝通世界之前,我國的領土概念是不甚清晰的,這跟古代地圖的製圖方法較為落後有一定關係,同時跟中原王朝特殊的外交政策有關。

在中原王朝的劃分下,王朝疆域可分為流官實控區、羈縻區域、附屬國等等,從理論上講,他們都是要聽從中央命令的,但違背命令的後果有不同。實控區往往將面臨大軍平叛,羈縻區需要多次抗命才可能有此待遇,附屬國就基本不會有此待遇,除非碰上很剛的皇帝。

我國的先民最早活躍於黃河中下流區域,然後逐步向四周拓展,到秦朝建立大一統王朝之時,王朝的疆域東至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遼東,隨後的漢朝又加了一個西域。

值得注意的是,秦漢疆域內的西域(今西北新疆)和西南(今西南雲貴)都不算完全實控,二者都曾脫離中原王朝管控,他們最終完成實控,跟明朝兩朝有莫大關係。

明朝:主營雲貴

對於雲貴的經營從戰國時期的楚國就已經開始,但直到明朝,中央政權難以管控當地,不得不委任當地的實力派——土司世襲治理,這樣就使得雲貴處於一種半獨立的狀態。

這些土司明面上是服從中央的,但如果中央要他們大出血的話,他們第一個使絆子,這就使得中原王朝無法以雲貴為踏板,進一步向東南亞拓展,比如元朝將領缺劉深征討八百媳婦國(在今泰國北部)時,在貴州西部徵糧,引發土司反抗,水東土司宋隆濟、水西土司奢節相繼起兵,劉深大敗。

元朝此舉,除了有他們熱衷於擴張的因素,還有拓展新地盤的需要,在宋朝經濟重心南移之時,湖廣已經逐漸開發,雲貴成了新的移民地帶。這種經濟交流的強化,使得中原王朝對雲貴的經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朝初年,明軍掃除盤踞在雲貴的元軍殘餘後,依靠元朝時修的驛站通道,開始了對雲貴的逐步深入。

明朝的深入,自然從湖廣四川出發,經貴州而入雲南,但明朝的羈縻地區不止這麼少,三宣六慰還包括了今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地區。明朝中後期國力逐漸衰弱時,緬甸東籲王朝崛起,這些土司紛紛歸附東籲王朝,與此同時,明朝還是在雲貴苦戰。

歷經兩百餘年的努力,明朝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仍只消化了貴州和大半個雲南,剩下的改土歸流交由清朝繼續,這才穩固了雲貴。但當清朝想進一步進入東南亞時,卻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清朝:兩邊下手,一邊開花

明朝的疆域變化很有特色,其在開國初期就迅速達到一個高值,明太祖北伐元朝後以元朝繼承者自居,有義務接管元朝的一切領土,於是明朝出現了許多傳統中央王朝不具備的領地,比如西藏和東南亞的那些土司等。

不過明朝始終沒能解決盤踞於北部的蒙古部落,即便是明成祖時期征伐漠北,也只是將他們打殘,把領土推到巔峰。明成祖死後,明朝疆域主動縮小(衛所內遷),很快就被蒙古騎兵在土木堡來了個意外的反推,盛世而險些亡國。

清朝的疆域變化就很符合國力變化規律,國力上升時疆域擴大,國力衰弱時疆域縮小,不過清朝疆域縮小的方式非常屈辱。

清朝也需要面臨蒙古部落的問題,不過他們跟明朝不同,清朝本身就是異族入主中原,入主中原的方式還是滿蒙同盟。清朝皇帝同時擁有蒙古大汗的名號,為了維護這個聯盟,清朝拼了命地追求蒙古統一,想把散居在東北到西北廣大地區的蒙古部落全部納入統治,奪取西域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後一步。

歷經數代人努力,清朝在乾隆時期完成了對西域的統治與鞏固,這塊脫離中原千餘年的故土新歸,被定名為新疆,清末時還收復過一次,不得不說是清朝在領土方面最大的貢獻了。

西北用兵的同時,清朝在西南也沒閒著,改土歸流的最後一步,也是清朝完成的,到乾隆時期,清朝真正控制了雲貴高原。這時候,清朝開始向東南亞眺望了。

由於緬甸的挑釁,乾隆時期,清緬戰爭爆發,結果是清朝慘勝,緬甸雖然不服,卻也不再挑釁,但清朝在這一方向的擴張就基本停止了。

另一方面,還是乾隆時期,清朝曾出兵幫助安南後黎朝平定西山起義軍,結果先勝後敗,取得勝利的西山朝阮文惠為了獲得清朝承認,反而向清朝“投降”,以至於此役也成為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

進取東南亞的困局

元明清三朝都曾試圖進取東南亞,卻均以失敗告終,進度最大的明朝也只是控制安南十餘年後,不得不撤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遠離中原王朝核心區域。

距離過遠加上邊境地帶人口不多、物產不豐,導致中原王朝必須從其餘地方調兵調糧,算上那支離破碎的地形地貌,運輸難度極高。清緬戰爭清軍第三次出兵時,派兵兩萬五千,徵用了馬、驢、牛八萬餘,才只完成一半的後勤補給,另一半靠緬甸當地解決。

如果是短期戰爭,中原王朝倒是耗得起,可要是打上十幾年的話,中原王朝也肉疼啊,付出跟回報完全不成比,索性丟了算了。

第二,水土不服。

征戰的將士一般來自溫帶地區,受不了當地的熱帶氣候,加上當時醫療衛生條件落後,隨便來個瘧疾就夠大軍受得了。清緬戰爭中,清軍的非戰鬥減員比戰損人員還多,主將也是因此而病逝。

而當地人完全不必考慮這個問題,打不過你就鑽叢林耗死你,一直拖到你不得不撤退。

第三,當地實力。

當地並不是一群野人,也是有政權有組織的,泰國、緬甸、越南都曾建立過強權,這種強權一方面給中原王朝佔領帶來一定阻礙,另一方面就算佔領後,當地人不認同中原王朝,施政稍有不當,立馬就是武裝反抗,然後打仗、消耗物資、勝利後施政、反抗,如此循環,簡直就是填不滿的無底洞。

而且當地政權也非常識相,一把中原王朝擊退,很快就上來認慫,認個大哥就回去做自己的土霸王了,中原王朝還得了面子,沒事也就不會花大力氣去攻打這些政權了。


平沙趣說歷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領土的概念,南征北伐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的安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隨著西方文明的拓展,在清朝才有了領土的概念。關於明清領土擴張的過程,我們可以看一看中國歷史地圖,這是專家根據歷史典籍資料畫出來的。

一、外部威脅是領土擴張的根本動因

我認為歷史上各個朝代擴張領土的根本原因,不是為了擴張領土而去打仗,主要是因為外部勢力對本朝的威脅,導致對外作戰,中原王朝實力強大,打敗對手甚至消滅對手才導致領土的擴張,如果沒有外部勢力的威脅,那麼中原王朝就失去了擴張領土的這種動力了。

二、明清兩朝領土變化的具體情況

1.明朝的領土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縮小的過程。 明朝自建國開始一直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尤其是朱棣在靖難之役後還遷都北京,就是所謂的天子守國門,明朝的領土在領土擴張上相對比較內斂,在朱元璋時期達到鼎盛的900萬平方公里,後來明朝的疆土不斷縮小,隨著滿清的崛起,明朝對周邊的控制力減弱,所以到明末的時候疆域就只剩下350多萬平方公里,即傳統的“兩京十三省”。

2.滿清的疆域擴張。清朝崛起後,滅亡了明朝,不僅加強了對崛起地東北的控制,在明朝末年的基礎上招納了漠南、漠北蒙古,擊敗了和碩特汗國、準格爾汗國,重新控制了青海、新疆、西藏、內蒙、外蒙等地,在乾隆時期實際控制的疆域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雖然經過後期被西方列強佔領,也給中華民國留下了大約1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為什麼領土擴張未到達最南方(越泰緬)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實力、決心和地形。

1.實力不允許。歷史上中原王朝不論如何擴張,對外用兵,最終還是受到其實力的限制,古代生產力低下,不能夠支撐長期作戰。比如說,秦漢時期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入侵,漢朝也是通過和親等方式先穩定邊關,再休養生息,才將匈奴徹底擊敗;隋朝三徵高句麗,最終因為對外用兵導致自己的滅亡,主要還是實力不夠強大。

2.決心不夠大。畢竟越泰緬等地與中原王朝相距太遠,即使對我有一些騷擾,但是他對我們中原王朝的威脅仍是極其有限的,而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均來自北方,所以,我們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都是放在北方。

3.地形的因素。東亞的地形特點就是在西北方多平原、地勢相對平坦,適合用兵,而且自漢朝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中華文明與西方的交往就是通過陸路進行,所以西北方向算是戰略要地。而南方山高林密,不適合用兵,也不是東西方交流的重要方向,所以不是戰略重心,導致我們即使有擴展領土疆域的動機,也是受到傳統習慣的影響。


不妥之處,敬請批評。


長青大俠在線上


這句話就有問題了:

明朝什麼時候向西邊擴張過領土?其次,明朝雖然向南用兵,但最後也沒能真正做到在南方開疆拓土。


明朝的西部邊界:嘉峪關

對於西部,明朝一直都是無能為力的。

無論是面對東察合臺汗國,還是由東察合臺汗國分離出來的兩個政權:

薩義德汗(Sultan Said Khan)的葉爾羌汗國,速檀滿速兒(Mansur Khan)的吐魯番汗國。

因此,明朝的西北邊界穩定在嘉峪關。雖然在洪武、永樂年間,曾在關外設有衛所,即哈密、安定、罕東、阿端、曲先、赤斤蒙古和沙州衛,統稱為關西七衛。

但是,明朝中期面對吐魯番汗國的壓力,這些衛所全部被撤銷或吞併,“關之西一民非民,尺地非土”。


明朝在南方的軍事行動

相對於北方和西北,明朝在南方的軍事行動要成功一些。

以安南為例。明朝永樂年間,曾經派兵征服過安南。

但明朝根本無法長久統治安南,這段統治時間只持續了20年,並在宣德六年(1431)再次承認安南的獨立。


明朝還在雲南、緬甸北部設有三宣六慰。

然而,三宣六慰其實是羈縻性質的土司,管理非常寬鬆,跟疆土是有區別的。隨著緬甸東籲王朝的崛起,木邦、孟養、孟密等地區最終都落入緬甸之手。

最後,明清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不要歸併在一起討論。


HuiNanHistory


明清兩兩朝都向南實施了擴張,只是不太成功而已!主要原因有:

經濟方面的原因。

1,南方雖富饒,但地處偏遠,遠離帝都。南方的物產運往帝都的成本太高,甚至遠高於西北的貨品運入帝都的代價。因此古代大肆在南疆開疆拓土,投入高,所獲少,並不合算。

2,明朝人口始終未能有太大發展,清朝初期人口也不多。打下南疆後,移民拓殖,會損失中原生產力。若不移民拓殖,一是南方生產力難提高,二是當地人造反難以鎮壓。

明朝曾經拿下了越南、緬甸,無奈當地人反叛,最終還是得而復失。歸根結底就是國家財力丶人力都不足以支撐在南疆開疆拓土。

政治方面的原因。

1,華夏自古政治重心就在北方,北方土地平坦利於農業發展、人口繁衍、政府統治,所以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中原地區。而且歷朝歷代遭受的威脅都來自於塞外。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關注北方,而忽視南方。

南方地形複雜丶氣候多樣,不利於朝廷實施全面統治,因此歷朝歷代都在南方實施土司制,南方大半為土司轄地。朝廷不怎麼索取,也不怎麼關照。改朝換代對於土司來說也就是換個營業牌照而已。

南方土司都沒搞定,還要到南方之南去開疆拓土,顯然明清兩朝的興致不高。

而且明清兩朝征討土司甚至比征討南疆更賣力。

2,明清兩朝,南方日益繁榮富足。南疆諸國已有很大發展,中原王朝已喪失了對南疆的絕對武力優勢,攻伐南疆不易。明清在南疆都打過敗仗。可以說,明清兩朝兼併南疆的歷史機遇已經失去了。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南疆諸國的實力要遠強於西北遊牧部族。明清兩朝平定南疆,要比征討遊牧部落難得多。不但打下很困難,守住就更困難。

蒙元鼎盛時期也搞不定南疆。而明清時代的南疆實力遠比蒙元時期要強大,其征服難度可想而知。

總之,明清兩朝征服南疆在天時丶利地、人和方面都不具備,當然也不具備征服南疆的歷史機遇。這或許就是天意!


鬼影147951010


明清兩朝所處的環境各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重北輕南”戰略。明朝用了200多年都未能解決北方的蒙古邊患問題,所以根本無力往南深入開拓。而清朝則是因為清緬戰爭失敗,失去了往南開拓的機會。此外,中南半島上的山地、密林等地形原因也阻礙了明、清王朝往南擴張,物產貧瘠,征服起來十分費力。


(明朝宣德年間,休養生息,放棄越南)

在明朝軍力最強盛的永樂時代,曾經一度征服了越南。不過即便是在永樂皇帝時代,明朝也未能解決漠北的蒙古問題。在永樂以後,明朝的北部邊防鬆懈,軍力削弱。直到正統年間發生“土木堡之變”後,明朝轉為全力防禦北方,再也無暇再往中南半島(今越南、緬甸、老撾等地區)擴張。


明王朝在極盛時期,曾設置過三宣六慰來管理廣大的西南地區。也就是說,在雲南省外圍的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的中部等地區,明朝還冊封了大量的土司來管理(羈縻控制)。

所謂的“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不過,由於明王朝始終未能完成改土歸流,所以對以上這些羈縻地區的控制力很弱,僅有名義上的控制。


在明朝中期以後,由於北部蒙古壓力增大,再加上明朝自身日漸衰落,所以很快喪失了對這些地區的管理。同時緬甸的東籲王朝崛起,不僅蠶食了明朝在雲南外圍的羈縻地區,而且還是入侵到了雲南境內。此後,明朝忙於應付蒙古、女真,更加無心往南擴張。

相比之下,清王朝對領土的控制能力更強,並且廢除了土司割據,完成了改土歸流。不過,清王朝在前期一直持續在國內用兵,包括東北、臺灣、江南、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區,沒有對緬甸作戰。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清緬戰爭爆發,清朝才真正開始用兵緬甸。不過,清軍最終在清緬戰爭中失敗,沒能恢復明朝時期的“三宣六慰”範圍。清軍四次更換主帥,深入緬甸,但因水土不服,士兵減員嚴重,但最終與緬甸貢榜王朝“約和而還”。至此,清朝的版圖擴張也停滯了下來。


歷史的荒野


至今很多人不理解疆域和領土的區別。疆域,是一個歷史概念。一個王朝或國家的歷史疆域,是指這個王朝和國家曾經活動過的地理範圍。歷史地圖上的疆域劃線是一個非常粗線條的大致劃線,它所表明的是歷史學家關於某一個歷史主體的活動範圍的研究和確認,而不是說,這個歷史主體在歷史上曾經頒佈過這樣的法令或地圖,以表明自己的管轄範圍。文中所顯示的的地圖:元朝、明朝都屬於“疆域”;而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正式的顯示領土主權的地圖了;而大清帝國地圖所畫的地圖很多地方缺乏共同簽署的法律邊界條約,所以只能認定是疆域和領土都不確定的混合地圖。

領土,是一個法律概念,是一個在現代國際法的語境下,一個主權國家管轄所及的地理範圍。領土不僅需要主權國家自己的公佈和重申,而且需要其它國際法主體的默許或以其它方式的具體確認。對兩個鄰國來說,邊界條約是關於領土的效力最強的法律確認文件。沒有類似的邊界條約,則需要沒有異議的默認。比如河南省是中國的領土,世界上就不會有任何其它的國家提出異議。但是對於邊界地帶,沒有確定的邊界條約的兩個國家之間,則經常會發生領土爭議,這種爭議的徹底結束,則是以相關的邊界條約的最後簽訂為止。

至於本題提出的“擴張”是一個錯誤提法,中國在幾千年前的華夏文明時期,只是一個小部落,但是朝代更迭,領土逐漸變大,民族也漸漸融合,但和侵略是有本質區別的,是大家都曾經是同一個民族,有些地方甚至都不是國家,而只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部落,在融合的過程,與其說是侵略,倒不如說是合併,只是有些地方還沒有合併百姓就相互通婚自動融合罷了。這種融合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兼併,但不是侵略擴張。對外侵略擴張的是以北方遊牧民族為統治階級時野蠻戰勝文明的行為,這個鍋中華民族不背。







Xianyunyehe450217


我國曆代出現過很多強大的王朝,這些政權有保守型也有對外擴張型。清朝跟明朝時期就發生過很多向外擴張戰爭,奇怪的是這兩個朝代都是朝西邊侵佔領土,那為什麼不朝南向的鄰國擴張呢?

其實這跟我國古代的地圖構件方式有關係,在大清未解除“封關閉國”之前,由於製圖技術落後,使得人們對中原朝廷領土的認識有點模糊。另外也跟歷代中原王朝的外交政策有關係,因中原王朝之前的疆土劃分有流管掌權的管治區、羈縻區以及附屬國,這些地方表面上服從朝廷,但是真要反叛起來各自的代價又不盡相同,流官管制區一旦起義,那麼立馬會遭遇朝廷的大軍鎮壓。

當輪到羈縻區搞事情的時候,由於威脅不大,朝廷一般把其當成小打小鬧以懷柔政策安撫之,除非他們頻繁的起義影響過大才會出兵平定。周邊的附屬國如果搞事情的話,一般都是先以外交方式加以譴責再談妥,所以不會輕易出兵,但如果遇上一個性情剛烈的皇帝也是有可能出兵打擊附屬國的。

明朝兩代之所以不對南向鄰國擴張,其中原因之一是先祖留下的習慣。中國古代的先民們,最早的時候定居在黃河的中下流地域,之後才慢慢朝四周發展,秦國打敗其他6國,統一天下後,形成一個大王朝,這時秦朝的疆土大幅度提升,其領土面積西至隴西,北達遼東地域,東臨大海,南延南海。

到了漢朝稱霸的時候,漢軍又打下西域並歸入中華版圖。不過很少見中原政權侵佔南向小國,對中原人來說他們覺得南向地域,比如安南(古越南)、暹羅(泰國)等地都屬於未開荒的地域,荒涼又落後,就算打過去也撈不到什麼好處,說不定到了那裡還會因種植糧食不足,而餓死人。

因此明清兩朝都覺得南向鄰國十分之荒涼,取之雞肋且會加重自己負擔。當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臨死前特意留下祖訓,告誡子孫不要去侵佔安南,因為他覺得那裡路途遙遠,物質貧乏,明軍長途跋涉過去不僅要耗費大量糧草軍餉,接管安南後還要扶植他們,這等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為此朱元璋在位期間從未對南向的安南擴張。

清朝入主中原後,他們主要是向北方擴張疆土,先是穩固東北地區的控制權,然後向蒙古眾多部落小國擴張,其中還招安了漠北、漠南地區的蒙古部落,戰勝準格爾汗國、和碩特汗國等,並且把大清版圖擴展到新疆、青海、內蒙、西藏、外蒙古地區。到了乾隆年間,清朝的疆域面積高達13000萬平方公里,其主要是以對北向鄰國擴張得來,而從不見清兵對南邊諸多小國有過侵佔。

為何清朝也明朝一樣,不對南擴張呢?

綜合分析其原因有二,第一軍事實力不符合,歷代戰爭都要耗費大量兵力跟資源,特別是發動領土戰爭的消耗更好,當初明清兩朝的生產能力低下,工兵廠技術落後,很難維持長期的戰爭兵器需求,另外士兵打一場戰爭就需要休養一段日子,因此很難跨越遙遠的距離對南向鄰國進行持久戰。

第二,地形問題。南向地域多以高山密林為主,道路崎嶇難行,那時候的交通道路落後,很多時候在南邊的荒野地區是沒有道路的,士兵走著走著就容易在群山茂林中迷路,各種糧食馬車也很難推行,因此中原朝廷始終不想對南向的小鄰國進行擴張。


貓眼觀史


先糾正一下,明朝沒有向西擴張而是向南擴張的。明朝在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今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設立三宣六慰制度,包括三個宣撫司和六個宣慰司。範圍廣闊,包括雲南和緬甸、泰國、老撾等大片地區。又對越南北部進行征服統治,直到明中後期,閹黨之亂,無暇南顧才導致,南部各國紛紛獨立。

到清朝時因為對南部作戰的失利,主要是清緬戰爭,清軍並沒有取得勝利,打了個平手!中南各邦和清朝建立朝貢體系,並沒有進行統治。

原因分析:清朝是農業社會,又實行閉關鎖國,對印度洋出海口不敢興趣,就是戰勝緬甸也不會實行統治,只是為了建立朝貢體系,目地已達到,就不需要繼續南進了!清朝是狩獵草原民族,對河流縱橫雨林密佈的地區不感冒,相比於,西部北部的大草原他們更加青睞!當時大航海西方各國都盯著中南半島這塊肥肉,清朝為了平定準格爾叛亂,不想和西方起衝突。





詩說青史


從古至今,戰爭與和平的交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明清之所以攻略西北,不向南擴張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定的明清政權是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

經濟結構,使社會底層民眾對擴張持反對態度,反戰思維強烈,擴張不僅不能帶來收益還會加重稅賦負擔。科舉制度形成的士大夫階層和皇族對軍功集團持戒備心態。天朝上國的心態使得國人看不上四方夷狄土地人口。所以邊界戰爭首要是消滅潛在威脅。也就是位於西、北草原的蒙元諸部。南方沒有對中華形成威脅的政權。

二、西域地區在漢晉隋唐多次納入中央政府管轄,向西誇張有法理依據,是文治武功的最佳體現,中南半島國家除了北部少部分地域,沒有被中央管轄的前例。

三、西北地區和中原有秦漢以來形成的多條通達商路,西南半島國家和中原僅有崎嶇的茶馬古道和海路,橫斷山脈和深山密林不利於軍隊穿行。

四、明清兩朝,中國還擁有40多個藩屬國(永樂時期藩屬國有100多個):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暹羅(泰國)、爪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錫蘭(斯里蘭卡)、馬六甲(馬來西亞)等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更是有三位國王死在中國後,被明朝以親王規格葬在中國。向南擴張不符合中國的道義。

五、明清兩朝也有向南擴張的行為,其一是改土歸流,消化瓦解內部土司勢力,維護了內政的穩定。其二是永樂曾佔領安南三十年,軍費開支過大,明宣宗出於節流的考量,從安南撤軍。清朝也曾出征緬甸,緬甸臣服後撤軍。






史海觀瀾


大明朝時期最南方蠻荒之地還比較多,1.氣候不適宜,人們還是喜歡氣候宜人的中原地區和江浙地區,最遠到達兩廣地帶,這是人口集中區,再遠的話,就太熱了,未開發完全.2.還有一個就是人們潛意識裡認為那不屬於我國,中國人大都有戀家意識,沒有特殊情況,不願意遠離故土。3.皇帝也看不上那些土地,那時候的擴張是向北,北方才是最大的威脅。

清朝時期是閉關鎖國,1.南方有強大的海盜組織,而清朝的海盜是受到打擊的,根本打不過,陸軍也不行打緬甸死了很多人,還沒打勝.2.清朝的經濟不行,沒那個實力,打不起消耗戰,3.自己國家內有很多叛亂需要解決,也是沒功夫搭理。

總的來說,還是離得遠看不上,真要是想擴張,還是不費勁的,主要還是看主管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