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未来的经济增长会集中在哪城市?

比克马耶夫内斯特罗夫


毫无疑问,经济增长极始终在山东最富的胶东地区。

青岛核心功不可没

胶东半岛作为山东省富裕的标志。青岛作为省内龙头老大功不可没,随着市政府北迁到红岛、黄岛西海岸国家级新区协同发展、胶州国际机场的启用,青岛的经济辐射力度将再度加强。

青岛兴则山东兴。青岛的发展已经福泽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未来将持续向西辐射,带动鲁西贫困地区奋起发展。

烟台自身的发展实力也被看好,如果不是省会济南依靠政策吞并莱芜,烟台的经济总量在省内排第二,未来有望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



山东省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片区都在青岛和烟台,新一轮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青岛烟台的发展将进入2.0模式。

济南强省会战略

山东省确立了强省会战略,济南吞并了莱芜市经济总量得以超过烟台,并且拿下自由贸易区一部分功能,未来的发展模式值得期待。



济南市下一步是否会继续吞并周围地级市值得期待,日照、东营、枣庄、聊城、泰安,如果都被吞并了,倒是可以实现超大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也有望超过北京,成为国内第一大市。



济南除了吞并还是都有别的发展战略,目前还不得而知,城市发展靠自身,希望济南能挖掘自身资源,多多依靠自身努力发展经济。毕竟,城市发展不是一味依靠政策就能崛起的。


魔都小码农


山东是我国百强市最多的省份,17个城市15个进入全国百强市,其中青岛GDP高达11037亿元,烟台和济南也突破了7000亿元,潍坊5858亿元,临沂、济宁、淄博也突破了4000亿元。

按照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日照、菏泽、莱芜、济南、临沂排在前五,但是前三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于小,所以未来山东经济最有可能的两大增长极是济南和临沂。

其次,青岛、烟台、潍坊也会成为山东经济的增长极。


为什么看好济南与临沂

首先,济南是山东的省会,也是鲁西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几年济南的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城市建设步伐也加快,跨越黄河发展,是济南未来的主旋律,也为做大泉城打下基础。期待济南经济再一次腾飞。

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其次临沂环境资源有利于发展成为超大城市,区位优势也很明显,所以在人口红利的支撑下,临沂能够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有望冲击到山东第一纵队。

总结:

山东五大增长极城市,分别是:济南、青岛、临沂、烟台、潍坊。


蒋昊说经济


菏泽聊城德州以前农业占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山东的发展,现在也逐渐在转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逐步增大增强。

济宁泰安枣庄原来煤矿众多,其中兖矿集团枣矿集团新汶矿业肥城矿业集团曾经占据了山东的半壁江山,现在随着国家的控制以及众多原因,也在慢慢转型。

济南是省会,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中心。也是许多大型国企央企的驻地,为济南的收入立下了很大功劳。

滨州东营的发展完全是胜利油田带动了发展,造就了许多大而强的知名民营企业,为这两个市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淄博从建国到现在就一直是山东的重工业基地,尤其是新华制药,齐鲁石化、山铝、淄矿集团等等,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民营企业,在山东经济排位一直很靠前。

潍坊即是山东的工业基地也是山东的农业大市还是全国的蔬菜基地,民营企业也比较集中,有名气的企业也不少,经济一直在山东是前五。

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是国家以及山东的重要出海口,经济发展很厉害(日照比较小,成立晚,经济稍差),著名企业较多,经济在山东乃至全国都很厉害。

临沂是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物流以及物品集散地,又革命老区,原来比较贫困,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也在逐步大而强。

枣庄,是一个依靠煤矿能源发展起来的城市,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已经没有了活力和往日的风采,现在转型以后依靠台儿庄微山湖发展旅游,让枣庄有了生机,有了很大起色。

莱芜,原来是一个从泰安独立出没有多少年因莱钢发展起来的只有两个区的地级市,因为太小,经济在山东倒数第一,因为济南太近,随着济南的规划发展,已经并入济南,成为济南的两个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山东以后的发展。,胶东半岛三市在转型升级,尤其是青岛以深圳为标准,在奋力追赶深圳,以自身优势加上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将一直是山东的老大,并且在5-10年内产值突破两万亿还是有把握的。

烟台随着发展,在未来5年之内突破1.2亿也是很有把握!在这五年内,如果没有大的区域变化,潍坊将会达到万亿,淄博临沂济宁有可能都将会突破7000亿,东营泰安也将会突破6000亿。

今后山东的重点将是着重发展几个在山东较落后的地区,那就是菏泽聊城德州滨州,让山东发展均衡起来,可以看出,五年内这几个城市突破5000亿把握很大。枣庄日照因为地域限制也将会突破3000亿。


同时,因为济南是山东行政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中心,也把济南作为重点发展。合并莱芜,建立黄河北新区,让济南重新焕发了生机,3-5年内突破1.5万亿绝对没问题。

山东在奋勇直追,可以确定10内山东还将会超过江苏。5-8年内突破10万亿绝对不在话下!!(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同意见勿喷,谢谢)


向前走又是一道风景线


经济增长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增速,二是增量。

目前青岛在省内经济体量遥遥领先,所以即使增速不是最快的城市,但增量依然是山东的No.1。

去年增速第一的是日照,高达9.2%,传统三强青岛7.5%,烟台5.5%,济南8%,济南这个增速已经达到了近年来的巅峰值。

其实要说经济增长会集中在哪个城市,我觉得范围有点小,毕竟青岛年年都是山东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这没有悬念。

所以我认为经济增长的范围应该扩大的一个区域,那么这个区域应该就是正在建设一小时都市圈的青烟威,这三座城市目前每天对开十几班城际列车,随着各市下边县市的城市化进程,三城之间的城市化对接也在一点一滴的发展着,未来如果青烟威,甚至潍坊在内可以形成一个像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这样密集往来的区域经济模式,那么经济发展的节奏和规模将会成为1+1>2的情形。

青岛今年上合峰会的成功举办,为自身乃至山东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过收益最多的自然还是青岛本身,其次是青岛周边城市,所以不论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思路还是如今的利好消息,胶东半岛都会是山东经济发展的急先锋。


城市发展报告


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看城市发展尤其是都市发展。济青双核心依旧是山东经济的主要带动者。另外,山东城市发展偏于均衡,所以双核多强的局面很明显。未来烟台会是多强的第一队。临沂淄博潍坊济宁会是多强的第二梯队,潍坊因区位优势会发展迅速,临沂也因为鲁南中心城市的地位而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强市。淄博济宁作为传统工业强市的地位不变但速度会滞后于烟临潍。第三梯队的城市是靠近济青双核都市的城市如泰安聊城日照,会得到产业分工而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第四梯队的城市如滨州东营威海枣庄菏泽德州,以及部分强县如龙口滕州新泰荣城,这些城市远离都市圈且本身也不是中心城市,有一定的人口红利和工业基础,属于资金和人口的流出地,经济发现长期看会放缓,即使个别城市短期快速发展但长期依旧放缓。山东城市大约可以分成这五类。


潜龙在田1982


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不管从哪个方向考虑,省会济南都是山东发展的重点,而青岛呢是有名的大港口经济与金融也很有优势,二者在今后的发展都会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

济南是山东省会,山东省委省政府都在济南,济南就是山东的代表;济南是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军事、铁路、交通中心,这些方面济南明显占据优势;济南的大学多(山大、山师、经济学院、财院、济大、轻院、建院、山艺、山体等),而高等教育的综合带动作用那是谁都不可否认的。

重点再说交通方面,济南长途总站连续5年蝉联中华第一站,去哪里都有豪华大宇;而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尤为济南的亮点,可以说四通八达相当便利;现在又以济南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今后都有高速公路和高铁连接;济南铁路局又是全国10大铁路局之一,省内方便,与外地交流也很是便利。

还有大型国际机场,济南国际机场增速居全国千万级机场前三名。第二条滑行道和北指廊等项目建设竣工后,济南机场将达到客流量2000万人次、货邮量15万吨、飞机起降16万架次的保障能力,并为下一步济南机场西区建设、实现“3、4、8”(3座航站楼、4条跑道、8000万客流量)的远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还有,济南医院多,实力大,(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2院,中心医院、市立12345院,省中医等);经济方面,济南则有除中行以外所有银行的山东总部(工农建,华夏,民生,兴业、光大、招商、深发、浦发、中信、交通、恒丰);还有好多大公司的山东总部设在济南,经济的带动作用毋庸置疑。

再说二弟青岛,青岛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青岛面向国际,是金融中心,经济上有大型企业多个,对外贸易也是特别出色;青岛的大学也不少,且会越来越多,现在有名的海大、青大、科大、理工等,近年来不少名校都往青岛迁移建立分校,甚至在即墨区沿海已经成功建起了科技蓝色硅谷,其作用会越来越巨大。

还有青岛的军事重要性,中国海军北海舰队的基地就在这儿;青岛国际机场,早就是全国七个客流量2000万人次的大机场之一;近来一直大力发展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初见成效,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会将青岛与周边城市快速链接。

所以,山东省应该继续发展双核作用,带动全省经济不断发展,继续壮大。


旅维达游


山东其实这种均衡发展的布局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比较下江浙沪都市圈,上海的虹桥距离杭州的距离不过130多公里,中间还有嘉兴,湖州两个地级市,上海到南京距离不到300公里,而苏州和无锡,距离上海都才一百公里左右。

至于珠三角,广州距离最远的深圳,珠海都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中间 有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五个地市。

而北京距离天津才120公里,天津距离唐山120公里。

包括厦门距离漳州50度公里,距离泉州100公里不到

所以人家才可以顺利成章的搞都市圈,因为核心城市周边120公里范围内,都有两三个到七八个地级市。县级市更多。

120公里基本就是开车一个半小时,高铁四十多分钟的路程。

而以山东目前经济龙头青岛举例,距离日照,潍坊150公里左右,距离烟台,威海都200公里以上,加上青烟威日这四个沿海城市之间都还未有高铁连接,除了潍坊到青岛因为有高铁可以一个小时通达,其他城市到青岛基本都要两三个小时。

所以,山东搞都市圈本身可操作性就不够强。更何况彼此之间经济互补性差,部分产业重叠度高。彼此恶性竞争虽然没到水蛇火热,但是口水战是一直不少的。

所以,山东压根就很难实现通过都市圈培育一个超大型都市。


三乐学院


城市太小(也包含面积人口等每个项),主导经济太少或太单一都很难成为一极,如东营、日照、枣庄、滨州、威海、泰安、聊城、德州、淄博等都可以排出,即使人均再高即使第一,如东营,即使工业发达,如淄博等,都可以排除。有可能有条件的有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济宁、潍坊、菏泽共七个城市。也就是说山东经济的大体量可以成极的也就这七个城市。毫无疑问前三甲是济南青岛烟台,为三大高峰。潍坊、临沂、济宁、菏泽为第二梯队,为中高峰。实际山东地级市太多,应该整合为7-9个市,如烟威合并、临沂日照合并、济宁枣庄合并、东营滨州合并、济南泰安,其中某些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城市。合并后这些城市可以多中心多功能分区。还有淄博、潍坊菏泽、德州、聊城可以分解重组合并。


王药材


我认为未来山东的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



济南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城市,是山东未来重点发展对象,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可以说济南是山东的代表。



济南的交通便利,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济南铁路局是中国10大铁路局之一,吸引外来人口比较多,很大企业的总部都在济南。而且济南的大学比较多,未来济南趋势很好,会吸引很多大学生留在济南发展,必然带动济南的经济发展。济南的医院多,实力强,交通便利,环境好会吸引很多人来济南发展。

青岛

青岛是副省级市,青岛面向国际,是金融中心,经济上有大型企业多个,对外贸易也是特别出色;青岛的大学也不少,且会越来越多,现在有名的海大、青大、科大、理工等,近年来不少名校都往青岛迁移建立分校,甚至在即墨区沿海已经成功建起了科技蓝色硅谷,其作用会越来越巨大。



还有青岛的军事重要性,中国海军北海舰队的基地就在这儿;青岛国际机场,早就是全国七个客流量2000万人次的大机场之一;近来一直大力发展的城际轨道交通也初见成效,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会将青岛与周边城市快速链接。

青岛也是旅游大区,未来人们会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带动青岛的发展,更会促进青岛的消费经济的发展。

总结

山东济南和青岛作为副省级市,已经给山东的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未来更是经济发展的中心。



山东更是农业大省也是旅游业大区,还有很多大型企业的支撑,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未来山东烟台、泰安、临沂、菏泽、威海等等,发展潜力很大。


虎奥


首先可以肯定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未来还是主要集中在济烟青,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这三个城市要么经济基基础雄厚,要么城市级别高一些。济南作为省会当前已经提出提高首位度规划,青岛作为经济第一市地理位置最佳,烟台虽然是普通地级市,但是工业产值全省前列,没有可以替代的城市。

济南近两年因为发展与全省经济国内第三的形象不符合,当前已经在全力追赶,地铁开通只是开始,当前去济南高新区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城市形象与老城区完全两个概念。未来济南将金融、互联网等服务领域做大,也可以跻身强省会城市的行列,那时山东的经济会上升一个形象档次。另外青岛和烟台,这两个城市地理位置不必多说,是山东省内两个拥有大型港口的城市,并且腹地广阔环境优美,经济基础雄厚,省内著名品牌云集,未来围绕海洋经济大有发展潜力,装备制作、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康养等产业,产业格局肯定会再有质的提升,这一点也是占据了天然的地理优势。
另外个人比较看好临沂,虽然临沂的经济总量比不过省内的淄博、潍坊,但是个人认为临沂的经济在省内是最活跃的,这种活跃或许在人均经济上体现不大,但是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临沂真的是日新月异,颠覆人们对临沂的传统印象,加之山东在南部缺少一座重点城市,临沂就是一个绝佳的发展重点城市选择。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