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西遊記》的終究成書於明朝,侷限當時的社會環境,儘管它是一部神話小說,但是其中的戰力,依舊不像現在的小說一樣,動動手指就能毀天滅地。

可以說,《西遊記》是依據孫悟空的第一視覺,從開篇猴王出世,與狼蟲虎豹爭鬥地盤,一直打到結尾,和白雄尊者爭奪經書。

戰鬥場面不少!

不過各方人物的實力組成,依然分為好幾種,不如一起來探討一下?究竟靠數量?還是武器法寶?亦或者有沒有更厲害的?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別以為神話故事中,小嘍囉就只是打醬油的,他們的作用,其實很大,為什麼被忽略不計,原因是十萬天兵天將的操作,太騷氣了。

托塔天王帶著十萬天兵天將,來到花果山鎮壓大鬧天宮孫悟空,結果一隻猴子沒捉到。

導致大家覺得,小嘍囉的數量,根本是個擺設,充充門面罷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

花果山大戰中,雙方遵循的是老大打老大的原始方法,小弟們端上小板凳,一邊搖旗吶喊,一邊嗑瓜子看戲。

如果小嘍囉們一擁而上,對於內心素質不高的人來說,就會立馬出於逆風局,比如豬八戒:

他見那些小妖齊上,慌了手腳,遮架不住,敗了陣,回頭就跑。——《西遊記》第三十二回

可見,數量多,也有一定的優勢。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光有數量,沒有老大帶領,貌似就不行了,這時候,武器的作用,就會顯現出來。

孫悟空在獅駝國聽聞師父唐三藏被獅駝嶺三妖夾生吃了,咬牙切齒,可是又打不過他們仨,只好把怒氣發洩到獅駝嶺獅駝洞的小妖怪們身上。

卻說行者自夜半顧不得唐僧,駕雲走脫,徑至獅駝洞裡,一路棍,把那萬數小妖,盡情剿絕。——《西遊記》第七十六回

只用了半個晚上,就剿殺萬數小妖,這就是金箍棒的威力。

若是換上其他兵器,可能效率就不會有這麼高了。

但是兵器,最後卻敗給了法寶!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法寶這東西,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是混沌初開是天地生成的,比如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後天是煉出來的,例如老君給觀音的坐騎金毛犼,煉了一副鈴鐺。

兵器再好用,在法寶面前,也有不足之處。

就拿金箍棒來說吧。

金翅大鵬雕的陰陽二氣瓶,金箍棒打不爛;彌勒佛的金鐃,孫悟空握著金箍棒,束手無策;最氣人的是太上老君的金剛琢,它專門回收兵器,任憑你如何藏著掖著,一旦被它盯上了,只能乖乖上繳。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兵器,還是法寶,都有缺陷?

兵器怕法寶,法寶的功能卻有點單一,功能單一,則能夠被找準弱點進行針對。比如金鋼琢,它可以‘套諸物’,這很顯然,不包括人。

孫悟空要是不用金箍棒,憑藉自身,放出一個招,青牛精拿著金鋼琢,又有什麼用?

這種大招,孫悟空有沒有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孫悟空會法天象地,當年從東海龍宮那兒搶來金箍棒,回到花果山,就要表現一二。

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西遊記》第三回

大不大?簡直大爆了!

但這不是幻象,後來和二郎神楊戩對戰,他們兩個都使出了法天象地的手段,並且打了一陣子。

能變得這麼大,孫悟空為何在取經路上,很少用呢?


孫悟空的真正大招是什麼?他為什麼不用?在害怕什麼?


五百年後在金兜山金兜洞,遇到青牛精,哪怕丟了金箍棒,又有何懼?使出法天象地,難道青牛精還有活路?

況且,孫悟空又不是經過五百年後,就不會了,他在打現出真身的牛魔王時,就用過法天象地。

孫悟空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

沒得法寶的小妖怪,孫悟空手握金箍棒就能解決。有牛逼法寶的妖怪,他背後定然有靠山,打傷打殘都不好。

可知五百年後的孫悟空,果然不一樣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