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在中國,衡量一部電視劇在觀眾心中的受歡迎程度有很多種方法,但我認為採用山寨類型的劇名可能是比較奇葩的一種。時至今日,2019年的今天,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命名方式。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雖然在這十年間,模仿者無數,但基本上這些後來者最多隻是學到形,無法觸摸到其神之一毫釐。這並非是這十年間的第一部,也一定不會是最後一部。你可以理解為“撞衫”“蹭標題”“山寨”,但不可否認這部劇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國家、生命、信仰、愛情、犧牲、理想、命運,《潛伏》裡有所有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東西。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大反派,都會讓人為之動容。

這部劇好在哪裡呢

1.全新的角度 深遠的立意

以往我們看到的抗日及解放戰爭題材的影視劇,多以雙方的高層人物為視角,或以某些戰場為切入點展開敘述。而這部劇,開創了國產諜戰片的先河,也讓我們這一輩人,這部分喜愛此片的觀眾受到了一次全新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我們瞭解到我們新中國的成立,除了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士之外,地下戰線同樣是我們取勝的關鍵因素。

宏觀來講,它從一個潛伏者驚心動魄的鬥爭史折射出國共革命鬥爭的波瀾壯闊。廣大地下工作者在危急環境中壓抑著愛情、在隱姓埋名中割捨著親情、在血的熔爐中鍛造著友情。在整個解放戰爭的大背景下,地下工作即是考驗聰明才智、理想信念和堅強意志的不見血的鬥爭,也是滿是暗殺、敵我傾軋和生死存乎一線的流血送命的刑場。

餘則成,原來軍統科班出身,一心想著國共和平,認為不可能發生內戰。可是見識到了國民黨官員的腐敗和共產黨的積極備戰之後,他逐漸成長為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也正是通過這樣的角度,它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成功,揭示了正義必勝的道理。

2.緊湊的劇情

一條明線,國民黨腐敗無能,內部傾軋,這樣的政權毫無疑問會面臨著人民的推翻。

一條暗線,餘則成這樣一個軍統時期的國民黨員,先後接受著左藍和翠平的思想洗禮,逐漸的成為了中共地下戰線的一名潛伏人員。同時,這樣的身份,意味著他不僅僅是對於當政者的無聲憤怒,更是對於新中國無限的憧憬,對美好的未來生活無限的遐想。這種心情,正是對於這個國家的一片赤子之心。在當時的背景下,這樣的情懷,更顯得真摯而感人。

白天,餘則成的身份是天津站的副站長,密切注視著這裡發生的一舉一動。夜晚,他是深海,向組織彙報及轉移情報。但他同時也是一名丈夫,也是一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面對家國大義,他只能選擇隱忍,為了幫助組織傳遞更多的情報,即使在解放前夜,他完全有機會功成身退和愛人團聚的情況下,他毅然決然地放下了自己的一己私念。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辦公室,家,兩點一線的簡單場景,數的清的幾個角色,沒有千軍萬馬的大場面,整部劇大多數時間都是兩到三個人的對話,但靠著扣人心絃的劇情,每個角色飽滿的人物性格,經典的臺詞,還有演員們讓人大呼過癮的演技,表現出了不同風格的愛情,職場的勾心鬥角,革命鬥爭的殘酷,以及小人物在時代大背景下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奈。

3.鮮活出彩的配角

國家、生命、信仰、愛情、犧牲、理想、命運,《潛伏》裡有所有讓我們熱血沸騰的東西。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大反派,都會讓人為之動容。劇中出場人物不算多,但每人的特點比較突出、性格比較鮮明、表演恰到好處、好壞人真實不虛。像吳站長的老練穩重、馬奎的耿直陰險、陸橋山的巧於心計、李涯的赤膽忠心、餘則成的謀略心細、謝若林的金錢至上、官員太太的綠葉陪襯等均能深深的印在受眾腦海裡,使人過目不忘。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李涯,為黨國效力,幾次險些將餘則成扳倒。身為國民黨的一員,他的心中一心想要剷除異己和為黨國效力。演員祖峰並沒有將李涯塑造得臉譜化,而是著力突出他對國民黨的愚忠愚孝,這個堅持“信仰”“忠於職守”的特務頭子與餘則成展開了令人揪心的鬥智鬥勇。

陸橋山,一個滿腦子利益,為已謀利的人。把一個陰險、利己、見風使舵牆上草、不時暗處使腳絆子的陸主任刻畫的入木三分又豐滿立體。善於官場爭鬥,性格陰險狡猾,暗施計謀,且十足官迷,覬覦天津站副站長的職位;後因被踢出軍統,懷恨在心,又靠上鄭介民這個大靠山,變得囂張跋扈,不聽勸阻。在陸橋山被槍殺的那一刻,甚至讓觀眾心生出無奈的悲哀。

馬奎,莽夫一個,有勇無謀。可憐的馬奎,一心想往上爬,卻硬被人扣上了“通共”的罪名,被密派自己的主子拋棄,被自己的妻子背叛,最終不明不白的送了命。沒有氣節和立場,更沒有智慧和謀略。

吳敬中,這個人物首先一反以往那種單純的陰險、狠毒、狡詐,而是給人一種有血有肉的那種現實感。不,是被注入了靈魂。他愛財、愛家、自私、精通為官之道,對事物有著很強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才使得餘則成能夠成功地“潛伏”。為什麼要在餘則成的“潛伏”二字註上引號呢?因為餘則成的“潛伏”是暴露的,但也只有在吳敬中面前他是暴露的。

謝若林,在他的意識裡,沒有階級立場,沒有是非對錯,只要給他錢,他什麼都願意做。關於這位靠倒賣情報發財的特務,褒貶不一。貶低主要是因為其愛財如命,除金錢利益外沒有信仰沒有原則,甚至到了無恥的地步。而肯定則也是因為上述原因。為利益而活是人性極為真實的一面,可以說無可厚非。

翠平,確實,當她掏槍的一瞬間,才被自己苦苦追求的餘則成愛上。她的愛情很悲劇,但是愛過就無怨無悔。她的成長,也是在餘則成的督促下變成的,一個大老粗,學習寫字,學習電報,收斂脾氣,一切都是為了愛情,革命下的愛情分外浪漫。

穆晚秋,在餘則成幫情報站站長敲詐穆連成時,晚秋愛上餘則成。後因叔父逃亡日本,晚秋被迫嫁給黨通局買賣情報的謝若林。在意外得知餘則成與翠平真實身份後,晚秋被餘則成說服,前往解放區投身革命事業。當餘則成被命令繼續在臺灣潛伏時,晚秋以日籍華人的秘書的身份被派到他身邊,與他結為夫妻繼續地下工作。資本家裡的嬌小姐晚秋因愛而投身革命,最終蛻變成蝶。

4.悲壯感人的結局

我個人愛上這部劇也正是從最後悲壯而感人的結局開始。

本以為餘則成在搞到黃雀計劃名單後,憑他的韜略絕對有辦法逃脫,沒成想最終真的跟著吳站長去了臺灣。

在機場的不期而遇,臨別前的翠平和餘則成相隔數丈卻不能相認,老餘看見還活著的翠平又是激動又是心酸,“咕咕咕咕咕”,我再學一次老母雞叫啊,你記得去咱家雞窩裡把情報和金條取出來……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1949年終於迎來了全國解放,但他和翠平卻沒能如願。解放後餘則成扔在執行高危險的潛伏任務,組織仍要求他和晚秋結婚,而且最好是真結婚。這其中的意味他比你我都明白,可能永遠也回不去了。可憐的餘則成不知道翠平已經有了自己的骨肉,更可憐的是,翠平要獨自扶養女兒,每天都站在山頂盼望丈夫歸來,成了望夫石。但正因不是歡喜的結局,才更真實。那個戰亂的年代多的是骨肉分離。

這樣的結局真正反映了敵後工作的殘酷,那種勝利即重來,那種折磨伴隨一生的殘酷。

最終的大結局選擇以餘則成的兩行清淚收尾。

《潛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這淚水因何而流?因痛楚?因委屈?還是因太多的難以與人言?這淚水為誰而流?為左藍?為翠平?還是為自己的身是浮萍?人世間有太多的說不清,道不明,齒難啟,乾脆什麼也不說了吧,只是這淚水此刻卻難以控制……

最後,希望大家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當下,無論何時也不要忘記那些為了新中國付出畢生的革命前輩,永遠也不可以忘記。

黑暗裡,你堅定的守望心中的太陽;

長夜裡,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

虎穴中,你忍辱負重,周旋待機;

搏殺中,你悄然而起,斃敵無形。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垂不朽,你們,在烈火中永生。

——無名英雄紀念碑名。


- END -

謝謝讀到這裡 希望對你有價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