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電影《為國而歌》由雲南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製,以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成長及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青年用熱血和音符鼓舞世人覺醒,激勵前方戰場戰士浴血奮戰的故事。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2019年10月21日,《為國而歌》觀摩研討會在中國電影家協會舉行。影片的導演青山在會議上分享了拍攝初衷與創作理念。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會林、中影集團一級導演江平等專家出席研討會。與會嘉賓與主創人員深入研討了影片的年代呈現、人物塑造以及風格創新等方面,並對影片紅色基因的傳承和革命性的書寫給予肯定。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雲南省委原副書記(本劇總顧問之一)

丹增

丹增指出,《為國而歌》是由黨委宣傳部、民營企業與聶耳家族三方合作完成的影片,是一部將真實性、藝術性和創意性相結合的電影。影片將聶耳塑造為一個愛國者、一位音樂家、一個善良的人,在立體呈現人物的同時賦予它普世價值,值得肯定。但是影片當前的宣傳力度不足,應該更為充分的利用好現在的網絡媒體和短視頻平臺,以影片的特色為宣傳熱點,擴散影片的知名度,讓影片能夠展現在每一位觀眾眼前!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電影局局長

蔡祥榮

蔡祥榮首先對各位專家給影片給予的支持和提出的建議表示感謝,並坦言自己以學習的態度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初衷。他認為,《為國而歌》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的影片。影片以國歌創作的歷程為主線,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一部黨性教育的影片。正是在黨組織的教育培養下,聶耳從一名熱血青年和音樂天才成長為一位拿起音樂作為武器、喚起大眾覺醒的革命者;它是一部人文教育的影片。影片充分展現了一位充滿人性光輝、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人民音樂家的形象。它是一部歷史教育的影片。影片挖掘了國歌誕生背後很多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作為中國人,理應知曉國歌創作過程的這段史實。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為國而歌》導演 青山

導演青山首先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前來參加影片的研討會,同時闡釋了自己的創作初衷。因自小受父親的影響以及後來對音樂的學習讓他被聶耳的音樂和人格魅力所折服,故此創作這部影片傳遞聶耳的精神。導演坦言自己初次拍攝因經驗不足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並希望各位專家給予批評和建議。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仲呈祥

仲呈祥表示,影片以國歌為題材進行創作是極有意義的一件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的文藝界、社科界的任務——培根鑄魂,在影片中精彩地展現出來。國歌的由來以及他與時代、人民的關係貫穿全片,成為影片的靈魂所在,習主席曾講到,文藝創作的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牢靠最根本的就一條——紮根生活、紮根人民,國歌的歌詞和旋律是從生活和人民中來的,而導演對影片的創作也是從中生髮的。稍顯遺憾的是在影片整個架構之上欠缺一些生動的細節描繪和難忘的人物刻畫,希望影片加大宣傳力度,精彩的中國故事值得更多觀眾來欣賞!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饒曙光

饒曙光認為,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聶耳這一藝術家形象,人物的獨特性、時代性以及社會性和家庭的方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展現。影片的整體風格和情緒較為連貫,其中以大量的故事細節呈現出上海的時代風貌,還原程度很高,是一部用心之作。但是影片敘事的前半部分稍有拖沓,在文戲與武戲的比重上還有些許問題,但這並不妨礙影片的整體品質,值得更多電影人以及專家的鼓勵和支持!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黃會林

黃會林認為,即便在當前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世界經濟體的時代,國歌中傳唱的民族精神也是永遠不能丟棄的。影片以聶耳為題材,以國歌為靈魂,在縱觀歷史的基礎上,突出了人物的特色,並在新中國建國70週年的時間節點上拍攝完成,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影片符合當今中國百姓的喜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黃會林也指出,電影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影片如果再多增加一些左翼思想對聶耳的引領和幫助會更為出色!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影集團一級導演 江平

江平認為,雲南是一個既有熱情,又能激發創作靈感的地方,影片在力求向思想精神、藝術精湛和製作精良三方面靠攏,是一部良心之作。影片對於聶耳這一人物率真、童真一面的塑造很是精彩,從影片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表達,中看到了聶耳作為一位民族戰士的堅毅精神,給予觀眾感動與鼓舞,也值得更多創作者學習。影片如果能再加強一下群像人物的塑造會更為精彩!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編劇、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趙葆華

趙葆華表示,《為國而歌》是一部有品質、有特色、有力度的好作品。雖然他不像國慶檔的幾部爆款電影一般橫空出世,但卻有他自己特殊的意義,放在中國建國70週年主旋律大片或主流作品中,它非同尋常,值得研究和推薦。習總書記一再強調創新精神,創新表達。其不僅僅是靠大場面、大氣勢,也需要靠藝術品質感染觀眾,《為國而歌》就是如此。但是這部作品就像雲南人一樣,高調做事,低調行事,不注重宣傳。作品需要效率,一是質量效率,二是宣傳效率。希望影片能在宣發上多下功夫,爭取讓更多觀眾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除此之外,如果能在細節上稍加補充會更好!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國電影報》社長兼總編輯 皇甫宜川

皇甫宜川表示,《為國而歌》不同於常規意義上的主旋律電影,有突破和創新之處,凸顯了時代背景下的苦難和創痛,也塑造了聶耳這位優秀革命音樂家的獨特形象。影片繼承了久違的優秀國產電影傳統——在危難時刻對民族精神的尋找。導演以一種開闊的視野,多線的敘事架構展現了聶耳的愛情、家庭以及中國遠征軍,從而使得聶耳這一人物更為豐滿和立體。在此之上,如果將影片中感情戲的部分稍縮短一些會更為出色!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文藝報》藝術評論部主任 高小立

高小立認為,《為國而歌》這部影片讓觀眾以一個革命音樂家的身份重新認識聶耳,這是電影的一大貢獻。片名起得很棒,既精煉又深刻,剪輯也非常精彩。影片很好的詮釋了國在山河破的境遇下,中國人民的覺醒意識,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影片對於憂患意識的凸顯是其主題之一,延伸至影片的內涵之中,承載著無限的意義。影片打破了以往的敘事模式,有許多創新之處,但是戰爭戲的部分略有繁雜,如果精簡一些會更為成功!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

左衡

左衡認為,影片有一種新的質感,具備網絡時代的傳播特質。視聽方面,影片通過新的編曲,使之更為貼合當今的音樂品味,具有時尚感;故事方面,影片不純粹的限定於現實主義,而是具有一種浪漫主義或超級英雄般的敘事模式和氣質風格。影片在互聯網媒體時代,用一種更為年輕化的審美形式折射出歷史的景觀,更容易讓年輕觀眾接受,這成為影片的一大特色,如果能夠將影片的革命性更為突出一些,效果會更好!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電影藝術》執行主編 譚政

譚政表示,影片是國家敘事與個人傳記的巧妙融合,中國遠征軍的敘事線、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建國的敘事線、聶耳的成長線、愛情線以及他的音樂創作歷程線,多條敘事線索交叉進行,層層遞進,在複雜的敘事下達成不錯的完成度,實屬不易。片中有些鏡頭對觀眾的衝擊力極大,使人印象深刻,但因為多線索,造成影片的色調甚至情緒基調都很難統一。另外,從影片的整體架構看,如果從國歌確定的時候進入,那麼多線索的敘事融合會更好處理,效果會更好!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索亞斌

索亞斌表示,他在影片的劇本籌備階段就有所瞭解,導演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完成這部作品,其能力和效率讓人敬佩!影片的某些方面借鑑了《建國大業》的敘事方式,在無意間與《建國大業》形成了一種超文本的互動互補關係,同時也與觀眾完成呼應。遺憾的是影片的宣傳力度稍有欠缺,如影片的主題曲以及雲南的地域特色等,許多具有宣傳性的熱點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散,希望能夠加大宣傳力度,讓這部影片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

《為國而歌》:一幅民族之歌的戰鬥畫卷

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副主任 林麗寧

林麗寧認為,影片的完成度以及品質之高讓人出乎意料,《為國而歌》作為一部軍人題材的影片,特別是對聶耳這位天才革命音樂家的事蹟進行改編,對創作者來說,對其脈搏和神韻的捕捉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考驗,作為導演的處女作,其對題材的駕馭能力讓人驚喜。如果影片能夠更為大眾化一些,對戰爭戲稍有刪減,讓影片作為人物傳記片的定位更精準一些,效果會更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