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一、李广和司马迁的家族

李广的祖上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信为秦始皇南征北战,以其赫赫战功受封为陇西侯。李信伐楚之时,领兵二十万击楚,结果伤亡七万余人,秦始皇赦免了李信的战败之罪,令其追随王翦父子再立军功,攻灭燕齐两国,李信居功至伟。李信家族世居陇西,为陇西望族,是秦朝著名的军旅世家,主要任务是防备北边的匈奴和西边的羌人。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秦朝名将李信

司马迁的祖上是秦国名将司马错,司马错是秦惠文王时期的名将,曾率领秦军攻灭巴蜀两国,在丹水之战中重创楚军,斩首八万。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早年为名将武安君白起副手,参与了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兵二十余万。后因秦昭襄王猜忌白起,司马靳在杜邮和白起一起被赐死。司马靳之孙司马昌为秦时铁官,司马昌是司马迁的高祖。

从以上资料可知,李广家族和司马迁家族都是秦朝功勋后裔。在秦末战争中李家与司马家都没有参与战争,刘邦取得秦国大地后,李家与司马家都成了汉朝臣民。李家与司马家没有参与秦末战争很好理解:秦二世大量屠戮功臣集团,李家与司马家远离政治中心才幸免,楚国攻占咸阳后就意味着秦朝灭亡,陇西郡、巴郡、蜀郡根本就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秦末战争

汉朝建立后,由于得国正与不正的需要,汉朝官方将秦朝定性为暴政,尽管汉承秦制,但是秦朝的功勋后裔还是遭到了打压。汉高祖至汉武帝的一百余年间,汉朝采用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治国,只是修改了部分严柯的法令,采用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休养。汉武帝亲政后,开始对外扩张,反击匈奴,对外取得一系列胜利;对内汉武帝也改变了汉承秦制的传统,采用了儒法结合的独尊儒术思想治国。

二、飞将军李广的不幸

李广军旅世家出身,从小练习弓马,箭术出神入化,骑战步战皆精熟。李广少时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此为李广射石的故事。后来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最终带伤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汉飞将军李广

汉文帝之时,匈奴大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参军作战,斩杀匈奴骑士甚多,因功升为中郎将。李广曾作为汉文帝的禁军护送汉文帝出行,沿途击杀无数叛军、猛兽,勇猛异常。汉文帝叹自说:李广啊,你身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的时代,凭你的能力获得的军功,一定可以得一个万户侯。李广最大的理想就是得一个侯爵,以恢复先祖时的荣耀,毕竟祖先李信是在秦陇西侯,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中郎将。

汉景帝之时,七国之乱爆发,李广任骁骑都尉,追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并在战斗中砍下叛军帅旗,获得战功升为上谷太守。李广个人武艺出众,十分喜欢跟匈奴骑士单挑,且有胜无败,获得了匈奴骑士的尊重。公孙昆邪害怕李广死于跟匈奴骑士的单挑中,就给汉景帝出主意,经常调动李广的任地,不过李广无论到何地任职,总是爱力战匈奴,打久了使得他威震匈奴。其实汉景帝时代,汉朝跟匈奴和亲,汉景帝并不愿意李广去挑衅匈奴人,所以才频繁调动李广的任地。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汉上谷太守李广

汉武帝时期,正值汉朝全力反攻匈奴之际,按理来说李广到了出人头地之时,但是天公不作美,李广在汉匈奴战争中并不出彩。汉武帝在马邑城伏下重兵三十万,意图围歼匈奴军臣单于的主力大军,当时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大军在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军臣单于在前进路上俘获了汉朝雁门尉史,得知了汉朝的诱敌围歼之际,迅速退兵,并开始全国劫掠汉朝边郡。马邑之谋,李广无功而返,汉武帝认为李广的名将之称有些名过其实,就算不能全歼匈奴大军,主动追击匈奴,也可以得到一些斩获嘛。

四年后,立功心切的李广率军出击匈奴, 结果被匈奴主力大军围困,汉军士卒多战死,李广本人也被匈奴俘虏。匈奴单于知道李广勇武,欲收为已用,故没有杀李广,而是要求生擒李广。在押送途中,李广设计逃脱,路上又收拢散兵数百人归汉。李广战败,士卒伤亡大半,依律当斩,李广用家族财富赎罪,被贬为平民。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飞将军李广

数年后匈奴攻破辽西郡,杀辽西太守,击败韩将军,汉武帝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防备匈奴。匈奴听闻李广防守右北平,给李广取号“汉之飞将军”,匈奴数年内不敢进攻右北平。元朔六年,李广任后将军,追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此战诸军皆有斩获,多人被封侯,独李广一军无功,无军功不得封侯。

元朔九年,李广率四千骑兵,博望侯张骞将万骑共同出击匈奴,两军分道而行,李广全军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士围困。汉军惊恐,李广令儿子李敢率数十骑直击匈奴,李敢纵兵匈奴军阵,如入无人之境,汉军方退去恐惧。两军交战,汉军死伤过半,李广奋力击杀匈奴裨将,两军罢战,汉军士卒累得面无人色,独李广精神换发,战意澎湃。第二天,两军再次接战,汉军将亡之际,博望侯张骞援军至,匈奴退兵,汉军力竭不能追击匈奴。此战李广虽勇,但几乎全军覆没,无功无罪;博望侯张骞援兵后至,被削爵为民。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李广出击匈奴

李广常年与匈奴大战,威震匈奴,但是军功一直上不去,因此无法被封侯。李广的堂弟李蔡名声威望远不及李广,但是运气极佳,战战有军功,已被封为列侯了。李广的不少部下,也因为军功被封侯了,唯独李广始终不得封侯。李广跟术士王朔说:难到我命中注定不得封侯吗?王朔问李广有没有做过亏心事,李广说他曾诱降西羌八百余人投降,然后当天诛杀了这八百西羌战俘,这件事让李广十分亏心。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

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领兵伐匈奴(漠北之战),李广向汉武帝申请最后一战,天子沉思良久,任李广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汉武帝为什么要沉思良久呢?原来汉武帝认为李广不是一员福将,年纪也大了,害怕李广对战单于,会让单于逃走,因此不想用李广;但是汉武帝又不想让李广难过,就让他跟卫青一起出征,再挣点军功,给李广一个好的爵位让他退休。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征

卫青的好兄弟公孙敖刚刚失去侯爵,因此卫青想让公孙敖跟他一起击败单于,再凭军功重新封侯。最终卫青让李广的前军跟右军合并,走东道合击匈奴;卫青则让公孙敖为中将军,随主力大军走直道进攻匈奴。东道路远,沿途水少草少,必不能与中军同时到达战场。在战争中,卫青的中军与单于接战,单于不敌而逃走;李广的右军迷失道路,最终没有参战。两军会合后,卫青让军吏责问李广为什么会半路迷路,进而导致会军失期。李广不忍遭到军吏勘问,愤而自杀。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三、李敢之死与李陵之降

李广自尽后,士卒悲愤,百姓伤感,纷纷来祭奠这位老将军。李广有三子,分别为李当户、李椒、李敢,李当户与李椒均为中郎将,早于李广而死,三子李敢为将军。漠北之战时,李广跟卫青出征,李敢跟霍去病出征;卫青这路大军无功而返,霍去病这一路则取得丰硕战果,斩俘匈奴七万余人。李敢以校尉之职击匈奴左贤王部,力战不退,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接替李广为郎中令。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汉关内侯李敢

李敢因军功得侯爵,除了自身确实立有军功外,还在于汉武帝考虑到李广终身没有封侯,最终自尽而死,所以把对李广的补偿给了李敢。卫青对于李广的死,也颇为感伤,因此李敢来殴打他时,他没有还手,也没有治李敢的罪,还将这件事隐藏了下来。相比卫青的谨慎不张扬,霍去病就要年少轻狂得多,对于李敢殴打舅舅卫青一事,他耿耿于怀。

漠北大捷后,汉武帝在甘泉宫举行狩猎活动,文武百官、有功将士一体参加。李敢作为有功将领,大汉侯爵高级武将,自然也参与这次狩猎活动。霍去病在狩猎时,故意挑衅李敢,并与李敢武斗,最终射杀李敢。对于李敢的死,汉武帝十分震怒,擅杀帝国高级武将,罪当处死;但是霍去病是帝国的军事天才,又是皇后的外侄,汉武帝十分宠信霍去病,并没有追究霍去病的责任。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在狩猎时被梅花鹿给撞死了,死于意外;一年后霍去病重病身死,可能是与李敢对决时受了重伤,加上常年征战在外,很可能是新旧伤复发而薨。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

《史记.李将军列传》: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余,去病死。

李陵为李广之孙,李当户之子,是李氏家族最后一位军事天才,李敢的儿子李禹贪财好色,不堪重用。李当户任宫中郎中令时,汉武帝与宠臣韩嫣戏耍,只要韩嫣稍有不敬天子的行为,李当户就持戟殴打韩嫣,汉武帝因此认为李当户是一位勇士,敢于殴打天子宠臣不是每一个禁军可以做到的。李陵长大后,汉武帝派给他八百骑兵,让他巡视匈奴旧地,李陵率骑士纵横匈奴两千余里而归。汉武帝任李陵为骑军都尉,率五千兵屯住酒泉、张掖,以备匈奴入侵。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汉骑军都尉李陵

汉武帝用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用自己外戚,特别是嫔妃的兄弟子侄。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被任命为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任命为骠骑将军,最终两人同为大司马,主管全国军队。后来汉武帝宠爱李夫人,就重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卫青、霍去病确实为军事天才,但是李广利就差远了。

天汉二年秋,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祁连山攻击匈奴右贤王部,命李陵率五千步卒北上居延海一千里,以分散右贤王的部队。李陵完成任务回师途中,遭到右贤王部八万骑兵的围困,李陵沉着应战,击杀匈奴骑士一万余人,自己损兵过半。李陵边战边退,连续作战八天八夜,最终箭矢用尽,粮草耗光,刀剑砍钝,而援兵不至,李陵最终投降匈奴。五千余人出征,最后归汉的散兵仅仅四百余人。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李陵军对抗匈奴骑士

陇西李氏家族在匈奴素有威望,李陵降匈奴后,受到了厚待,得到了单于的分封,娶单于的女儿为妻。汉武帝最开始不信李陵降了匈奴,后来知道李陵降了匈奴,于是抓捕了李陵的家人。两三年后,汉武帝派将军公孙敖率兵深入匈奴腹地,想接回李陵,汉武帝认识到李陵降匈奴是因为救兵不至的原因。公孙敖无功而返,还带回李陵在帮助匈奴练兵的消息,汉武帝大怒,诛杀了李陵的三族亲人。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室为耻。

三、司马迁的辩护

汉武帝就李陵投降匈奴一事问太史令司马迁有何看法,司马迁坦诚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假意降敌,会伺机归汉的;李陵兵败,跟贰师将军李广利救援不力有关,毕竟贰师将军李广利三万人出征无攻而返,李陵所部五千人却击杀匈奴万余骑士。汉武帝大怒,认为司马迁故意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诋毁李广利就是诋毁汉武帝选将错误。最终司马迁被下狱治罪,施以宫刑,汉武帝考虑到司马迁才学过人,让其继续写史。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司马迁写史

司马迁:陵事亲孝, 与士信, 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 有国士之风。 今举事一不成,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 诚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深輮戎马之地, 抑数万之师, 虏救死扶伤不暇, 悉举引弓 之民共攻围之。 转斗千里, 矢尽道穷, 士张空弮 , 冒白刃, 北首争死敌, 得人之死力, 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 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 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李陵得知汉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就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被且鞮侯单于封为坚昆国王,做了右校王。李陵派人诛杀了帮匈奴练兵的李绪,因为此人助匈奴练兵,导致汉朝以为李陵在帮匈奴练兵,进而夷其三族。李陵后来带匈奴军与汉朝打了一仗,胜负未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李陵见苏武

公元648年 ,一支来自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抵达了唐朝首都长安。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认亲"。今中国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

陇西李氏一族,从李信为秦始皇大将开始,世代皆为军旅世家,为大秦、大汉抵御匈奴、羌族立下了汗马功劳,威震北国。李广、李敢、李陵三代皆为名将:李广终身不得封侯,最终羞愤自尽;李敢为作一代名将,却被霍去病射杀,让人惋惜;李陵世之英才,不想成了李广利的炮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终叛国投敌,更让人不胜唏嘘!

李广自尽、李敢被射杀、李陵降匈奴,汉匈奴战争中陨落的军旅世家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汉匈百余年的战争中,无数名将出世,最终击败了强大的匈奴,解决了北部之患。然而李广家族却在战争中彻底陨落,读来让人扼腕叹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