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南宋遺民謝枋得曾記載,元朝社會把人分成十等: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後來,清朝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改了一下,變成這樣: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在中國古代民間,習慣上把人的職業地位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但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逐步開始用“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來劃分不同行業及社會地位。

“三教九流”最初指的是不同的宗教和學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其內涵包羅萬象,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讓我們看看你屬於哪一流?

一、何為“三教”?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三教”指儒、釋、道三教。起初,三教九流僅僅是佛、道、儒這三個宗教和儒、道、陰陽等九個學術流派的一個合稱。

三教指的是儒教(由孔子創立,對封建社會影響深遠)、道教(由張道陵創立,本土宗教)、佛教。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二、何為“九流十家”?

“九流”源於《漢書·藝文志》,用“流”來形容社會形態如水,“水脈分流”象徵各種思想流派展現各自思想意志。

“九流十家”是劉向、劉歆父子的劃分方法。分別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九流十家的劃分。

“九流”是指: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曾子、子思、晏嬰;其中荀子列為儒家人物有失偏頗,應該出儒入道才對。荀子的思想的基本特徵是綜全百家,出儒入法,有著“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黃老之學相契合的特點。是對儒、法、道、名等家之說集合與發揮。

就是“十家”了。由於小說家只是道聽途說,沒有有系統的理論,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視,所以不被編入“九流”之中,只能稱做“家”。 除上述幾家外,還有兵家,代表人物是呂尚、孫武、孫臏、吳起、田穰苴、黃石公、尉繚,兵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很接近,但個別也稍有差異;醫家,代表人物是傳說中的黃帝、扁鵲。

從戰國以降,更是雜引陰陽、儒道合流、外儒內法,各家相互結盟對抗時有所聞,交錯盤節的關係更是一本爛帳。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三,再來說說什麼是三教九流

(一)先說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燒鍋六流當。七商八客九莊田。”。

簡單說明一下,一流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二流就是元始天尊一類的道家神仙。三四流大家都懂,五流燒鍋指的是酒廠,傳統社會酒廠是最大的工廠,所以地位上低於大小官吏,屈居第五。

六流當指的是當鋪,七流是商賈,就是做買賣的人,八流客指的是地主,家裡有大片土地的人,九流莊田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但無論怎麼劃分,上九流之人要麼是滿天神佛,要麼是帝王將相,要麼是工匠農商,都有創造社會財富的正經營生!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二)再談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彈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他們不是古代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就是科學工程技術人員。秀才至少要懂文學,醫生是醫學專家,其他畫畫的、搞皮影的、彈唱的、下棋的,現在歸類為文化和體育,都是非常正當的職業。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三)下九流:分類很多,出身社會最底層,一般不登大雅之堂!

關於下九流的說法有很多種。

第一種說法:一戲子、二推、三王八、四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第二種說法:一巫、二娼、三大神、四梆、五剃頭、六吹手、七戲子、八叫街、九賣糖。

第三種說法:一師爺、二衙差、三升秤、四媒婆、五走卒、六時妖、七盜、八竊、九娼。

當然了,還有其它一些說法。不過,所有這些說法,總結起來,被歸入下九流的人,都有以下一些特徵。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有人或許會問,說“七盜八竊”,為什麼明火執杖的“盜”比偷偷摸摸的“竊”地位要高?小偷小摸是不入“流”的,沒有“道”,基本是無賴,不講是非,惹人討厭;但是盜不同,俗話說“盜亦有道”,大盜有他們的遊戲規則,比如說他們不會調戲朋友的妻子,借錢會還,甚至會劫富濟貧。中國文化特別耐人尋味,盜和竊的區別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元朝政府按所從事職業的不同,把臣民劃分為“十流”,即十個等級: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十分明顯的是,元朝統治者是騎在馬背上的征服者,特別敵視知識分子,因而把儒列在娼妓之後,當他們是“臭老九”。 對“三教九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民俗國學”,反映了老百姓的是非理念。

再比如龜、娼、盜、竊這一類,他們所做的事情,確實也是道德低下的工作,無可爭議。不過,整個古代社會一方面允許龜、娼這一類人存在,並不取締他們。另一方面,又從道德上對他們做一個低下的判斷,這也算是古代皇權社會的一種怪胎吧。

古人常說“三教九流”,究竟是哪三教、哪九流?你屬於哪一流?

更值得玩味的,是《左傳》中的一句話:“君子勞心,小人勞力。”

“勞力”的勞動人民,直接就被判為小人,判為道德低下者。“勞心”的統治者,直接被判為“君子”,判為道德高尚的人。統治者的這種霸道,已經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