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上周末拆姐儿推了一个话题:

征集大家在买房中因为忽略了哪些问题,而导致后来追悔莫及,又或者是多考虑了哪几点儿暗自庆幸。

该话题一经推出,公众号的后台立马就炸锅了。说起买房这件事,大部分过来人都有吐不完的苦水,“悲惨遭遇”真的太多了。

顶层漏水啦、公摊面积大啦、说好的人车分流没有啦、规划的学校消失啦……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化为泪水从脑子里流了出来。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看看各大网友的前车之鉴,不知道买了房的朋友们有没有共鸣。

没买房的,还不赶紧拿起笔和小本本开始做笔记?

现在“前辈”们都已经把“地雷”给做了标记,你就不要再趟一遍了哇~

低楼层、朝向临街、梯户比过高

入住才发现全都是问题


@丫丫:

买房时就冲着大开发商、口碑好,很多细节没有看。

结果公摊百分之三十三,七楼采光全靠开灯,窗户内开,开窗拉不上窗帘。


@木木氵:

买的一室一厅,2梯11户。

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一楼和顶楼同时出门。结果一楼的同事都到公司了,顶楼的我还在等电梯!


@哪儿哪儿:

3梯15户就算了,买的时候采光好只有买两端的,当时就剩高层了,我专门强调不要顶楼的,担心漏水麻烦。

然后置业顾问告诉我还有26层,嗯,我天真的相信了买了25层。

交房装修的时候,才发现你*的25楼两端的四户上面就没房子了。。。

顶楼就会有漏水隐患,我不出意外的遇见了,交房连续两年这个时候的暴雨都漏水了!!!

为了屋顶防水和开发商各种扯皮,重新维修了今年暂时还没漏水。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楼盘位置还将就,总算上车了。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爱质造:

买房的时候一定要看户型是否有晾衣服的地方,我就是血淋淋的栗子。


@清悦Dana:

楼顶的邻居三代同堂,木地板硬底拖鞋梆梆梆,俩娃蹦跳咚咚咚,天天跟炸弹轰炸一样。


@樱桃小丸子:

老家的房子当初和老爸一起看的,楼层低外面挨着街道,当时以为那边位置好。

交了房才知道,天天晚上货车轰隆隆,夏天太阳下午晒,老热老干燥了。


@紫色风铃:

公司一同事五年前都在看房了,到了今年还磨磨唧唧、犹犹豫豫,你给她提建议,还感觉你在坑她似的。

当初锦艺金水湾3期的位置最好,价格也和现在差不多,她没有买。

然后就在前两天她突然自己跑到售楼部,自己买的金水湾4期,价格快一万五了。


@无琼无劲:

我现在住的房子,南边是一个中学,中学南边是一排老房子,6层左右,再往南是条大路,一路之隔是个水库。

当时觉得非常好的环境,标准的河景房,现在每天都非常的吵。

白天学校7点准时打铃,晚上6点以后河梯公园开始跳广场舞,9点以后大路解除大车限行。感觉每天坐家里跟趟在大马路上一样。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悬崖上的小金鱼:

当初手里资金不多,和老公筹钱买的小两房,很不幸是个暗卫。前几天下雨,空气不流通。

儿子的每一次消化不良,都像是在排泄生化武器。


@简丹愛:

买房的时候不知道楼里的下水口在二楼。

结果每次不论谁家的下水堵了,我家都像是案发现场。

不说了,我要去找我的皮搋子了。


@IMZYY:

朋友最近刚买了一个小开发的现房,位置不错,地铁口。价格比周边便宜将近一千块!

可是住进去才发现,98㎡的三房。沙发宽度只有3.4米,普通带妃位的沙发可能都摆不下;

客厅阳台宽度大于沙发墙到电视墙的宽度,也就意味着客厅和阳台之间还有转角;

98㎡的户型,走廊面积竟然占了10㎡,面积严重浪费。

这么奇葩的户型,不知道设计师的脑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夏了夏天:

买的68平小两房,厨房和卫生间都有窗户,客厅也大。23楼视野还开阔,重要的是还不临街。

感觉是不是很完美了?

但是,西北朝向,冬天阴冷潮湿,不注意通风除湿墙体还要发霉。

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卖房的套路


@喵~:

买房的时候,听信置业顾问说,这个地方与市区的直线距离才15公里不到,开车20分钟。

可是交房住进去我才发现,房子所在位置荒无人烟,之前承诺的社区巴士也没了~

我还是在最高价的时候买的。

心痛啊~我的钱包


@媛点儿:

在中介朋友圈看到一个二手房房源,非常符合我的需求。于是赶紧联系,越好看房时间。

结果当天在路上他突然告知说那个房子今天看不了了,房东不在家,没钥匙。

好吧,既然来了,那就看看别的房子呗。然后就去看了另外一个与我要求相差甚远的房子。


@嵩山情缘:

当初买房的时候,看沙盘旁边有条小河,置业顾问就开始给我喷河景房的各种好。

然后我去工地旁边看了一下,发现原来是个小水沟。

两边长满了杂草,里面还有不少生活垃圾~


@小妖怪:

看房前,中介说小区旁边有个森林公园。

尼玛,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颠的我胆水都快出来了,迎接我的只有几颗枯树杆杆。


@@泉海@:

买房时,因为没有时间去看房,又想快点买到房子。

所以,从看房到交首付。整个过程都很着急,结果也没有留意周边的配套。

最终,没成想规划中的商业配套永远死在了当初销售的嘴里。


@明月:

买之前,看楼盘销售广告上写的有地铁3号线(规划中),置业顾问也承诺的很好。

现在我只想说,不要轻易相信销售嘴里的“规划中”,只要没有开始建,也一切都是未知数。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

呵呵呵,买房前沙盘上的模型做的很好,里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活动公园。

交房之后发现,公园里面几个像是在拼夕夕上买的老年人健身器材,孤单的矗立在那里。

买房到底靠啥?


看了上面买房过程中遇到各种坑的小伙伴,二营长真的非常心痛,因为二营长在里面仿佛看到了自己~

所以,二营长发自内心的忠告还没有上车的同学们,在上车之前,一定要记得买房不能着急,该考虑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

虽说十全十美的房子可遇不可求,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好筛选工作,买到那个适合我们的房子。


我买房也是从开始看房到交定金再到过户,半个月不到。

运气比较好,房东很配合,虽然是一楼但是不潮湿,蚊虫少,通风好。


@我是贺小样:

如何买到心头好?不买期房,只买现房。


@薇婷时刻:

当初我们买房,就看了这一个楼盘,进售楼部30分钟就交定金团购费,位置都没看,全靠运气跟勇气。

项目离地铁800米,5千多点儿入手,还借了几万首付。

想想都要感谢帮助我们人,现在想想能早下手,别晚下手!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随风而逝:

我买房坚信听过来人的建议不会错,听取专业人士的话更不会错。

大开发商、地段和小区的物业是买房必备的条件。

大开发商保证不会烂尾,大问题一般不会出现。地段和物业能保证后期的升值,抗跌性强。


@Leo.SQ:

买房不可贪图便宜,要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

第一套房都是根据自己的钱包选择,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选择最优地段,最大、最好的户型。

买房时从外地出差回来看了1天就交了首付,对于户型的朝向、方位以及详细数据一概不懂,只是看了样板间。

交房的时候发现,正好买到了小区的楼王,户型和楼层也都是楼王里面最佳的。


@叮咚:

买房子其实就像我们买豪车一样,钱花哪里,哪里舒服。多花几万块,汽车的隔音、减震就好很多。

所以买房子,千万不能像买超市的促销品一样,贵有贵的道理。你什么时候见过买降价促销保时捷的?

我坚信,便宜一定没有好货,贵的也不一定都是好货。

买房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且能承受资金压力最好


当然,二营长对下面这位同学的发言深感赞同


@烈焰心冰:

15年在高新区买了一套小三房,5000多一平,现在我这套房子已经升值五六十万了,比上班强太多了。

现在真的后悔当初没有借钱多买两套。


住在3梯25户的房子我才明白,最远的距离是你住一楼,而我住顶楼



看了这么多小伙伴的肺腑之言,二营长最后打个总结:

1、买房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根据自己的钱包和承受能力去选定区域、户型面积等,根据自己的迫切需求。

比如没有车,就尽量选择地铁口;准备要孩子,就着重考虑下教育……

2、买房不要因为着急而忽略重要因素。比如暗卫、楼层、是否临街,户型设计的是否合理等等。

二营长知道有些小伙伴是急性子,时间也少,但是买房这种人生大事,可能一生中就做这一次决定,所以买房前一定要把问题考虑全面了。

3、买二手房一定要多看。二手房好在是现房,所见即所得。所以买房的时候一定要去实地看下小区的物业、绿化;

房子内部的角角落落也都要一点不落的看一遍,还有就是最好找一个靠谱的房东,后期你会省很多事。

4、买房要学会综合比较。交首付之前心里先选定几个心仪的项目,然后多这些项目进行多方面的对比。

配套、地段、环境、户型、物业等做一个综合的评估,这一点新房二手房都适用。

5、不要最求完美。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房子,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如果你过分最求完美,只会失去的越来越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该舍弃的就要果断舍弃。

最后,二营长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都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

说说你在买房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经验?

评论区来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