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都說伴君如伴虎,身為臣子作為君王的股肱,不僅僅要察言觀色,防止功高震主;還要“事君以忠”,有可用之處。而這個大臣,更是先後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前後後47載宦海浮沉,先後三次被判死罪,但卻又能次次死裡逃生,還獲得升遷,這又是為什麼呢?

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這個人便是章佳阿克敦,出身於滿洲正藍旗的他,並沒有滿族建國勳們的頤指氣使、不學無術,反倒是很有才識,更能夠踏實做學問。

康熙四十八年(1709),24歲的他高中進士,也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伊始他被授予翰林院編修職務,後來又被康熙帝進一步提拔為侍講學士。由於學識優秀,又在典試上頗有名聲,康熙帝也非常重用。康熙五十六年,朝鮮國王病,康熙帝以他齎賜之,此後他又被委任為內閣學士,到了康熙六十一年時已經升任兵部侍郎。

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在雍正帝經過九子奪嫡上位之後,阿克敦又被委任為國子監祭酒,還充任清聖祖實錄副總裁。而在隨後的雍正四年,他又被雍正帝委任為代理兩廣總督兼任廣州將軍,成為封疆大吏之後,他試圖利用鐵腕手段,整飭日漸腐敗的廣東官場,但是也正是因為彈劾陳良弼,又與巡撫楊文乾因為修築圍基意見相左,也導致他與廣東官員之間矛盾重重。隨後在調任廣西巡撫之後,也導致了廣東官員的反彈,紛紛上書彈劾構陷,除了說他徇私枉法以外,還有以權謀私,收受賄賂等罪名。

勃然大怒之下,雍正帝命令將他下獄。經過審訊、查訪,基本查明,只有縱容家人索取賄賂屬實,因此他也要被判處絞刑,但此時王士俊又參奏他包庇下屬貪贓,因此雍正帝為了明正典刑將其判處“斬監候”(類似死緩)。

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但是這人的命運也是與時運息息相關的。此時的蘇北地區,河道擁塞導致水患頻發,而作為雍正帝倚重的股肱之臣,又是滿洲旗人,他也平素多有才華,雍正帝便又“網開一面”讓他戴罪立功,前去治理河道,而河道也在他的治理之下得到疏浚,由此他的罪過也便被赦免。

按照常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可惜在備受倚重的阿克敦這裡是不存在的,深受寵愛的他隨後被委任為內閣學士協助討伐準噶爾,到了雍正十三年時,他甚至已經累進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工部侍郎。

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而在雍正帝去世,乾隆帝上位之後,他又繼續累進官職,從副都統成為都統,還被授予刑部尚書之職務,但是此時他又“犯事”了。

乾隆十三年,乾隆最為寵愛的皇后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帝痛失愛妻,除了下詔剝奪沒有哀榮的大阿哥的儲君地位之外,還將眾多官員貶斥。而當乾隆帝眼見富察皇后的冊文之後,對於其中的滿文翻譯大為不滿,其中滿文譯"皇妣"為"先太后",乾隆帝以為是大錯,阿克敦又早已退出宮殿,由此乾隆帝勃然大怒剝奪其官職,並定下大不敬之罪,議下“斬監候”之罪,這也是他第二次被判死罪。

此人是三朝老臣,三次被判死罪,為何次次都死裡逃生,還屢獲升遷

但是乾隆帝到底是明君,在大臣的的上書之下也自然知道乃是他的錯訛,但是畢竟聖顏難下,因此還是決定要懲戒阿克敦,再次判阿克敦之罪,處以“論斬”,這也是他的第三次被判死罪。

但是,也就在六天之後,阿克敦卻又被乾隆帝下令釋放,還被任命為工部侍郎,不到半年阿克敦的職務又被全部恢復。1756年,71歲的阿克敦去世,被乾隆帝贈諡號“文勤”。而縱觀其一生,他能夠縱橫官場47年,無一不是出身、能力的體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