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他是一名敌后抗日战士

他是华中抗日根据地银行家

他指挥工程兵建设大上海

他参与了中石化的创建,出任首任董事长

他的名字叫:李人俊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中石化镇海炼油厂

民国三年,也就是1914年,古老的温州城露出一束工业文明的曙光,私营普华公司筹资八万银元,从美国购置的奇异牌100千瓦汽轮电机及魏廷敦卧式锅炉试车发电成功,温州街头从此亮起了电灯。

这一年的八月,设在五马街殷姓老屋里的中国银行温州分号开业。而在瓯江上,有10余艘夹板船开始航行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拿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船的结构是那么不靠谱,老大们居然敢闯外洋,敢博大风大浪,可见温州先人素来胆子大。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夹板船

本文的主人公李人俊正是这一年出生在温州鹿城,年少时他名叫陈仲坚,老家住大同巷,“陈启兴银楼”是他祖上经营的老字号店。15岁他进厚康钱庄当学徒,后去上海澄衷中学读书。私立学校学费高,李人俊返回了温州,

九一八事变后,温州的青年也是坐不住了,李人俊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参与创办进步报刊《葱茏晨报》,并无偿提供办报所需的场地、电费、劳务,后来这家报纸被当局查封了。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者肆意蹂躏中国,刘英、粟裕在平阳山门镇,举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而在温州市区公园路九柏园头有一座小楼房,(建筑物至今还保护着)1938年秋天至1939年初,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采购处就设在那里。据记载,闽浙边甚至更远的地区,1300多名进步青年和中共党员,从这里分三批抵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同时转运上海等地采购的大量军需物资,以及爱国华侨捐赠的大批物资,送往皖南抗日前线。

1939年,25岁的温州进步青年、钱庄学徒李人俊报名参加了新四军,离开家乡,去了抗日前线,次年入了党。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红军在平阳山门誓师北上

李人俊在部队上不是举刀拿枪杀日寇的前线战士,组织上分配他搞后勤,管装备,筹军款。27岁的他就任江北指挥部供给部部长,苏北财经部副部长。千里迢迢参加革命,没料到居然受命去当新四军江淮银行副行长兼印钞厂厂长(应该是组织上发现了他的才干),干起数钱的老行当。

说起华中根据地筹建这家银行,是由新四军新任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等人决定的。它发行货币,正是为了粉碎日伪的经济封锁,保障军需供给,帮助根据地军民克服经济困难。

据说,当时银行取名时有建议取名“淮南银行”、“两淮银行”。刘少奇说:“叫‘两淮’?面太窄,也不够气派。新四军还要向东发展,继续挺进,将来是面向大江南北,横跨淮河两岸,叫‘江淮银行’如何呢?”于是,银行的名称就被定为“江淮银行”。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江淮银行当年使用过的印钞机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江淮银行发行的钞票


李人俊在新四军以及山东、苏北等解放区,还担任过部队与地方的审计、供给、货管、财政、工矿等部门负责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李人俊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委秘书长,解放军建筑第五、第六师(联合司令部)政委,随部队来到上海,在稳定上海经济秩序,稳定物价、恢复上海的国民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李人俊与新四军战友

1952年,上海兴建“二万户”工人住宅,作为华东建筑工业部部长的李人俊,参与指挥了建国初期第一场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二万户”住宅全部建设费用由国家投资,新建住宅共1052幢,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每户平均27.675平方米。建成后,近10万上海工人及家属搬入了新居。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二万户”建成后,划分为17个工人新村

1953年,李人俊调到北京,出任国家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5年任国家石油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参与组织和协助几任部长,领导我国大庆、华北的石油会战,为石油工业大发展作出贡献。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召开,李人俊代表石油部登台发言,他说1957年,石油产量只有146万吨。这个数字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相比,实在是太不相称了。┅┅ 我们承认落后,但决不甘心落后。┅┅ 我们要在15年内赶上钢产量。冶金部生产一吨钢,我们生产一吨油。此言一出,真可谓语惊四座。全场激动了,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停息以后,坐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问:“你们行吗?” 坐在台下的部长余秋里霍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和台上的李人俊一起喊出一个字:行!

文革期间,李人俊也住进了"五七”干校。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邓小平复出后,李人俊回到国家计委领导岗位,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他是国务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深入矿井,深入抗震一线。

1978年,通过对国外的考察和研究,李人俊向国务院提出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发海上石油的建设性建议。

进入1981年,中国石油加工的深度和综合利用的落后引起关注,国务院指出中国一亿吨石油所创造的价值同工业发达国家比较,相差很远,每10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耗油量,中国为0.31吨,印度为0.26吨,日本为0.17吨,日本比中国少47%。数据表明,中国的1亿吨石油效益很不好。

为了扭转落后局面,国务院谋划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前期,将上海、江苏南京、辽宁的石油加工、化纤、塑料企业合并。1983年7月7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班子配备名单:李人俊任董事长,陈锦华任总经理。这个时候的李人俊,已经是国家计委副主任。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李人俊、陈锦华等同志

中石化总公司机关开始筹建的时候,工作条件差,连办公场地还是向燕山石化公司借几百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子,临时办公。机关100多人外出办事没有汽车,向上海驻北京办事处借了一辆老的上海牌轿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称为中国最大公司的中国石化总公司开张了。

经过上百万员工30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中石化(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独资设立、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据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三位,总部设在北京。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中石化总部大楼

1992年李人俊退居二线,但他还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依然关心我国的石化工业,也关心家乡温州的发展,几次来温州,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还专程去了桥头纽扣市场参观。由于他行事低调,以致家乡人民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物所知甚少。道高望重的李人俊,作为国家高级财经干部,作风朴实,生活简朴,下基层绝不接受下属单位的招待,绝无特殊要求。

崇敬:中石化创建者——温州人李人俊


全国政协常委李人俊观看北京瑞安展览

李人俊的夫人冯效南是老共产党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党总支书记。

1999年11月17日,李人俊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与他同年逝世的石化战线领导人有余秋里(副总理、部长)、孙晓风(副部长)。

作者:丁乙(曾任教温州师院中共党史教研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