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山脚及规划道路,东至规划边界,南至章溪河,西至规划边界,规划面积为167.25公顷。

功能定位

根据现有地理环境条件,本区宜强化生活服务及生态旅游休闲功能,规划以生活居住为主,依托四明山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发展旅游服务业,并配套发展商业服务、办公等设施。

功能定位: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山水宜居型红色旅游小城镇。

控制规模

本地段可容纳人口2.10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154.49公顷,(不包括水域和备用地面积12.76公顷),占总用地的92.37%,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约73.57平方米。

规划结构

本片区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轴、一心、二组团”构成的空间结构框架。

一轴:指振兴东路生活发展轴,串联镇区生活、商业、文化设施。

一心:规划在振兴东路两侧结合规划文化馆、医院、菜场等形成公建配套中心。

二组团:以经四路为界将规划区划分为两个居住组团分别为老镇涵养组团和新城发展组团。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77.7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0.33%,人均居住用地37.03平方米。其中包括二类居住用地77.19公顷,商住混合用地0.57公顷。规划以城镇道路围合空间,形成2个基层社区。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8.2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5.3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3.91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地0.47公顷,文化设施用地1.20公顷,中小学用地4.80公顷,医疗卫生用地1.06公顷,社会福利用地0.68公顷。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0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62%,人均1.92平方米。

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公用设施用地0.4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31%。

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重点打造沿梅溪河绿地,增加公园、街头绿地,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28.7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8.61%。其中公园绿地26.02公顷,防护用地0.13公顷,广场用地2.60公顷。

水域

规划水域面积7.11公顷。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绿地系统

规划利用沿河绿带增加滨江绿地、小公园、街头绿地,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28.75公顷。

规划公园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以方便居民或游客驻留和活动。公园的绿地率应达到7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20%以内。

街头绿地也应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景观构筑和休憩设施,为硬质的城市街道界面增添绿意和渗透,以及公共开敞空间的锲入。街头绿地的绿地率应达到8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10%以内。

水体系统

规划水域面7.1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4.25%。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

1.开放空间廊道

①行人游憩步道:通过北部规划河网沟通,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有利于组织步行系统,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

②滨水开放空间:强化沿章溪河岸绿带功能,打造章水滨水生活生态休闲带。

③特色商业街:重点打造沿振兴路樟村村部分及医疗文化中心地块商业氛围。

2.重点开放空间

① 医疗文化中心开放空间:结合樟村医院及章水文化中心打造开放空间,重点突出文化休闲功能。

②烈士陵园入口开放空间:打通烈士陵园入口至章溪河绿带,强化烈士陵园与章溪河滨水空间联系。

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5)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等级

本次路网规划将路网分为次干路和支路两个等级。

(1)次干路

包括振兴路、毛章公路、经六路,红线宽度为11-24米。

(2)支路

包括朱梅路、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经四路、经五路、经七路、经八路、纬一路、后溪路、纬二路、滨溪北路、滨溪南路、崔岙路等,红线宽度为8-20米。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支路,根据地块开发需要,尽可能加密贯通支路,提高支路系统的可达性和连通性。

交通设施规划

(1)公交首末站规划

因在离本规划区西北角约2公里左右蜜岩村现状已有公交首末站,共有三条线路,故镇区内不再另行设置公交首末站。

(2)公共停车场规划

本规划区范围内公共停车场结合镇区用地性质,在规划区范围内共布设公共停车场4处,规划停车位250个,主要为镇区公共停车需求的补充,各地块应结合自身需求,远期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地块内停车配建指标。

(3)加油加气站规划

规划区内现状在镇区内设有2处加油站,一处位于振兴路与经八路交叉口西南侧,规划予以保留并对现状加油站予以扩建改造;另一处为于规划的振兴路与经二路的交叉口,规划不予保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