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百年名校清華大學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而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

那麼,庚子賠款的數額為何是4億5千萬兩白銀?美國人為何會同意退回部分賠款,並用來在中國辦學?美國又為何不自己出面,而是要交給中國人來辦呢?在招生問題上,清廷外務部和學部發生過怎樣的分歧?清華園是如何成為今天清華大學的校址的?清華學堂第一次停課又因何而起?本期《檔案揭秘》由李涵為您講述:“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首批庚子賠款生


公元1900年是農曆庚子年。這一年,八國聯軍的鐵蹄踏破中國山河,攻入北京。 在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留下了屈辱的一頁。

1901年6月,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中國從關稅中拿出4億5千萬兩白銀賠償各國,並以各國貨幣匯率結算,按4%的年息,分39年還清。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庚子賠款”。 中國當時的人口大約是4億5千多萬人,所以賠款的數額其實帶有侮辱的意味,用八國聯軍中某位人士的話說,就是每個中國人分攤一兩銀子,以示懲戒。

美國從《庚子賠款》中分得白銀3290多萬兩,合美元2440餘萬元。在《庚子賠款》的文書中,中國到底是用黃金還是用白銀進行賠付,並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而在1904年以前,中國每年對各國的賠款,都是用銀子;可是到了1904年,相關國家與清政府產生了異議。有些國家提出要用黃金來賠款。因為金貴銀賤,中國用白銀賠款對中國來說比較合算。

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原本支持中國用白銀支付賠償,但後來卻變卦了。為此,當時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於 1904年12月上旬拜訪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希望說服美國改變態度。誰也沒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次會見,為日後清華大學的興辦提供了契機。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梁誠

在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會談時,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先是慷慨陳詞,他告訴海約翰,如果美國允許中國用白銀賠償,那麼中國還可以以美國為例,來說服其他列強也同意用白銀,但如果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動搖,那中國就只能改用黃金來賠付全部的《庚子賠款》了。那無疑是給已經不堪重負的中國人民再度增加沉重的負擔,勢必會讓中國老百姓更加仇恨洋人,並且可能會引起政治動亂,其結果恐怕也是列強不願意看到的。據文獻記載,海約翰聽了這番話後,頗為動容,沉默良久,然後慢慢地說了一句話:“庚子賠案實屬賠償過多!”

這是一條美國政府從來沒有表達過的信息,立刻被敏感的梁誠捕捉到了。海約翰為什麼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呢,這背後究竟又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原來,此時美國政府已發現,有關部門在上報1900年庚子之變的美方損失時,存在著誇大其詞的情況。此時,梁誠非常機敏地放棄了談判戰略,不再去和海約翰糾纏賠款用金還是用銀的問題了。而是在美國國會及議員中四處遊說,要求美國退還不實賠款。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最終促使美國議會在1908年通過退款決議。

1905年的4月,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與梁誠就退款的問題,曾經有過一次重要談話。柔克義當時委婉地轉達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願意向中國退還部分賠款的意向。但同時向梁誠提出了一個問題:“清政府為償還‘庚子賠款’

採取了在民間攤派的做法,如果美國退回部分賠款,退款是還給民間呢,還是移作別用?“

柔克義這番話有干預中國內政之嫌,但“弱國無外交”,早已洞悉美國希望中方拿這筆退款來辦學的梁誠,立刻致電清廷外務部,要求他們告訴美國政府,清政府擬將把退款廣泛地用於開辦學堂和向外國派遣留學生。那麼,美國人為什麼想用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在中國辦學呢?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梁誠與海約翰


原來,義和團運動爆發以後,美國一些政治人物開始認識到,武裝鎮壓會更加激起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反抗。而且,19世紀末期美國國內的排華浪潮,曾在中國人民當中引起過強烈反響。1905年,中國國內爆發了全國性的反美愛國運動,上海等許多通商城市各階層人民紛紛抵制美貨,使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銳減,美國在中國的市場受到沉重打擊。

如何才能改善美國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呢?一些美國人提出,只有改變中國人的精神,才能改變中國人對美國人的態度。一位叫斯密士的在華美國傳教士1906年返回美國,就鼓動美國向中國“退款辦學”,並受到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接見。美國伊裡諾大學校長詹姆士在1906年給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一份備忘錄中聲稱: “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取回最大的收穫。”“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鑑於當時中國留學生去歐洲和日本的比去美國的多得多, 僅1905年和1906年兩年,中國留學日本的學生就達8000多人。詹姆士認為這將給歐洲和日本帶來更多更大的利益,而不利於美國在中國的長遠利益。因此他敦促美國政府採取措施,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能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所謂“新領袖”。

在這裡,人們不禁還要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美國不省事省力地自己出面在中國辦學,而要“繞一個圈子”交給中國人來辦呢?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梁誠出使美國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人有難言之隱。自1877年至1900年間,美國曾在中國辦了許多教會學校。但是,當時清政府各省諮議局規定,官立學堂的畢業生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而教會學校畢業生則沒有這個資格。因此美國官員感到,“教會學校”從未得到中國官僚階層的支持。而它的畢業生極少可能找到官方任用的機會,更不要說獲得重要的位置了。因此,美國為給由它出資培養的學生開闢仕途,並藉此擴大美國在中國的影響力,同意由中國人出面辦學。

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退款議案。7月,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正式通知清政府外務部,聲稱美國政府決定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中除去所謂“實應賠償”的部分外,剩餘的1078萬餘美元,從1909年起至1940年止,逐年按月“退還”給中國。自此,中美有關退款問題的談判告一段落。

1908年10月28日,在就退款問題達成協議後5個月,清政府和美國政府聯合草擬了中國派遣留美學生規程,規程規定: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朝政府在最初的4年內,每年至少應派留美學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則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為止 。規程規定,被派遣的學生,必須是“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當年齡”,中文程度須能作文及有文學和歷史知識,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國大學和專門學校聽講,並規定他們之中,須80%學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其餘20%學法律、政治、財經、師範等。同時,中美雙方還商定 ,在北京由清朝政府外務部負責建立一所留美訓練學校。

於是,1909年6月,北京設立了遊美學務處。這就是清華大學的雛形。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1909年8月,遊美學務處在北京史家衚衕招考了第一批學生直接留美。在630名考生中僅錄取了47人。這批學生中有後來成為清華校長的梅貽琦、金邦正,還有後來著名的化學家張子高、著名生物學家秉志等。1909年10月,這47人赴美留學,他們是清華歷史上第一批留美生。

繼招考了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後,1910年,遊美學務處在400餘名考生中考選趙元任、竺可楨等70人為第二批直接留美生,這其中還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胡適。第一、二批學生未能完成預定每年100名的計劃,清政府外務部和學部在招生問題上也發生了嚴重分歧。外務部主張招收16歲以下的幼童,從小送到美國培養,稱若不如此,學生無法真正精通英語;學部則堅持招收30歲以上的學生,並列數年紀太小出國的弊端,稱這種人“國學既乏根底,出洋實為耗費”。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評閱考卷時,外務部所取的英文第一名,在學部一分未得;而學部所取的第一名,在外務部受到同樣的待遇。

於是有了折中方案,遊美學務處專設留美預備學校,以便在國內對擬派留學生進行有計劃的培訓。這樣,清廷內務府將清華園撥給遊美學務處作為留美預備學校的校址。

清華園與北京的西山等名勝相距咫尺,環境清雅,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讚揚清華園說“在那裡所見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讓我感到完美。”是一處非常理想的讀書之地。清華園在清朝時為皇家園林,是號稱“圓明五園”的御園的一部分。道光年間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熙春園,西部改稱近春園;咸豐年間又將東部改名為清華園。到1913年春,清華學校呈請民國政府,將西部的近春園及其周邊併入校園共680餘畝,至此兩園合為一,而今泛指為清華園。

從1909至1911年間,遊美學務處在清華園修建了校門、清華學堂大樓西部、二院、三院、同方部等一批建築。其中最早的校門已經成為清華園中一處著名景觀,俗稱“二校門”。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1911年2月,遊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留美預備學校遷入清華園,留美預備學校被正式定名為“清華學堂”。清末兼管學部和外務部的軍機大臣那桐為清華學堂題寫了校名。學堂設正副監督3人,職權相當於現在的正副校長。第一任學堂正副監督分別由遊美學務處的總辦周自齊和會辦範源濂、唐國安分別兼任。

同月頒佈的《清華學堂章程》規定,清華學堂高等科與中等科各4年。“高等科注重專門教育,以美國大學及專門學堂為標準,其學時為四學年,後改為三學年,中等科為高等科的預備階段.

1911年3月,有468名清華學堂的學生參加了入學複試,全部合格入學,其中五分之三被編入中等科,其餘入高等科學習,成為清華最早的一批學生。他們當中有許多後來成為著名的學者,如侯德榜、金嶽霖、戴芳瀾等。

清華學堂雖然在教學上號稱“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但在行政管理上還是封建王朝的一套。當時,清華校名的全稱是“帝國清華學堂”,入學考試時,學堂正監督周自齊穿著清朝官服高坐堂上,旁邊考試官按省籍唱名:“浙江聽點”、“江蘇聽點”……周自齊就用硃筆點名,十足的科舉考場習氣。

開學之日,學堂正副監督周自齊、範源濂率眾學生在禮堂向“皇帝萬歲萬萬歲”牌行三跪九叩禮。有學生為逃避此儀式,前一日已預先告假,或詐稱腹痛,或假言發熱等等,不一而足。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清華學堂一開始就樹立了嚴謹的學風,無論是教學還是生活上都要求十分嚴格。入學堂不久即行甄選和篩汰學生,有未通過甄別考試被退學者,有假滿未回到學堂上學被開除者。學生在清華是幸運的,在學習及設備上、在住宿和生活上都享受著較為優越的條件。學生入學後所花費用不多,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全免,清華學堂的學生在衣著方面比較樸素,大都是長衫布襪。由於清華遠處城郊,加上學校齋務處的嚴管,所以清華學堂的學生在生活上比較循規蹈矩,養成了簡樸的風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地紛紛響應,舉國震動。當時在清華學堂求學,後來成為中國比較文學先驅的吳宓在其日記中紀錄了當時的情景:“日來警報紛紜,一日數起,聞之令人驚惶異常。現北京各報,已為政府禁止登載各省亂事,以故一切詳情難得確知。”

不過,清政府的戒嚴、封鎖,非但沒有穩定人心,反而適得其反,為各種傳言提供溫床,讓市民更加惶恐不安。

那一年,清華學堂原定10月16日新學期開學,因為辛亥革命,外事緊急,清政府學部及外務部大臣都臨時決定不能參加,開學儀式暫緩舉行。這無疑更為學堂增加了緊張氣氛,大量學生開始自行離校回家。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挪用這一年“退還”的庚子賠款去彌補軍費的不足,清華學堂的經費來源斷絕。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1911年11月8日晚8時,校方宣佈將學堂暫行解散。並將學堂僅餘的一點存款,分給學生作為返鄉的旅費.11月9日起,清華學堂停課。


“庚子賠款”賠出的百年名校


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局勢剛一穩定,清華學堂即在各大報紙發佈通告,宣佈重新開學。1912年5月1日,停課半年的清華學堂重新開學,返校學生僅有360人。

1912年1月,清華學堂改稱清華學校,將監督改稱“校長”,唐國安任清華學校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副校長,周詒春接張伯苓兼任清華教務長。自此,進入清華學校時期,前後17年,至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當年,美國人“退款辦學”,顯然意在收買人心,施加其在中國的影響,但另一方面,退款辦學也為大批中國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西方現代科學文化教育的機會。由“退款辦學”建立的清華學堂,曾被稱作“賠款學校”。早年,清華學生也稱清華為“國恥紀念碑”。然而,正如學者們所指出的“清華不幸而產生於國恥之下,更不幸而生長於國恥之中。……不幸之中,清華獨幸而獲受國恥之賜。既享特別權利,自當負特別義務。”

正是這種愛國精神與責任意識,形成了清華愛國、奉獻的光榮傳統,激發一代代清華學子將自己命運與祖國、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美國人當初的如意算盤是從精神上、文化上影響中國的發展,但最終也能沒能如願。清華大學最終發展成為一所具有愛國傳統、為國家興盛和科技文化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學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