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科学发现才会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42期,原文标题《重要的科学发现,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依照惯例,在诺贝尔奖的诸个奖项中,生理学或医学奖总会在斯德哥尔摩的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率先宣布。2019年10月7日,本年度公布的首个诺贝尔奖被授予三位“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科学家。在宣布了获奖人之后,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尼尔斯-戈兰·拉尔森(Nils-G?ran Larsson)教授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主笔/苗千

什么样的科学发现才会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别”的?

尼尔斯-戈兰·拉尔森教授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介绍一下你在诺贝尔委员会中的工作?

拉尔森:我是诺贝尔委员会的副主席。每一年我们都会从全世界收到几百位诺贝尔奖的提名。我们会对被提名学者的发现进行评估,看他们的发现是不是真正重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不是授予学者的终身成就,而是授予某个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会授予某项发明,但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只会授予科学发现。

三联生活周刊:你会如何向人们介绍这几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科学发现?它有怎样的重要性?

拉尔森:这是一项非常基础性的科学发现,这个系统(细胞的氧感知系统)在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存在,所以说这非常重要。而且这项发现会有医学应用。(根据这个发现)目前已经发展出了一些医疗方法,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疗法和新药出现。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基础性的发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距离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它在这期间又有哪些发展?

拉尔森:有很多药物研发工作正在进行。药物会与(人体内的氧感知)系统相互作用,用以治疗癌症。当肿瘤生长的时候,它会改变原有的代谢方式,生长出新的血细胞。新的药物可以操纵这套机制来治疗癌症。

三联生活周刊:对你来说,什么样的发现才会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级”?

拉尔森:这样的科学发现应该是改变了我们原来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拿今年的例子来说,能够解释细胞如何感知氧浓度的变化,并且对肌体进行调整,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三联生活周刊:生理学或医学奖有37次被三位科学家分享,比物理学奖(33次)或化学奖(24次)被分享的次数都更高。这是否意味着生理学或医学研究更依赖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拉尔森:实际上,今年我们授予的三位科学家彼此之间并没有进行相互合作。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这就是他们共同获奖的原因。这个奖也会单独授予某位科学家,比如在2016年就授予了发现细胞自噬机制的大隅良典,他独自完成了这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当然,现在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去完成一个大科学项目,比如说建造粒子加速器。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也有一些类似的大科学项目,比如DNA测序工作。目前全世界都在为这个大项目努力,北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在进行这项工作。

三联生活周刊:近些年流行病学家们感到有些失落,他们的工作似乎从来没有吸引到诺贝尔奖的重视。在未来,流行病学家是否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

拉尔森:流行病学家确实做出过一些非常重要的发现,比如说他们发现了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但诺贝尔奖所授予的是对于某种机制做出的基础性的发现和解释,在这种发现之中要具有某种洞见,而非单纯的找到某种联系。

三联生活周刊:医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一种非常复杂的程度,对于诺贝尔奖来说,你认为“简单”的生物化学研究是不是过了它的黄金时代?

拉尔森:不,我认为这种情形还会出现转折。说到底,生理学研究是有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基础生物化学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高。诺贝尔奖曾经授予过很多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例如研究转录因子中的蛋白质如何相互作用,这涉及到最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认为诺贝尔奖最多授予三个人的规则会鼓励科学家之间的竞争而非合作。对于一个重大发现,可能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但是最终只能有三个人获奖。这样的规则有没有可能改变,把诺贝尔奖授予某个团体?

拉尔森:一切都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改变诺贝尔奖规则的打算。要知道,今年这三位获奖科学家所做的发现,在科学界引发了大量的相互合作,并且开启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我不认为诺贝尔奖最多授予三个人的规则与科学界之间的相互合作有所矛盾,相反的是,每个新的科学发现都会激发全世界更密切的合作。

三联生活周刊: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了,你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否显著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一位进行生理学或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拉尔森:在这方面难以预料。我认为人工智能研究作为一种诊疗手段来说是有效的,比如对皮肤上的一些斑点进行诊断,分析X光照片等等,但是我不认为这样的系统具有任何的创新性,而只是根据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工作。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具有人类的创造力。至于它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就无法预测了。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你如何评价中国近年来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拉尔森:我认为中国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在科学期刊上来自中国科学家的论文越来越多,中国在进行很多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但是你也要注意到,25年前做出的科学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说,如果现在中国的科学家做出了很出色的科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他们马上就会获得诺贝尔奖,这需要一些时间,直到他们的科学发现被科学界所接受。

三联生活周刊: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在2009年曾经给诺贝尔委员会写过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们建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应该授予所有的生物学家,你如何看待这个建议?

拉尔森:我们不会对诺贝尔奖的基础进行改变。这些规则是由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先生制定的,我们会遵循他在遗嘱中决定的授奖规则。

三联生活周刊:有人认为诺贝尔奖也会犯错误,比如这个奖曾经授予发明脑白质切除术的科学家。现在该如何避免再犯这样的错误?(注:葡萄牙神经科医生埃加斯·莫尼兹因为“发现了前脑叶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后这种手术疗法因为有巨大的副作用而被弃用。很多人认为授予莫尼兹诺贝尔奖是一个错误。)

拉尔森:当然,现在我们都认为脑白质切除术很可怕,人们都不会选择这样的疗法。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第一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疗法,而且在当时有非常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是第一次有人可以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某种治疗。当然,脑白质切除术有非常大的副作用,而且现在已经被抛弃了。在今天,我们认为脑白质切除术是一个错误,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种创新。如果我们做出一项科学发现,这项发现可能始终成立,但如果是发明了一种疗法,(人们对它的评价)就会随时间而改变。

三联生活周刊:相比于以前,现在是否有更多的女性科学家被提名?你是否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拉尔森:是的,我们非常鼓励人们提名女性科学家作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目前有很多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她们应该被提名。这对于诺贝尔奖来说也非常重要。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一个年轻的科学家是否应该在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时就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目标?

拉尔森:这很困难,因为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并不大。当然,研究者就应该制定高目标,而且科学家应该立志做出基础性的发现,解决尚未解决的基础性难题,而不是在我们已知领域的细枝末节进行工作。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如果想要做出重大的发现,就应该寻找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开创性的工作。

(感谢实习记者何京蔚整理采访录音)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改变世界的人》,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