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問的很好。我是千千千里馬。我們分析一下:書法家不寫楷書是不是一個偽書法家。

楷書草書各有自己的規律,書法家可以專攻自己所好。不懂筆法就不懂書法。不會欣賞筆法就不會欣賞書法。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楷書的筆法僅僅是書法藝術海洋的一滴水。但是,我們總是把這一滴水看得比海還深,比天還大。這本身就是一種書法文化不對稱。

現在,我們的很多答主的以楷書最後出現為依據,說不寫楷書的書法家是騙子,是錯誤的。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這是不開竅。我們知道,書法文化是一種歷史積累和歷史繼承的雙重文化。既然楷書是歷史上最後出現,那麼,漢代書法家是不是想寫楷書,也無楷書?

而唐代,你不想寫楷書,還要寫隸書去答科舉的卷子?

大體來說,唐代以前基本是沒有統一寫楷書的要求,但是,不等於是不寫“楷書”。隸書魏碑就是當時的“楷書”。唐代以後,漢字主要是楷書、行書和草書這三種字體。這種漢字的體系一直到今天也是這樣。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所以,從唐代開始,我們才真正有了學習書法先楷書,次行書,最後學習草書的一般學習體制。

這樣的書法學習體制,一般來說是比較科學的。

但是,一般的書法學習與書法家的學習成長還不能認為是一回事。

一般學習書法的主要目的是文字應用,把字寫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這就是一般的書法要求。

但是,書法也是一種藝術。藝術是需要追求個性的。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包括學習書法的個性追求。比如說,我就是喜歡寫楷書,那麼,把楷書寫成一種藝術,就是他的一種藝術追求。比如說,我就是喜歡行書,那麼在書法藝術中,我就追求行書的藝術性,就會成為行書的佼佼者。我就是喜歡草書,那麼追求草書,就是一種藝術理想。

我們就以唐代書法家為例。唐玄宗就是一個特例。人家都是寫楷書、行書,唐玄宗偏偏喜歡隸書。而且,也寫出了唐代的隸書特色。不過,唐玄宗的行書也是非常精彩的。還有一個李冰陽,他在唐代是以篆書出名的書法家。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至於,我們熟悉的孫過庭、張旭、懷素都不是楷書書法家,而是以草書著名的書法家。

儘管我們發現了張旭的楷書碑刻,但是,那也不能證明他的楷書有多出眾。假如張旭沒有草書流傳,那麼,僅僅以他的一個楷書碑刻,那麼,張旭根本與書法家無關,因為,寫得像張旭那樣水平的楷書,在唐代真的遍地都是。

書法需要專攻。有人對楷書用功多一些,有人對行書用功多一些,最主要的是,一個書法家的成就,不是看他寫不寫楷書,而是看他的筆法有多厲害。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就算你天天寫楷書,未必就是一個書法家。古代的一般文人,沒有學不好好楷書的,但是,成為楷書書法家的,也是鳳毛麟角。因為寫個一般藝術水平的楷書,基本上人人都是。

書法家是優秀的書法創造者。沒有創造,就不是一個書法家。

宋代的“蘇黃米蔡”四大家,沒有一個是楷書大師的。當然,也不是他們天天在學習楷書。

題主提出的不寫楷書和楷書寫到什麼程度還不是一回事。

不寫楷書的書法家都是騙子嗎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從唐代開始,學習漢字,都是從楷書開始的,那麼所有人,怎麼可能沒有寫過楷書呢?所以,“沒有寫過楷書”,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寫過楷書是一個偽命題,不寫楷書還成立嗎?

當然幾十年不寫,幾年不寫楷書,對於學習書法,和創作書法有直接影響嗎?

一定要天天寫楷書,才能證明是書法家,那是笑話。

試問,張旭懷素是天天寫楷書嗎?于右任是天天寫楷書嗎?

你就呵呵自己吧!

以上千千千裡馬的個人看法,歡迎你的不同意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