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馬斯克的“星鏈”開始提供信息服務

全球科技:馬斯克的“星鏈”開始提供信息服務

“星鏈”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22日稱,該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已能提供天基互聯網服務。

馬斯克當天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佈的一條推文中說,“正在通過‘星鏈’衛星發送這條推文”。2分鐘後,他發推文表示,“哇,成功了”。

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

除了上述提及的民用功能外,有國內媒體猜測,“星鏈”系統隱藏了更大的軍事秘密:

“星鏈”系統帶有離子電推進發動機,必要的時候能夠自主進行軌優化計算並實施變軌,這也就具備了按最優軌道攔截洲際彈道導彈彈頭的能力。

2018年5月份的小火箭計算中心彈道對抗演習中,部署完成的星鏈星座完成了對來自某地經過北極上空飛向華盛頓、洛杉磯和西雅圖的總計51枚核彈頭的在軌攔截。

在2018年7月份進一步地飽和打擊對抗演習中,星鏈星座對多達350枚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頭進行了攔截,全部成功。(單星攔截成功率略低於標準系列反導系統,但是配合地面陸基中段攔截彈,這個系統對於每顆彈頭,都有5到7次的攔截機會,使得突防變得極其困難。)

必要時,星鏈星座相鄰的衛星,可以實施對撞自毀,產生上百個碎片,封鎖整條軌道,甚至多星自毀可以佈置成太空碎片網,影響某些國家的二次核反擊能力。

當然,我國對“太空衛星鏈式通信網絡”也不是無動於衷,早在2018年12月29日,我國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就發射入軌,正式開啟了中國全球實時通信網絡的建設征程,一期建設工程將發射54顆衛星,後續會實施二期工程建設,實現系統能力的平滑過渡,衛星數量將超過300顆。

然而,也應看到我國和美國的技術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最大的差距就是火箭的運載能力,SpaceX能夠實現“一箭60星,達到制定高度後每星各自機入軌”,並且一、二級火箭均可回收反覆使用,發射頻率也能達到“一週三發”。

雖然存在技術差距,但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不斷努力我們的“星鏈”也並不遙遠,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加快航天技術的民營化,讓更多的民營資本和私營公司參與進來,實現航天事業的商業化才是保證航天事業快速健康的保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