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最大石雕,2万民夫+上千骡子,从房山运到故宫用了1个月

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坐落在8m高的汉白玉台基上,气势雄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其选材之巨,雕工之精,堪称古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据说这块石头重200吨,是故宫里最大的一块石头,那当时这么大的石头是如何运到故宫里的呢?

故宫最大石雕,2万民夫+上千骡子,从房山运到故宫用了1个月

故宫最大的石头

云龙石雕

故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在装饰雕刻方面,都继承了宋、元优秀传统制作。故宫的建造装饰雕刻包括石雕、砖雕、木雕,石雕代表作品就是太和殿前云龙石阶和保和殿后云龙石阶。太和殿前的云龙石阶虽与保和殿后云龙石阶尺寸相同,但太和殿前的云龙石阶不是一块完整的石料,而是由三块不等的石料拼接而成。

保和殿后云龙石阶石雕系艾叶青石,整块石头进行雕刻,长16.7米、宽3.17米、厚1.7米,重量约二百吨。在这块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9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高高地飞翔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动。

故宫最大石雕,2万民夫+上千骡子,从房山运到故宫用了1个月

故宫云龙石阶

巨龙身下是万朵云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宝山,宝山之上是流畅的水纹。整块石雕运用了各种不同的雕刻手法,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极有价值的艺术品。云龙石雕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无可撼动。

石雕是如何运到故宫

这块汉白玉的产地,就在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明朝运送石料有四种方式:人力、畜力、旱船、冰船。其中人力和畜力只能运送重量较小的石料或石制品,到了吨级别的石料就要用另外两种方式了。

旱船运石料,路必须十分平坦,在石料之下垫圆滚木,以人力或畜力拉拽,滚木一般用枣木、榆木、槐木等坚硬木材制成。冰船指的是冬季在运送的途中每隔500m挖一口井,泼水成冰,将巨石置于坚硬木架上再于冰面上滑行。

故宫最大石雕,2万民夫+上千骡子,从房山运到故宫用了1个月

故宫云龙石阶

重250吨的云龙石雕就是通过冰船运送的,共征用民夫2万人,调集骡子上千,经数十天才从房山运到京城。

明代遗物,清代重新雕饰

这块石头原本雕刻的纹饰并不是现在的云龙纹,经过了300多年的时间风吹日晒,可能石雕纹饰渐渐模糊。乾隆皇帝下令让内务府把保和殿后故宫最大的石雕原有的雕刻磨去,然后重新雕刻。

故宫最大石雕,2万民夫+上千骡子,从房山运到故宫用了1个月

故宫

由造办处画好图样,征集能工巧匠,按图样精雕细刻,皇帝还市场亲自莅临现场检查,实时作出指导,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可见乾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

清代的建造装饰几乎是明朝的延续,故宫宫殿,原是明朝的建筑,但清朝重修或重建的并不在少数,在装饰纹样上,有的很难区别。正式因为通过明清皇室和工匠的不断修缮,才给我们留下了这座历史文化的宝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