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虎,以其雄偉的氣勢,巨大的力量和獨特的外表被譽為百獸之王。在古代,人們常常將那些有氣勢、有威權的文臣武將稱為“虎臣”、“虎將”等,表明了古人對虎的崇拜。但另一方面,穴處山林的虎又常常襲擊人及禽畜,毀壞財物,禍亂一方,給人們造成巨大的恐懼陰影。因此,古代多有關於虎患的記載,最熟悉的莫過於《水滸》中的景陽岡大蟲。尤其到了元代,氣候劇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隨之而來的虎患也處於多發的時期。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水滸》中武松打虎

虎患概況

虎患災害貫穿元代始終,《元史》中關於虎患的最早紀錄出現在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當時壽州、潁州二地荒地很多,經常有虎出沒並吃人。元初虎患頻繁,有記載的就有多起:至元十五年(1278),“屬縣鹽城及丁溪場,有二虎為害”;至元十六(1279)年七月,高郵路“有虎為害”;至元二十七年(1290),江浙行省“虎入城市”;至元二十八年(1291),“虎入南城”;皇慶初年,饒州路的“鳴山有虎為暴”等等。尤其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闊闊真太后親自到五臺山大建佛宇,為民祈福,這本是朝廷籠絡人心的一件美事,但工部司官吏為了準備營建佛寺所需要的木材,讓數千人入山林伐木,誰知山林中虎豹眾多,死傷者百餘人,百姓尚未獲福便已先受害。

元代的老虎雖然屢屢入市作惡,但其實老虎襲擊人類的案情更多是發生在野外,野外打獵和居於野外者往往最容易遭到猛虎襲擊。比如元初戰將玉哇失“嚐出獵遇虎於隘”;隸屬皇子察合臺部的按竺邇“嘗從大獵,射獲數麋,有二虎突出”;蔡州人高興“嘗步獵南陽山中,遇虎”。而在野外農作或生活的人更容易遭到老虎襲擊。比如泰定二年(1325),漳州長泰人施合德,其父在田耕作時,為虎扼于田,他與其弟持斧殺虎,使得其父得以生還。

“泰定二年,同縣施合德,父真祐嚐出耘,為虎扼于田,合德與從弟發仔持斧前殺虎,父得生。”--《元史》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殺虎救父

《元史》中也記載了《水滸》中李逵殺虎的原型人物。此人叫石明三,是個農夫,與母親住在餘姚四明山上。有一天外出回來,不見其母,只見茅屋一壁已經洞穿,臥房內正好有三隻虎子蜷蹲著,知道母親已經被老虎所害。於是,石明三大叫一聲,掄起身邊攜帶的砍刀,衝進屋內,殺盡虎子。殺掉虎子後,石明三痛不欲生,欲哭無淚。但很快想到母虎就要回來,於是在屋內操起砍樵的利斧,立壁一側等候母虎的到來。不一會兒,母虎果然竄回,石明三使出渾身壯力,礪虎首,碎之,“取肝腦磔諸庭”,以斧指天哭喊到:“我雖已殺四虎,但不足以報我母之仇。”於是他開始尋找公虎所行的蹤跡,執斧藏於崖石口等待。果然,公虎從崖下經過,石明三又奮勇躍下,當著虎首連斫。虎斃,石明三亦耗盡體力,站立而死。此事可謂慘烈異常。

“與母居餘姚山中。一日明三自外歸,覓母不見,見璧穿而臥內有三虎子,知母為虎所害。乃盡殺虎子,礪巨斧立璧側,伺母虎至,斫其腦裂而死。復往倚岩石傍,執斧伺候,斫殺牡虎。明三亦立死不撲,張目如生,所執斧牢不可拔”--《元史》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石明三殺虎

對虎患的應對措施

元代虎患猖獗,危害甚大,對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恐慌,時人甚至發出“虎雖未噬人,人猶畏懼其虎也”的感慨,已經到了談虎色變的地步。古代人民在長期與大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和方法,從最初的畏而敬之到積極面對,元代官民為應對虎患災害採取了多種措施。

官方捕殺。元朝政府規定:“若有虎獸害民去處,召募獵戶慣熟射虎人等,用心捕殺,獲虎一隻,照依行省體例,年銷錢內官給賞鈔三十兩。捕虎不嚴,取招斷罪。”除了嚴厲監督官兵及打捕之人對害人之虎多方捕殺外,政府又規定:“如或不繫應捕之人,自願設機捕獲者,皮肉給付本人以充賞賜,似為相應”,鼓勵民間自發的捕虎行為。元朝政府對在禁地內進行圍獵活動的人給予嚴懲,但又允許在禁地內圍獵虎、狼和野狐等動物可見元朝政府對於虎患問題的高度重視。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捕殺老虎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元代各級官府以及軍營都對老虎展開捕殺。老虎闖入城市作惡,為害人間,官方發現後立即採取措施,就地格殺。與老百姓不同,官方往往擁有射殺性武器,因此面對老虎的時候,往往利用弓箭等長距離武器進行射殺。比如元初戰將別的因在信陽任官之時,信陽老虎頻繁出沒,別的因騎馬射虎,虎立即斃命。為了鼓勵殺虎,政府對殺虎能手進行封賞。元初,中山無極人張興祖,平生射虎數十,人稱“殺虎張”,授真定新軍萬戶。至元十七年(1280)七月,以松州知州僕散禿哥前後射虎萬計,賜號萬虎將軍。

“以馬裼置鞍上出獵,命左右燔山,虎出走,別的因以裼擲虎,虎搏裼,據地而吼,別的因旋馬視虎射之,虎立死。”--《元史》

元代的老虎除了被官方捕殺之外,也會被元代專門飼養禽畜的鷹坊豢養。比如至元二十一年(1284)二月十三日,朝廷就曾把江西叛賊的妻兒賜給鷹坊中的養虎人。

民間捕殺。元代民間老百姓深受虎害,對虎恨之入骨,與老虎之間的仇恨可謂不共戴天。儘管大多數老百姓受限於武器設備等條件,面對虎患沒有遠距離射殺的優勢,但仍然充分發揮了各種聰明才智應對猛虎。民間捕虎,往往齊集鄉勇,共同行事。宋代以來,隨著對虎的認識趨於理性,人們總結了虎的很多習性。如虎怕荊棘,在虎頻繁出沒的地區,鄉村農家經常把荊棘掛在牆上御虎;採取編織竹籬的辦法來防虎;在老虎出沒的地方挖深井誘其跌落後捕捉等等。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殺虎救人

百姓生活艱苦,捕獲到野獸一般是上繳官府以換取錢財,老虎皮肉價值昂貴,元代政書《元典章》規定一張老虎皮能換取五十張貂皮,比起其它野獸諸如金錢豹、熊、鹿等野獸的皮要貴很多。有些百姓以虎皮換錢,留下虎肉自己食用,補充食物來源。由元代養生家賈銘在《飲食須知》的記載可知,食用虎肉已經成為元代社會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

“虎肉,味酸,作土氣,性熱。正月食虎傷神。熱食虎肉,傷人齒。多有藥箭傷者,食者慎之,虎鼻懸門中,次年取熬作屑,與婦食之,便生貴子。勿令人及婦知,知則不靈”。--《飲食須知》

地方官員祭天祈神。捕殺無疑是消弭虎患最有效的方法,但捕殺的成本過高,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而且,很多地方官員都是飽讀詩書的儒士,手無縛雞之力,面對兇猛殘忍的惡虎,根本不可能像別的因、完者都拔都等武將那樣擊殺,採取的更多是祭天祈神這類手段。比如至元十二年(1275)九月山西澤州地區虎患復發,時任平陽路總管府判官的王惲移文澤州山神,請求神靈驅逐捕殺猛虎。老虎乃山中之王,因此官員祭祀祈禱的對象多為主管山林的山神。但除了祭祀山神之外,元代地方官員也有祭祀忠烈廟神消弭虎患的。忠烈廟是為了紀念一地卓越人物的廟祠,在人們心目中具有保一方平安的力量。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虎患問題探討

虎患問題,是關乎倫理道德和生態環境的社會現象,也從側面反應了元代社會的發展情況。

首先倫理道德方面,以忠、孝、仁、義為代表的社會倫理觀念是中國古代社會思想文化中永恆不變的主旋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生生不息,而且歷久彌新,內涵和形式日益豐富。虎患災害的每一次出現,都是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嚴峻考驗。《南村輟耕錄》記載了一個故事:大德年間,荊南有九人結伴走山路,恰逢大雨,便於路旁的山洞避雨。忽然有隻虎盤踞在洞口咆哮,堵住去路。此九人中有一個傻子,其餘八人密謀將此人推出去給老虎,他們伺機而動。結果人是推出去了,結果山洞塌了,八人都被壓死了,只有傻子活了下來。在共同面對虎患的危急關頭之際,此八人竟然拋棄信義不顧,為了能夠存活欲陷朋友于死地,用心險惡,真可謂惡有惡報。

“大德間,荊南境內有九人山行,值雨,避於路傍舊土洞中。忽有一虎來,……須臾,土洞壓塌,八人皆死,愚者獲生。”--《南村輟耕錄》

聊聊元代的老虎問題

在面對嚴重虎患災害的時候,元代社會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都是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措施去應對的。地方官員恪盡職守,用射殺或祈神驅逐的方法消弭虎患,以及民間百姓如石明三殺虎為母報仇等事蹟都踐行了以忠、孝、仁、義為代表的社會倫理道德。

其次生態環境方面,元代的虎患災害主要發生在兩浙地區,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元時期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人地關係的情況。宋元之際,由於南宋朝廷的投降,兩浙地區並沒有遭到太大的戰爭摧毀,社會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經濟的繁榮拉動了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耕地資源日漸緊缺。

到了元代,人口密度的提高導致耕地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限的耕地資源不足以支撐不斷增加的人口,宋代以來,人們開始對生態環境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兩浙地區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廣泛分佈,當地民眾為解決衣食之需,對山坡地進行了廣泛的開墾,導致包括老虎在內的各種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間和食物資源大幅度減少,迫使老虎鋌而走險,闖進人間覓食。除了老虎之外,其實還有狼狽、豹熊之類的生物為禍人間。以虎患為主的動物入侵災害頻繁,正是元代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信號,凸顯了該時期人地關係漸趨緊張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