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的“天橋”——大召東倉

提起北京的天橋,那可太有名氣了。從晚清至民國時期,它是北京平民百姓經常光顧的一處娛樂中心,像著名的相聲大師侯寶林等曲藝界老前輩據說解放前就經常在那兒演出,人們在那兒可以欣賞到各種文化娛樂表演。天橋還是一個商品交易市場,人們在那兒可以挑選到各種物美價廉的日用百貨及衣帽鞋襪等用品。所以,在那文化和物質都十分匱乏的年月,天橋自然就成為平民百姓蜂擁而去的地方了。久而久之,天橋名聲大震,自然名聞遐邇了。

地處內蒙古大草原上的呼和浩特市,其實早先也有它的一處天橋,這就是大召東倉,傳說從明末阿拉坦汗修建大召後三四百年間,東倉就一直是歸化城平民百姓的一處集娛樂、購物和餐飲的繁華去處,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都是如此。

東倉在大召寺廟東牆外,從大召東邊的圓拱門進入,除去少量幾處房屋外,是一片空地,面積約有半個足球場大小。從清晨起,這裡就開始有人活動了,但真正熱鬧起來還得是上午八九點鐘以後。有錢有閒的慢慢踱進來了,短打扮的人們走進來了,娃娃們連跑帶顛地擠進來了……東倉開始嘈雜起來。

最吸引人的當然是耍猴的,大人娃娃們圍了個密不透風,人們既想往前擠看得清,又怕被猴子抓咬著,場子慢慢安靜下來。只見耍猴人給猴子 穿上花花綠綠的衣裳,用繩子牽上讓它們拿上刀槍棍棒比劃,或是翻跟頭、扮鬼臉,逗得圍觀者開心極了。一會功夫一隻猴子端著一個小筐用兩隻後腿站立著朝大家走來,要錢呀,首先是娃娃們嘩地一聲朝後跑了……

打把式賣藝的也打開場子了,男把式一般穿件手工縫製的汗衫或光著上身,腰扎一根寬布腰帶,下身穿燈籠束腳褲,他們或是翻空跟頭,或是表演長矛扎喉頭,或是舞大刀,或是爬立竿。而女把式往往是紅襖綠褲子,表演些舞槍弄棒的花拳繡腳的功夫。圍觀的人群中不時發出一聲聲叫好聲。

在另一側則安靜多了,那是小人書攤。攤主把小人書的封面揭下來統統貼在一塊大面板上或一塊大白布上,供人們挑選。看書的絕大多數是孩子,他們坐在一排排低矮的長條木凳上靜靜地津津有味地看著。偶爾也有那頭腦活泛又機敏的孩子會趁攤主不注意時互相交換各自手中的書,這樣就可以花一本書的錢看兩本書了。

拉洋片的也很受孩子們歡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西洋鏡。一個有支架的木匣子,前面有孔,孩子們爬上去眼睛對著孔,透過小孔內的鏡頭就能看到圖片了,有山水、有城市等,多是些風景也有些有人物。拉洋片的右手拉一根線繩可以隨時換圖片,另一根線則連著匣上的小鑼小鼓小鈸,用腳一踩則咚咚鏘鏘作響,並且根據圖片的內容進行解說,有腔有調的。不能白看呀,是先收錢的,雖說不貴,但多數孩子們手中並沒有錢,於是就站在旁邊起鬨:“王八里邊瞧來王八里邊看……”氣得拉洋片的幹氣沒辦法……

說書的開講了。一種是大鼓書,倆人表演,一位彈三絃,另一位時說時唱。另一種是評書,只一人表演,一桌一扇一醒木而已。不論是大鼓書還是評書,表演者都口才極佳,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繪聲繪色,極富吸引力,能抓住聽眾的心,讓聽眾隨著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而激動,或悲或喜、或憤或怨。而到了關鍵時刻,也是最精彩的時候,只聽一聲“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戛然而止,開始討賞錢了。

與繪聲繪色、引人入勝的說書攤不同,算命先生的攤子相對的比較冷清,他們一般都頭頂瓜皮小帽,戴一副圓餅茶鏡,留著山羊鬍子,坐在幾塊磚頭上,手中拿著一把摺扇。面前鋪一塊白布,上面畫著陰陽雙魚的周易圖,兩旁還寫一些相面八卦、婚姻命運之類的字 ,靜靜地等著有人前來打卦算命……

變戲法的也就是現如今耍魔術的則十分受人歡迎,尤其是受孩子們的歡迎,看他如何用幾張撲克牌變出一朵花來,或一張白紙上如何掉下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金魚來,更奇怪更刺激的是先吞下幾枚針再吞下一根棉線,然後用手一拉線頭,就從嘴巴里拉出穿著幾根針的線來,針在線上晃晃悠悠地閃著白光,看得人們都目瞪口呆……

最能引人饞蟲的莫過於各種小吃攤了。賣乾貨的品種最齊全了:有白焙子糖焙子鹹焙子雞蛋焙子,有麻花麻葉糖油旋兒,有月餅乾墊玫瑰餅,那香味那顏色那造型誘死人了。當然,那綠豆糕果子羹啦,還有那涼粉涼糕啦,也是十分誘人的。孩子們纏著爹媽要這要那,不給買就哭鬧,最後只能買上一樣哄住孩子了。不然走到吹糖人捏麵人的攤子那塊,還是要磨蹭上半天也不走的。

另一邊則是個地攤大賣場,農人們在選擇鋤板、鐮刀或是鍬頭等 農具,主婦們在布攤前反覆地比較著,選擇自己喜歡的又物美價廉的布匹,大閨女小媳婦則圍在胭脂香粉攤前嘰嘰喳喳嘻笑個不停。賣衣物鞋帽的,賣針頭線腦的,賣鍋碗瓢盤的,賣紙紮筆墨的,也是圍個水洩不通……

快晌午了,人們開始往外走準備回家了。這時候靠東倉門的那幾間平房火了:包子鋪、剔魚子館、刀削麵館等小飯館的夥計肩搭塊毛巾,站在飯館門前熱情地招徠食客,不論是常客還是生客,一律面帶笑容地恭恭敬敬邀請入內品嚐。那家刀削麵館是很受歡迎的山西風味小飯館,物美價廉。傳說削麵師傅功夫十分了得,光頭頂著一大塊揉好的麵糰,雙手兩把削麵刀左右開弓,削出的麵條飛進鍋中,像魚兒入水般在開水鍋中翻滾。撈在碗中澆上一勺煎豬肉湯汁 ,倒點醋就瓣大蒜,味道美極了。傳說他們的煎豬肉湯汁是百年老湯,百年來一鍋老湯每天都按比例加肉加水當然還有祖傳秘方的一包佐料。所以味道格外淳香,別有風味(時至今日在呼市舊城還有幾家據說是正宗的大召削麵館,每天食客盈門)。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那家莜麵館。莜麵館三間大的門面,一間做廚房,另兩間擺著幾張沒上漆的桌子和木凳,桌面油膩膩的,看不清是什麼顏色,上面放著一個盛著醋的瓷壺和一碗油炸紅辣椒麵。每張木凳都坐滿了人,不是吃著就是等著。光看那穿戴就能看出不是城內務工的就是鄉下的農民,反正是受苦人居多。廚房裡正壓餄餎,一劑子半斤生面。壓好的餄餎被一片片擺放在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大木籠屜裡,然後兩個人抬著架上門外的大鍋上蒸。燒火的師傅有三四十歲的樣子,是個殘疾人,兩條小腿都只有半截子,上半截裹著大馬車軲轆的外皮,只能跪著走路。他就跪在那兒拉那個大風箱,那大風箱有近一米長、二尺來高,拉桿不是常見的那種兩根圓木棍,而是一根方木棍,拉起來很沉但風也挺衝,片噠片噠的聲音很大。莜麵的香味從木籠屜中飄出來,熟了該揭鍋了,兩個人把籠屜抬進屋,屋子裡頓時瀰漫著莜麵的香味。一個個粗瓷大碗盛著半碗鹽湯,裡面有些黃豆芽、山藥條條或爛醃菜,食客們往碗裡倒上股醋、挖上一 勺辣椒,用筷子攪拌一下,撕開莜麵餄餎放入碗內拌一下就美美地吃開了,一些人辣得吱吱直吸氣,一些人辣得頭上直冒汗。雖然坐姿和吃相不佳,但他們吃得噴香、吃得踏實,吃出了情愫、吃出了鄉愁。當然不少人還要依習慣最後要上半勺熬鍋水衝著喝下去,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大召東倉永遠是遊人如織、摩肩接踵,永遠是熙熙攘攘、喧鬧嘈雜,這是市井風情,是百姓生活,是歸化城三四百年的風俗文化,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 幾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呼和浩特市的面貌大改觀,東倉已經與整個大召景區融為一體。東倉的圓拱大門仍向人們訴說著東倉昔日的輝煌。它的那種古韻、那種市井氣味、那種風俗文化,雖然經過漫長的時光的打磨,已然融入到呼和浩特的各個角落,伴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並帶給人們無限的回憶和想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