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有个大耿村

是远近皆知的“榜眼”村

附近还有一个小耿村

而这两个村子在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期间是一家人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金溪的大小耿村

大耿村

地理位置:

大耿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合市镇西南。 距县城约15公里,居双陈河南岸小山下。

村庄山环水绕,风水绝佳,东靠合市,西连琉璃乡,南接湖坊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

2018年5月,大耿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

人文历史:

大耿建村迄今约900年,原名耿阳,耿即明,基址爽垲阳明,故名耿阳。

北宋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时任江西临江郡刺史的徐氏先祖徐柏轩至金溪游玩,道经耿阳,见此处山水明秀,便留心规划经营。

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前后),徐柏轩迁居于此,成为耿阳始祖。

至清康乾盛世(公元1681~1796年),耿桥村已有千余之众,成为当时的望族,遂更名大耿。

后又出了一位明代“榜眼”——徐琼,仕途45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目前大耿村居民千余人,多为徐氏后人。

明清遗迹:

村内遗存有明、清建筑30余座。村中建筑坐北朝南,井然有序,一条石板大道横贯东西,六条直巷贯穿南北,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呈丹凤展翅形。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义封门

为表彰乡绅捐粮赈灾的义举,明英宗下诏敕建的门楼

两边的对联为“赈济一朝钦大义,流芳百岁仰荣封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柏轩公祠(即麟阁世家)

门前一对石狮,造型奇特,瘦劲有力,身躯斜出,昂首怒目,动势极强,似乎要一跃而起,吼声呼之欲出。平添了宗祠的威严和历史价值。

大门有联曰:“入里有怀高士第,登堂主敬礼臣家”。

据村谱记载,此祠堂建于弘治年间。

选基时,徐琼在京为官,故族长致信徐琼,请他确定基址。

徐琼回诗云:“祠堂何处可为基?南有盘回洗马池,在外冈陵重迭秀,当中形势十分奇。”

可见此基乃徐琼所定,祠堂落成时,徐琼便退休在家,原匾“麟阁世家”应为徐琼手书。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无字明代牌坊

曾有人这样描述大耿村:“外形印字基,南北一里许,大祠定中心,东西为两翼。”说的就是其丹凤展翅形的整体布局。

大耿村以总门楼“义封楼”为凤首,榜眼牌坊“兴贤坊”、柏轩公祠均为中轴线南北排列如凤身,东西两侧房屋次第展开如凤之双翼。

又因大耿村地势东高西低,“双翼”高低不同,因此呈现翱翔之态。


小耿村

地理位置:

小耿村,位于抚州市金溪县琉璃乡,与合市镇交界的地方,紧邻着大耿村。

在945县道北边远远望去能看见的一个面向田野、坐北朝南、格局完整小村落。

人文历史:

小耿村是南宋年间由附近的大耿村分迁而来的,因此村中也以徐姓居多。村中最为有名的即是“高州南第”门楼。

徐孺子(97-168),即徐稚,字孺子,号聘君,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人。是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

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的“人杰地灵之典范”。

其后裔称为“南州高士徐氏”,尊他为一世祖。

明清遗迹: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南州高第牌楼

南州高第牌楼位于小耿村西南端,青石结构,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面宽6.8米,通高6.2米,硬山顶。

正中横刻“南州高第”四字,右题“明万历乙未年孟春月吉日”的小字,左有“福建参议门婿聂良杞”。

造型古朴,用材粗大,年代久远,结构稳定,保存完整,是少见的保存完整具有明确纪年的明代牌楼。

南州高第牌楼各间额枋和石柱上雕刻有精美图案,内容为风穿牡丹、鱼跃龙门、双鹿越溪、珍禽异兽以及灵芝、龟锦等,生动地展示了古代民风民俗,显示了当时设计人员与工匠高超的美学水平与工艺技巧。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金溪这两个村子在南宋年间居然是一家人?

徐氏常见门牌坊有:高士第、东海世家,南州世家等。

像小耿村里的“南州高第”牌坊属于保存得较好的老牌坊,

具有历史价值更有艺术价值,且极为罕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