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混戰,並自尊為始皇帝。他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法令和度量衡,修築長城防禦匈奴等。統一後二年(前220年),即下令在全國修築馳道,之後數次巡視,以顯示秦王朝的強大。

秦始皇在咸陽以西,首先開闢了雞頭道,建造了回中宮。《史記》《資治通鑑》等許多史書和地方誌都記載了秦始皇巡隴西、北地,登雞頭山,過回中宮的史實。

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公元前220年,即始皇二十七年。這一年,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首次出巡西北邊地。他的行走路線是,由咸陽到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之後,沿涇水上源河谷(今涇源縣境內)的雞頭道,翻越六盤山(雞頭山),巡視了隴西郡、北地郡。

雞頭山在涇源縣境內之六盤山中段,按地形分析,專家多認為在今西峽五鍋梁。雞頭山似雞頭高聳,道路高聳艱險。古“雞頭道”因山而名,是當時翻越六盤山的著名捷道,各代都在這裡設關建卡。

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秦始皇出巡西北,登六盤山,除了對隴右的戎族實施震懾和炫耀外,其另一重要目的就是祭祀、朝拜。站在大山支點,這位“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的皇帝,到底想了些什麼,史無稽考。秦始皇在六盤山的腳步雖然匆忙短暫,但是,由於他的來臨,六盤山的道路得以修築通暢。同時,原始森林開始被大片砍伐,源源不斷地運向回中宮、阿房宮的修造工地……

涇源縣與崆峒山相連的沙南峽,現在人們叫它彈箏峽。這條峽谷全長60公里,傳說當年秦始皇西巡雞頭山的時候,就是沿著北岸這條蜿蜒逶迤的小路,到達回中宮的。這裡水聲狂瀾怒吼,驚心動魄。涇水在山谷奔騰跳躍,滿山的蒼松翠柏掩映著崢嶸林立的怪石,造就了彈箏峽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靈氣和風采。“三乳峰”“龜山”這些神奇的名字,演繹著秦始皇西巡的美妙傳說。

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如今,經過“五窩梁”的這條公路已經成為了寧夏最美的公路之一,涇隆公路是涇源縣連接隆德縣的一條重要縣級公路,也是連接六盤山景區和隆德縣旅遊區的重要公路。駕車從平坦處經過林區,繞行約十八個急彎可達山頂,山頂視野開闊,風景優美,可一覽眾山小。

史記裡秦始皇經常登雞頭山,已經成了涇源縣最美的一道風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