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史記》是漢代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也是一部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它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徵和三年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人們公認的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班固的《漢書》鼎足而立的三部大書,位列《二十四史》第一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他不僅研讀《史記》的視角獨特,見解獨具,而且善於從歷史人物的人生軌跡中以史鑑今,探討社會發展的規律,用於指導波瀾壯闊的革命和建設實踐,確實是空谷足音,不同凡響。

尊重史實,客觀辯證論紂王

商紂王,我國商代最後的一個王,稱帝辛,名受。《史記·殷本紀》載:帝紂 “知(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以為天下人都不如己;“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甚至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他設置種種酷刑,殺害賢臣,囚禁西伯姬昌,最後搞得眾叛親離。周武王乘機率諸侯伐紂,大戰於牧野。紂兵陣前倒戈,紂敗走,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自焚而死。因《史記》的赫赫權威性,其對商紂王的評價早已成為“鐵案”,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商紂王成了荒淫亂政、拒諫賊賢的暴君“典範”。

直到上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毛澤東基本沿襲了傳統史學對商紂王的評價。1949年8月18日,毛澤東發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批評韓愈寫的《伯夷頌》,認為它“頌的是一個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毛澤東認為,武王伐紂是推翻暴政的正義之舉,無可厚非。1952年11月1日,他參觀河南安陽殷墟,興致勃勃地談起盤庚遷殷後商紂王主政的歷史:“紂王濫用職權,為自己享樂,在修建重樓重閣和金碧輝煌的鹿臺中,不知道耗費了勞動人民多少金錢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折脛之說,證明了他的放蕩、荒淫和殘暴。”但是,隨著郭沫若《青銅時代》一書在1954年和1957年兩次再版,毛澤東對商紂王的評價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郭沫若的史學論集《青銅時代》,於1945年在重慶出版。該書強調:“像殷紂王這個人對於我們民族發展上的功勞倒是不可淹沒的。殷代末年有一個很宏大的歷史事件,便是經營東南。這幾乎完全為周以來的史家所抹殺了。這件事,在我看來,比較起周人的剪滅殷室,於我們民族的貢獻更要偉大。這件事,由近年的殷墟卜辭的探討,才漸漸地見了天日。”他還以《尚書·泰誓》中的記載為據,證明紂王征服東夷所獲俘虜甚多,而殷商的士兵損耗必不少,只能用俘虜來補充,從而導致了周武王乘虛而入時,紂王的俘虜兵陣前“倒戈”的悲劇。他進而判斷,紂王名聲不好,周人的宣傳起了很大作用,《尚書》中《牧誓》《泰誓》把紂王說得一無是處,對後世影響深遠,周以後的人“深受了周人的宣傳的毒”。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顯然,《青銅時代》1945年出版時,毛澤東正忙於統籌指揮軍事鬥爭,無暇顧及歷史學術問題。當此書兩次再版後,毛澤東便不僅讀過了,而且印象極深。毛澤東看待歷史人物,一貫運用兩點論、二分法,尊重史實,修正謬說,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知人論世。郭沫若首倡為商紂王翻案,毛澤東大力支持。1958年11月,他在一次談話中說:“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

毛澤東一再為商紂王說好話,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單為“標新立異”。《荀子·非相篇》記載:紂王“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既然紂王能文能武,卻把他描繪成一無是處的混世惡魔,顯然有失公允。

其實,毛澤東力主為“臭名昭著”的商紂王翻案,主要依據有兩條:第一,評判歷史人物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他在推進歷史進程中的實際作為和貢獻。對於帝王,就要看他在開疆拓土、促進統一方面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毛澤東認為,商紂王征服東夷,鞏固了東夷與中原的統一,促進了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經濟和文化的開發,這是了不起的功勞,值得充分肯定。第二,堅持辯證發展的觀點,一切以新發現的史料為評價人和事物的標準。絕不能漠視新史料、新發現,要隨著考古新發現,與時俱進,及時修正過時的觀點。即便對於自己心血結晶的著作,他也採取了同樣態度。1965年1月9日,毛澤東會見老朋友斯諾,斯諾說他相信毛澤東著作的影響,將遠遠超過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毛澤東的回答既幽默又出人意外:“我不能駁你,也不可能贊成。這要看後人,幾十年後怎麼看”,“現在我的這些東西,還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東西,在一千年以後看來可能是可笑的了。”

探本溯源,陳勝失敗因“二誤”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出身僱農,年輕時即有推翻秦王朝的“鴻鵠之志”,雖為僱工,卻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被徵與吳廣等900人謫戍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他們屯駐大澤鄉時,因遇雨失期,按秦法當斬,遂與吳廣發動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他被推為王,旋即派兵攻取趙魏之地,又派周文率主力軍進攻關中。後周文戰敗,秦將章邯以優勢兵力反撲,圍攻陳縣。他率軍英勇奮戰,失利後,被叛徒莊賈殺害。作為開天闢地的革命家,毛澤東不但盛讚 “陳王奮起揮黃鉞”、首義滅秦之功,更重視吸取他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其覆轍。他用紅黑兩種顏色,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做過不少圈劃。司馬遷認為,陳勝的失敗原因有二:一是功成忘本。陳勝當年為人耕田,曾對夥伴許諾:“苟富貴,毋相忘”!他稱王后,開始還能踐行前言,熱情招待一位來找他的窮夥伴。但後來經不住別人挑撥,說這個舊相識出入宮廷,盡談論他貧窮潦倒的往事,有損威信,陳勝便把那人殺了。這一來,大家都躲得遠遠的,沒有人再敢接近他。“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毛澤東在此句文字的天頭,批寫“一誤”兩個大字,又用粗重的紅鉛筆在文中劃了著重線。二是用人失當。《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任命朱房、胡武為人事和監察官員,主管文武官員的考績升遷和黜退刑殺。兩人專擅朝政,胡作非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陳勝對其不僅不查辦,反而加官進爵,倍加信任。這樣,陳勝派出去的將官就不敢再親附他,有了地盤和實力就各自獨立,這是陳勝失敗的又一原因。司馬遷為此痛惜地寫道:“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毛澤東贊同司馬遷的點睛之筆,在這段文字的天頭,又批寫“二誤”兩個大字,並用同樣粗重的紅鉛筆劃了著重線。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以一介農夫,揭竿而起,所向無敵。但是,一旦他功成忘本,重用壞人,原本銳不可當的軍事優勢,便忽而煙消雲散,其如日中天的“張楚”政權,僅僅維持了六個月,便轟然倒塌。一誤,為忘本,即忘了初心;二誤,為用人不當,即失了公心。驗之於此後的歷次農民起義失敗的慘痛教訓,此俱為重蹈覆轍的悲劇之因。偉人洞察之深,振聾發聵,真是警鐘於今仍在耳啊!

血的教訓給予毛澤東的印象太深了。他牢牢記住陳勝的悲劇,終其一生,不忘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在工作作風、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等問題上,始終和工農群眾保持一致,成為國內外罕有的居元首之位仍一直保持農民本色的偉人。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毛澤東十分喜愛讀史,這是他閱讀《史記·高祖本紀》後的眉批。

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第一次訪蘇回國。專列到達滿洲里,毛澤東為中共松江省委題詞:“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 3月1日,專列駛進瀋陽,毛澤東下榻遼寧賓館。而後,時任東北局書記的高崗請毛澤東、周恩來、胡志明吃飯。宴會太豐盛了,東北特產應有盡有。毛澤東一進餐廳,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禮節性地請胡志明多吃多喝,自己只象徵性地喝了幾口葡萄酒,吃了點飯,便放下筷子,吸起煙來。飯後,毛澤東來到會議室,當著大小領導的面嚴厲批評晚上的飯菜太多、太浪費。他說:“同志們,我們是人民的公僕,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果我們一層層仿效下去,這麼吃起來,在人民群眾中將會有什麼影響?你們應當重溫七屆二中全會精神。”次日,在東北局、遼寧省、瀋陽市領導幹部大會上,毛澤東又講到昨天那餐飯,嚴肅地說:“我在哈爾濱提過不要大吃大喝,到瀋陽一看比哈爾濱還厲害。我和恩來不是為了吃喝,搞那麼豐盛幹什麼?中央三令五申,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艱苦奮鬥,你們應作表率嘛!”毛澤東越說越激動:“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想當李自成啊!”毛澤東不僅這麼說,更身體力行,帶頭艱苦奮鬥。建國後,雖然他身為黨和國家的主席,但九年不做一件新衣服,線襪子補了又補。他粗茶淡飯,最好的營養菜不過是一碗紅燒肉。他對共患難的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警衛人員、服務人員等,凡是生活有困難的,都深切關懷,常常從自己的工資和稿費中,慷慨解囊資助,或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請當地政府儘量幫助解決。另一方面,毛澤東對建國後黨內滋生的腐敗現象極為警惕和痛恨,處理極為嚴厲。他說:“誰要是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對此,老一輩革命家謝覺哉由衷讚歎:毛澤東是第一個與中國的“官國”傳統徹底決裂的領導人。

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二戰時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1960年,他訪問中國。5月27日在上海文化俱樂部毛澤東會見了他,並共進晚餐。交談中,蒙說:“我衡量一個政治領袖的標準是看他是否會為了地位而犧牲他的原則。如果一個領袖為了取得很高的地位而犧牲他的原則,他就不是一個好人。”毛澤東說:“我的意見是這樣的,一個領袖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代言人。”蒙說:“但是他也不能犧牲他的原則啊!”毛說:“這就是原則,他應該代表人民的願望。”可見,汲取歷史上“功成忘本”的教訓,不管居於多麼高的地位,永遠站在絕大多數人民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這就是毛澤東生前橫掃國內外一切對手、身後又廣受人民擁戴的力量源泉!

鑑戒分明,慧眼獨具說劉項

《高祖本紀》《項羽本紀》,是《史記》中的精彩篇章。毛澤東傾心研讀,並結合現實,發表了許多切中要害的點評,值得深深品味。

劉邦,西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今江蘇沛縣)人。劉邦以一平民,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中力壓群雄,提三尺劍開創幾百年的漢朝江山。這在夏、商、周以來的歷史上,可稱破天荒的第一人。項羽,同劉邦一樣,是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名籍,字羽,出身貴族,世代將門,力能扛鼎,勇冠三軍。楚漢相爭,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後,被劉邦以魯公禮葬於谷城。

項羽與劉邦相比,開始在軍事上佔有巨大優勢,但劉勝項敗,其原因何在?毛澤東在閱讀《史記·高祖本紀》時,提筆評點道:“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名高明的政治家。”而劉邦又究竟高明在哪裡?毛澤東高度概括道:“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西楚霸王項羽。

決策對頭:1964年1月7日,毛澤東在談話中,列舉了劉邦虛心納諫做出的幾個重大戰略決策。一是聽張良勸說,封舉足輕重的韓信為齊王,此事詳載《留侯世家》;一是楚漢劃界鴻溝後,聽張良、陳平之勸,乘勝追擊引兵東向的項羽,此事詳載《項羽本紀》;一是劉邦稱帝后,欲建都洛陽,聽齊人劉敬建議,入都關中長安,此事詳載《劉敬列傳》。這幾大決策,均為決定楚漢戰爭勝敗及西漢王朝本固邦寧的大事,而劉邦都做對了。

用人得當:劉邦初登帝位,對群臣說:列侯諸將說說心裡話,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高平、王陵答道:陛下對部下雖時有輕慢,但卻能“與天下同利”;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又不能與人共享戰果,所以他失掉了天下。劉邦搖搖頭,不以為然:“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其實,軍事天才韓信與另一個與張良齊名的重要智囊陳平,原為項羽部下,皆因項羽對他們言不聽、計不用,不得已投奔了劉邦。正是這一文一武,一個戰場戰無不勝,一個幕後屢出奇計,最後要了他的命。相較於項羽,劉邦用人,“英雄不問出處”,凡是有用之才,他不論其出身、門第高低貴賤,不在乎別人的詬病,一律唯才是舉,使其各盡其才。難怪毛澤東評價:“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在滅秦戰爭中有“戰神”級表現的項羽最終敗於劉邦之手,毛澤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項羽既不識人,不會用人,又聽不進不同意見,由此產生了一系列戰略失誤。這也是他判定“項王非政治家”的主要依據。1963年1月7日,毛澤東在談話中說到:“項羽有三個錯誤,如鴻門宴不聽范增的話,放跑了劉邦;(楚漢訂立)鴻溝協定,他認真了;建都徐州,那時叫彭城。”每逢大事不納諫,剛愎自用,最終鑄成了項羽的千古悲劇。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楚漢相爭鴻門宴。

毛澤東歷來提倡學歷史古為今用。針對一些地方的第一書記工作作風不民主、大事獨斷專行問題,毛澤東在1962年1月30日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以古喻今,指出:“有這樣的情況:一切事情,第一書記一個人說了就算數。這是很錯誤的。哪有一個人說了就算數的道理呢?我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決議之後的日常工作……從前有個項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他那裡有個范增,給他出過些主意,可是項羽不聽范增的話……我們現在有些第一書記,連封建時代的劉邦都不如,倒有點像項羽。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後要垮臺的。不是有一齣戲叫《霸王別姬》嗎? 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毛澤東強烈期望黨的各級主要領導幹部,以古為鑑,吸取項羽不納諫導致失敗的教訓,當好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班長”,殷殷之情,溢於言表。

在毛澤東看來,項羽不能納諫、不會用人的背後,和他主觀上的一個致命弱點“沽名”有關。“沽名”與“釣譽”相連,即故意做作或用某種手段謀取名譽。項羽經苦戰消滅了秦軍主力,入關後與先入關中的劉邦軍隊發生矛盾,可他“為人不忍”,為避免負“不義”之名,沒有以40萬對10萬的軍事優勢去消滅劉邦;鴻門宴上優柔寡斷,阻止部下誅殺劉邦,演繹了一個現代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項羽“沽名”,換來的不是“虛譽”,而是掉腦袋。

1949年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軍主力已被消滅,風雨飄搖的國民黨政府派出和談代表,提出劃江而治的方案,國際上也有人鼓動我黨同意這個方案。但毛澤東斷然予以拒絕,決心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1949年4月,毛澤東揮筆寫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其中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名句,就飽含了毛澤東讀《項羽本紀》的深切感悟:對狡猾兇殘的敵人決不能優柔寡斷,寬容姑息。一日縱敵,千古遺患。對已成“落水狗”的敵人,只有窮追猛打,才能避免功敗垂成,才能將革命進行到底。

逆境烈火,更能淬鍊出精鋼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其父司馬談任漢武帝時的太史令。就在他繼承父親遺志,專心寫作史書時,發生了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事件。司馬遷認為李陵投降匈奴,事出有因,就為其辯護,想不到觸了漢武帝的逆鱗,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後獲釋出獄,任中書令。面對天降大禍,志向高遠的司馬遷包羞忍恥,歷經十餘年努力,終於在53歲時,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史記·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信中,他向任安敞開心扉:“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自己之所以接受腐刑、隱忍苟活,不是貪生怕死,捨棄名節,而是追尋前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的足跡,處逆境而發奮,“述往事,思來者”,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

毛澤東一生喜讀《史記》

◆司馬遷。

毛澤東一生尤其是早期歷盡磨難,他對司馬遷的處境和情感,心有靈犀,十分讚佩。在1962年1月30日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引用《史記·報任安書》中的內容,並加以發揮:“司馬遷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講的這些事情,除左丘失明一例以外,都是指當時上級領導者對他們作了錯誤處理的。我們過去也錯誤地處理過一些幹部,對這些人不論是全部處理錯了的,或者是部分處理錯了的,都應當按照具體情況,加以甄別和平反。但是,一般地說,這種錯誤處理,讓他們下降,或者調動工作,對他們的革命意志總是一種鍛鍊,而且可以從人民群眾中吸取許多新知識。我在這裡申明,我不是提倡對幹部,對同志,對任何人,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做出錯誤處理,像古代人拘文王,厄孔子,放逐屈原,去掉孫臏的膝蓋骨那樣。我不是提倡這樣做,而是反對這樣做的。我是說,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總是有這樣處理錯誤的事實。在階級社會,這樣的事實多得很。在社會主義社會,也在所難免。不論在正確路線領導的時期,還是在錯誤路線領導的時期,都在所難免。不過有一個區別。在正確路線領導的時期,一經發現有錯誤處理的,就能甄別、平反,向他們賠禮道歉,使他們心情舒暢,重新抬起頭來。”

1975年,病中的毛澤東同身邊工作人員又談到“逆境”“挫折”對人的鍛鍊。他說:“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看來,人受點打擊,遇點困難,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是指那些有才氣,又有志向的人說的。沒有這兩條,打擊一來,不是消沉,便是胡來,甚至去自殺,那便是另當別論。”

《史記·張儀列傳》,也是毛澤東喜愛的名篇。戰國後期,“戰國七雄”之間的政治鬥爭策略主要圍繞兩方面展開:或是關東六國採取合縱(聯合)的辦法共同抗秦;或是秦用連橫的策略,打破六國間的統一戰線,對六國各個擊破。於是許多政治說客,便分別用合縱和連橫這兩種策略遊說各國國君,被稱為縱橫家,其代表人物就是蘇秦和張儀。

蘇秦,洛陽人,字季子。他遊說諸國,獻合縱之策,獲得成功,趙國封其為武安君,直至身佩六國相印。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人,魏國貴族後裔,主張連橫之說。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蘇秦當了趙國宰相,張儀卻只在楚國當小官,因楚相失玉疑張儀所竊,遭痛打。落魄的張儀只好投奔權勢正盛(下轉61頁)(上接37頁)的蘇秦。蘇秦深知張儀之才,他明白,如張儀到秦國去,必有大成。憑他和張儀的關係,這必將有利於三晉尤其是趙國的利益。在接見張儀的宴會上,他便故意對遠道而來求助的老同學百般羞辱。此後,蘇秦暗派親信找到張儀,鼓動他西入秦國謀出路。到秦國後,這名親信又交給張儀大量錢財,張儀靠“辯才”和走門路,先任客卿,最終登上相位。臨辭別,蘇秦的親信這才一一道出原委:你得到的一切都是由蘇秦一手策劃的。張儀如夢方醒,大為感動,當即表示,只要蘇秦活著,他就絕不讓秦進攻趙國。

1962年12月26日,毛澤東69歲生日,他同部分親屬和工作人員聚餐時,用十分幽默風趣的語言講了蘇秦和張儀的這段故事,最後說道:“蘇秦知道張儀是個人才,能做大事,如果在趙國依靠蘇秦,他也只是當個‘科長’什麼的就算到頂了。”“你們看,蘇秦對張儀是好意還是惡意?我們之間,進行批評幫助都是好意。就是明明知道某些批評是惡意也要聽下去,不要緊嘛!人就是要壓的,像榨油一樣,你不壓,是出不了油的。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

毛澤東的點評道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逆境出人才,烈火更能淬精鋼。任何人的成長髮展都與各種“逆境”“挫折”和“壓力”結伴而行。對於懦弱者,“逆境”“挫折”是深淵,是地獄;但對於真正的強者而言,則會變磨難、不公、委屈為煉獄,烈火淬鋼,成為更堅定、更成熟、更無畏的戰士。這也是毛澤東點評這兩個《史記》名篇,帶給我們的寶貴人生啟示。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