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我們邀請到幾位影迷討論最新上映的《羅馬》。


晚不安

7.5分

前一個小時的觀影體驗是被阻斷的,我無法對人物或者家庭產生絲毫共情。但是對我來說,後半部很快迎來了兩個魔幻時刻:一個是卡麗薩新年時打破酒杯,另一個是她閉上眼單腳穩穩地站著。我無法盡述這兩個細節與個人生命體驗產生的強烈共振,但人物確實從那一刻鮮活起來了。再往後,一切都順理成章也水漲船高。

“史詩”這個詞並不適合這部電影,我也不認為它有多強的歷史指涉或者涉及階層融合。它不像《悲情城市》試圖關照一個時代的集體傷痛,而是一部小而私人的電影,所有敘事只為闡述一段生命經歷。面對記憶,卡隆選擇的敘事態度無限接近零點。同樣是黑白攝影,《冷戰》的影像託舉情緒,而《羅馬》始終在剝離情緒,攝影機與人物始終有距離。直到某個瞬間,當觀眾的知覺不知不覺地打開以後,情緒頓時如水灌滿眼睛的容器。

YQY-Vader

7.5分

過於私人化,以至於整個電影僅在賣力還原時代,卻看不到太多反思或批判,再精緻的視聽也只是去還原時代,到頭來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是產房的長鏡頭,另一個是結尾海浪滾滾中的長鏡頭,這兩個鏡頭關乎的都是人物,所以需要如此繁複的調度去還原時代嗎?想看到的是人物與時代間的紐帶。

無比贊同反派所說這是一部聽覺VR電影,實際上在視覺上也近似VR,大量室內橫搖,就像是VR的固定視點,但也暴露出VR的弊端,只能橫向進行觀察,卻難以縱向去深入。


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奧利

7分

一開始在碎瑣事物鋪展中實在無法忽視卡隆頻繁造作的搖與移的在場,但也似乎正是他對人物所處時刻耐心地觀察與描摹讓我開始理解並體驗到他運鏡的溫潤,漸漸滑入由這種溫潤編織的關於人處於浪潮之中的宏觀幻覺裡,但這終究是幻覺,一次不曾真正貼近時代的書寫。

冰山的陰影

7分

恰似影院裡光輝奪目的銀幕上俯衝的轟炸機,瑟縮在暗角的卑微女僕從來都只是生活主旋律的陪襯,即便同處於攝影機的視閾內,依然逃不過被觀眾忽視和遺忘的命運。飛機一班又一班劃過天際,男人一個又一個師心自用,苦難如浪潮般洶湧,她們卻依然緊緊相擁。

嘚嘚

7分

革命,成功了的話就成為歷史進程的一個過程,如果失敗就會成為創傷而名垂千史。鏡頭語言的設計感讓人無法進入電影,文本的隱喻比較淺、主題先行。可能主視角的遊離,一會兒是傭人,一會兒是中產階級富裕家庭。


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荰萇葓

7分

這不只是一部面向普羅大眾的影像作品,而是阿方索卡隆內心對家鄉的眷戀,以小家之崩壞,投射出那個時代的墨西哥風情畫。儘管他的情感得以宣洩,但卻還是被攝影和長鏡喧賓奪主。

寒枝雀靜

7分

以為某種若即若離的視角提供了更為客觀的觀察方式,後來才發覺這隻起到了抽空人物的效果。瑣碎的散文式綴連始終沒有鋪陳出情感的暗流,到最後只和漫布全片的搖鏡一樣作空洞的凝望。而結尾更是以和《地心引力》同樣的好萊塢方式抹掉了最後幾絲殘存的複雜性真實。僅能悅目而無法賞心的體驗。想了想還是可以升半星,

其實是一次好萊塢敘事下的私人記憶,因而不免產生割裂,恐怕取決於觀眾更多能看到哪部分。

歡樂分裂

7分

具有較重痕跡的匠造之氣,隱喻和指代都較為刻意而功利,包括為人稱道的攝影,炫技足夠,正如平移長鏡橫掃城鄉人與事全景,視聽雖華美然共情寥寥,並無直擊人心的感染力,以女主為中心的環繞鏡頭不如產床上的固定機位與空鏡更有用。歷史洪流改變個體生命進程,但個人幽微心緒始終難以與社會變革貼近、融合,於是時代大背景淪為虛焦的背景板。


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冰紅深藍

6.5分

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但並非一部好電影(實為一個典型反例)。

表面上,這是一部採用“新寫實主義”手法的作品(描寫小人物現實生活、非職業演員、自然光、環境音、深焦長鏡頭),但每一幀卻都因過載的技術與信息(無論是調度、物件、密集的聲響還是隱喻與象徵)而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割裂感。控制成了主角,而非情感。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冷戰》(另一種精緻美麗的黑白復古風格,卻同樣缺失了真實感和誠摯的情感)和《幸福的拉扎羅》(儘管混雜新寫實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卻滿載著悲憫與真實感)。

總之,一方面,繁複而飽和的細節與精緻的技術使《羅馬》這部導演聲稱的自傳性影片顯得虛浮造作,另一方面,刻意營造的間離視角又將電影最寶貴而動人的本質(參見戈達爾《狂人皮埃羅》)——情感悉數扼殺。

嘟嘟熊之父

6分

所以卡隆什麼時候可以放下拍出影史最佳長鏡頭的執念啊?

長鏡頭的核心訴求在於與時間同步,但卡隆的長鏡頭還是意圖展現他精準的場面調度能力,實屬本末倒置。他對鏡頭語言的設計強度不適合這種高情感濃度的題材,整部影片最有力量的恰恰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空鏡。


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小宇

6分

1.再次厭惡奈飛網絡版本。

2.影院裡能察覺到為何利用聲音去做一些潛在的前兆,正好對應女僕日常生活的世界,與外部隔離的世界。

3.一些很有趣的環形對應,例如開頭的飛機,鏡頭搖動方向,孩子在跟女傭共處時的不同對話,大豬蹄子在得知懷孕前後變化。

4.弱處理龐大敘事造成的表達不清結果,同樣放置於鏡頭拍攝上透露出一種忽遠忽近,很難透過畫卷內容拼湊出具體形態,或是歷史寓意,或是私人故事與歷史革命的交融之處。即便是私人表達愛意,也極難從這個人物裡讀取出更多內容。

5.手槍與奶水的對立隱喻電影裡男性與女性的對立,社會中的問題,革命中的問題,生理構造的問題。但,還是太模糊,太難以揣摩這種對立。

6.最後男主人搬出房子,活佛依舊在房子裡,書籍依舊在房子裡,地震發生溫箱裡嬰兒任然活著,最後女傭就出一對孩童。即便發生了那麼多破壞生活的事情,他們依然有個妥善的結局,請主善待他們。

7.過年長鏡頭,最後救人長鏡頭,某運動長鏡頭,音效都做到類似戰爭的音效,暗示墨西哥那段不平穩歲月,這種使用特別有趣。

8.最後車四角拍攝全家福,緊接前面的凝聚,卻又透露著迷茫,日後怎能過,透露著之後墨西哥與美國關係,可惜這塊並未真有大塊內容解讀。

9.影院版本那段耍棍戲特別有趣,但是整體內容都做了切割,無意破壞時又構造另一種遺憾美感。

10.選用歌曲也很切合人物,本就是小人物小日子活下去,隨著歌曲變化,因潛移默化的社會變得支離破散,切合人物和主題發展。可惜有段歌曲沒有中文字幕翻譯出來,特別遺憾,那是首很悲傷的歌。


奧斯卡獲獎電影《羅馬》上映,褒貶不一



OreoOlymLee

5分

看得精疲力竭。從《人類之子》開始,長鏡就總是先於人物一步展現情景,關鍵角色數次被推在鏡頭的邊緣,頗有些被時代和歷史演進的無形力量所壓制的宿命感。

但此次卡隆欲將表達塞滿他完美的鏡頭調度內,不僅極大地分散了單一鏡頭內視覺焦點(需要不斷地在畫面內“尋找”),也讓畫外空間不復存在(對某一動作事無鉅細的展現所呈現出的累贅感),所以數次邊緣化、甚至直接讓Cleo出於鏡頭之外只顯示出了對她的漠不關心,呈示部的大幅退步使本片有滑向“文本轉譯”的危險(森林火災那個“表演式”鏡頭甚至看到了舞臺化的傾向)。

包括人物在內的一切可調動的元素,在精密的排列之下盡皆成為了鏡頭的奴隸。唯一愉悅的體驗來自細緻而豐富的聲音設計,略違常識的對白音效(對話一方在攝影機背後時,聽起來比對話雙方實際距離更遠)製造出了人物間的心理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