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高出一本线120多分,是选好学校还是选好专业?

20190678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120多分,这个成绩是很好的了,无论在哪个省市,大部分985/211都是可以进的,无论是学校或者专业,都有足够的选择空间了,自由度比较大,这种情况,建议优先考虑专业。

对于上本科,如果是在普通大学中的热门专业和重点大学中的冷门专业中做出选择,我的观点是,好专业不如好学校,毕竟好学校的平台、资源、氛围等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成长,不会因为专业的冷热而受到太大影响。这种选择,主要是因为普通大学与重点大学在平台方面确实差异很大,大到完全可以忽视专业的差异的程度。

但如果成绩很好,就像题主这样的可以高出一本线120分以上的成绩,通常情况,无论怎么选择,肯定都是进的名校,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在学校平台这个层面,不会有根本性的差异,甚至差异很小,那么,这个时候,考虑的重点就可以集中在专业上来了。

一流名校的非常冷门的专业,和很不错的大学的热门专业,完全可以优先选择后者,这也是理性的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对于读大学而言,自然也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学校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放弃很好的学校,而选择一所综合实力和名气稍次的学校,但可以进入自己喜欢而且热门的专业。这就是为什么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不愿意选择北大清华的冷门专业,转而选择了人大、复旦等学校的热门专业的重要原因,在我看来,这是很好的选择。

我自己当年就秉承了这样的思路。当年我的高考成绩超过了一本线100分,可以选择大部分985,但如果选择很好的985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学校,也可以进,但只能进入冷门专业,比如人大环境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在人大这种人文社科类强校里面,比较弱势,而且属于边缘化的工科类专业,在我看来,是不可见接受的,也完全不是我自己喜欢的;所以,我选择了自己喜欢而且热门的金融专业,但进入的是一所财经211学校,该校虽然综合实力不太强,但学校环境、氛围也很不错,本科教育质量不在很多985之下,金融专业更是她的王牌专业,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名列前茅。当年的选择,至今看来,依然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确实心仪某所具体的名校,甚至对某所名校梦寐以求,完全不考虑专业而重点考虑学校,也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离今年高考时间已经很近了,祝愿所有拼搏的学子学有所成,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燕园博雅教育


这成绩的学生是很优秀,肯定能上985的高校,这样的成绩就是考虑专业为先。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当年高考成绩就五所大学上不了(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其它学校都可上,他考虑专业为先的原则,选择东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去年本科毕业去华为公司工作合同四年(第一年28万元,第四年40万元),当时还有上海银行,广东省公安厅要他,他就是选择华为。


多营936


你好,我是一名清华在读博士,当过6年高中生家教。

高考高出一本线120分,无论在哪个省份,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分数,冲刺一些比较不错的211,985高校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我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了高中生家教,根据高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不当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经验,整理了一套《中等生高考冲刺笔记》,笔记对历年高考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及整理,高中生能够清楚熟悉高考必考知识点及考点方向。

如果有需要领取的学生,私信:领书,就能免费获取。

是学校还是专业,这个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你的学习兴趣。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因为高出120分,在学校的选择上,空间会很多,所以你应该先找出自己喜欢学习的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

如果你想学习语言、师范类的专业,那么你可以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或者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这些综合性院校,而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在专业上不占任何优势。

如果你先选择大学,比如你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大学王牌专业是航天相关专业,如果你没有特别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就可以选择学校的王牌专业。

在分数线比较高的情况下,先选专业;在分数线刚刚过211分数线,又十分想进入一所211高校,那么可以先考虑学校。

因为你的专业几乎决定了你今后的就业趋势,而你的就业也许就是终生的事业,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且是符合现在社会发展趋势的专业。

其实无论你的高考分数会是什么样,大家都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这样学习才会更加有兴趣,也更加有动力。


清华博士说高考


简单来谈一下这个问题,高考高出一本线120多分,这个分数并不能算是太高的分数,尤其是对于偶所在的河北省。

首先说学校,近期有机构公布全国1卷地区各分数段可以报考哪些学校,我贴一张理科版的,注意,仅供参考!

对于这个,大家一定要抱着冷静的态度来看待,或者说看看就得了,最终还是要具体分析到自己省里的,由于并不知道题主是哪个省的,我现在以河北省理科来分析一下。

在河北,高于一本线120分,并不是一个太高的分数,但这个分数大概可以学校和专业兼顾了,咱们来看看2018年的数据,本一线511分,高于120分也就是630分左右。

这个分数段,如果你只选择学校,大概也就能选择以上这些学校,不过专业是不能保证的,比方说你想学水利专业,选择河海大学可以被录取,但绝学不到水利专业,因为水利专业是河海大学的王牌,每年专业分数要超投档分10分以上。

所以,我建议稍微降一下分数段,来将学校和专业兼顾着来选,毕竟610多分的学校和630分左右的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能在这个分数段专业+院校来进行选择,为什么非要只选择大学呢?

以上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留言区交流!

我是金榜王风,关注我了解更多志愿填报知识!


金榜王风


  填报志愿时,实际应该考虑学校、专业、地域(城市)三方面因素,不论高考成绩如何,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一定是互相矛盾、顾此失彼的,而是可以综合考虑,找到平衡点的。

  当然,某些情况下考生侧重其中一方面,牺牲其它方面也是很常见的。如A考生成绩刚够上某所985,为了名校光环,他宁可读个差些的专业;B考生为了到某个一线城市求学,宁可读差些的学校、专业;C考生为了确保能读某个专业,宁可去偏远些的城市、差点的学校。这三种顾此失彼的情形,其中有一方面因素是考生十分渴望的,而另外两个方面因素也是他所能接受的,那就就不存在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建议考生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下面以举例说明:假如2019年湖南省某个理科考生,其成绩按排位相当于2018年610分,我们借用湖南省2018年的投档线数据,可以大致找出其适合报考的院校范围如下:

  以上图为例,考生可基于对学校、专业、地域三要素的不同侧重点分别选学校:

  如果考生侧重于读更高层的学校,那么可以选择上图中蓝色区域的学校(甚至可以再追高几分的学校),但是报考这些学校很可能被调剂专业(报考此类学校必须服从调剂)。

  如果考生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那么应适当降分选学校,如报考上图橙色区域学校,考生将有一定的机会选择专业,即综合考虑了学校、专业两个因素。

  如果考生对专业要求很高,但自己的意向专业在蓝、橙区域的学校的可能都不够分,考生为了保专业可以从更低分的紫色区域选择学校,保障专业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关于地域因素,考生在报考时也会一并考虑,如考生不想去某些省份就读,那么其只能在自己所属意的地域范围内选择学校、专业。

  填报志愿时关于学校、专业、地域三个要素如何平衡,因人而异。考生既可以侧重于某一两个方面因素,降低对其它方面的要求;也可以将三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最终的录取结果,地域、院校、专业三方面均是我们所能接受的,报考就是成功的。(原创回答,严禁抄袭转载,侵权必举报!)

 我是梁老师,长期为您分享志愿填报知识和高校录取数据,欢迎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如果高考成绩超出一本线120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填报几乎所有的211大学和少数几个985大学,不得不说,这是个高分,选择的大学也是高层次的。但高也有高的烦恼,就因为在这个分数段,依然聚集了比较多的学生,竞争性强,志愿风险比较大。


于是面对这个古老而新鲜的问题——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时候,真的就要权衡一番。

正如一些高校学者所言,在中国的重点大学,本科教育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高出一本线120分的成绩,对应的志愿区域是后十名的985和前十名的211,那么就宁为鸡头不当蛇尾了——以选专业为主。

学校不错,专业很好,这是很靠谱的填报思路。因为所有的专业都是为了将来的就业,但学校影响力和专业抢手度中,后者显然是第一位的。比如在兰州,就业最好的学校不是兰州大学,而是兰州交通大学,而它连211都不是。这也说明,在学校和专业间,总有人选择了专业,这很理性。

另外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好大学的好专业必然取分更高,比如前面提到的985名校,高出一本线120显然达不到,如果勉强填报,面临的现实就是专业调剂,调到让你无法接受的专业。比如你报的是一所理工类名校的好专业,它肯定是理工类的,但却调剂到了新闻专业,或者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可想而知。

地域因素需要考虑吗?也需要,但这和学生、家长的想法有关。但这种情节不宜过重,比如一心要上某某最美大学,不惜折损来之不易的分数,选择末流专业,那样怕是只能“美”上四年,却得苦上一生了。

总之,选大学选专业,基本的原则是专业优先,此之考虑大学,只有选择超一流名校时,学校优先才是好的做法。


优学优考策略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高出一本线120分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筹码了。所以对于很多得到这样分数的考生来说,既想选择学校,又想选择专业。

但实际看来,这个分数还真不是可以轻易的二者兼得。

比如河南省2018年的本一线是499,我们就用620分为例来看看,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有什么区别。

选择学校


就北京地区的学校而言,可以说除了那些大牛学校之外,几乎通行无阻。但这是建立在不排斥任何专业的基础上而得出的结论。(显示部分结果)

所以完全可以在这样的思路下,先选择学校。然后选择了学校之后查看里面的专业是否有自己倾向性比较高的几个专业。

比如下图中北京科技大学的专业录取概率,如果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列,那么这个学校就十分值得考虑和尝试。


选择专业

同样对于部分考生来说,所要求的专业范围比较窄,难以从学校的角度找到合适自己的专业。那么就应该从专业出发。

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图中列出部分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概率预测结果。

考生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概率范围和学校,以及全面考虑其他合适的专业来填满志愿清单。从而保证自己的分数不被浪费。

总结一下

本一线上120分已经是个很漂亮的分数了,虽然不能任性。但是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保证选择一个不错的学校同时保证自己喜欢范围内的学校。当然不同的考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结果。

更多专业、高校录取概率信息请登录七星导学平台查询。

欢迎评论、分享、转载(需注明出处),答主保留对篡改本答案内容及图片,或进行歪曲性解读等行为的法律诉讼权利。


七星导学是国内领先的新高考选课、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测评、大数据服务平台。


七星导学


历尽十年走遍千所大学,留下万张照片数百视频,缪老师又来说大学了。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因人而异,绝非因分而异。擦边进了大学最差的专业,你愿意吗?进了大学最好的专业,却浪费了20分,你愿意吗?

关注缪老师头条号,看图文。关注缪老师抖音号(1297918098),看抖起来的教育。

(一所大学,等你PICK)

大学层次、专业、地域三者,没有绝对的正确排序,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来动态平衡,想要最好城市、最好大学、最好专业,又不浪费分,亲,咱现实点好不?

高考报志愿,城市选个能接受的,专业选个最喜欢、最适合的,大学来个层次还不错的,你还奢望什么呢?要么城市来个最好的,专业选个能接受的,大学层次将就就成,行不行?再不然,要自己分数够得着的最高层次,城市来个偏远的,专业也选一个差不多的,能接受吗?

(一座城市,等你PICK)

高考报志愿这事,跟吃饭也差不太多,你想想,今天晚饭在五星级酒店中餐厅。你独自用餐,点了三个菜,想要吃饱,一个菜就够了。你咋办?肯定每个菜吃一点对不对?结果肯定是每个菜都吃不完对吧?

每个菜吃一点,哪个吃得多?肯定你最喜欢的菜,你吃的最多,对吧?OK,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各不相同,喜欢吃的菜都不一样,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吃同样的菜,盘子里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五花八门。

(一门专业,等你PICK)

如果我想要深造考研,我就选个层次高的大学,能上个211我不上双非,哪怕城市偏远点,毕竟保研率高。

如果我对自己足够了解,知道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又害怕调剂到不喜欢的,那我就专业排第一,地域和学校层次我让一让。

如果我特别喜欢一座城市,觉得她能带给我能量和学习的动力,那我就先选城市,专业和学校层次我妥协一下没关系。

看到了吧,上面就是三种不同的吃菜方法,接下来问题就简单了:你想怎么吃?

关注缪老师头条号,看图文。关注缪老师抖音号(1297918098),看抖起来的教育。

缪老师妙笔生花


谈谈我的看法,以河北省2018年高考为例。

2018年河北省高考理科分数线是511分,比分数线高120分是631分,631分可以上一个211大学,比如南京师范大学。

但上不了再好一点的211大学了,这个时候我们填报志愿就要考虑是选专业呢,还是选学校呢?

我个人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你的分数刚刚达到一般的211的录取线,所以建议您上一个211学校。毕竟211大学各方面条件比非211大学还是要好一些,将来推研考研也有优势,直接毕业就业的话,211也是一个入职的优势条件。

当然,如果你在可以上的211学校找不到你想学的专业,那你就选择一个非211学校,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对你的将来考研和就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建议能上211学校就选学校。


河北领航高考志愿填报


如果是我:

第一,必保专业(尤其工科)!在保专业的前提下,选大学。也就是说,先选定想学的几个专业,然后根据考分,从学科评估中选专业排名靠前的好学校。

几乎所有技术岗位的招聘,都对应聘者的专业有明确要求!

文科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也要首选专业,比如经济类。

上学丝毫不用考虑学校地域!学校就是个暂住地,一座城市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去,一年可以去N次。进学校是学本事去的,毕业离校后,想去哪儿去哪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四年后,带着一技之长——专业,勇闯天涯——就业或升学。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

别跟我扯什么本科是通识教育,不爱听!

通识教育你设专业干嘛使?通识教育你转专业干嘛这么难?

四年下来非专业和专业的在专业能力上差远了去了(除非俩专业相近)。

大学的四年,非常珍贵!选错专业,也许你再也找不到一个能用四年的时间学自己想学的专业的机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