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美国30年的牛排店 为什么在中国玩不转?

网红牛排店澳拜客一直以来,以其高性价比和服务热情在全球各地拥有极高的盛名,它家的牛排都是用250度高温磁盘盛放,让顾客每次入口都能感受到最佳的口感。这家网红餐厅已经在美国火了30年,据说它也是美国NBA指定的餐饮品牌。

走红美国30年的牛排店 为什么在中国玩不转?

可惜,这家极富盛名的牛排店,在进军中国17年之后,于2018年5月宣布关闭中国9家门店,一时之间,这家网红餐厅在让不少消费者唏嘘不已,在大众点评网和各大社交媒体上,这家餐厅有着不错的口碑,澳拜客突然消失在中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2018年5月16日,美国澳拜客牛排连锁店发布告示,称因经营策略调整,将即时关闭在上海、苏州和杭州的所有门店,购买有效期内现金券的顾客可于2018年7月31日24时前,发送邮件与澳拜客 Outback联系,届时,会有专人沟通退款事宜。

5月17日,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得知澳拜客牛排馆关店的消息,鉴于可能会由此引发劳动纠纷,就根据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重点监管服务的工作要求,通知澳拜客牛排馆总部所在地的黄浦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主动介入。

走红美国30年的牛排店 为什么在中国玩不转?

据该店长介绍,目前有40多名各分店员工质疑公司是非法辞退。"其一,前后就几个小时,就要我们签协议走人,这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甚至应该提前告知我们,让我们有换工作的时间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澳拜客的关门歇业,给顾客及员工的理由均是:因经营策略调整。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这似乎并不能构成公司辞退员工的合法理由。

而实际上,这并不是澳拜客Outback第一次关门。自1988年在美国诞生,短短20年间,澳拜客在美国、加拿大、泰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等20个国家开设了将近1000家连锁餐厅。自从2010年开始,澳拜客在其他国家也偶有出现关闭门店的新闻,只是未成为席卷之势。但这次澳拜客在中国的关店潮,其速度之快让不少餐饮同行和消费者始料未及。

走红美国30年的牛排店 为什么在中国玩不转?

2001年,澳拜客Outback挺进中国,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店和北京饭店店各开一家分店,并于2015年在上海复兴SOHO广场开出中国首家全新旗舰店,门店最多时达到11家。2011年起,有微博网友爆料,澳拜客 Outback北京两家门店关闭,之后,其他门店也出现关店现象。

对于本次关闭9家门店,有消息称,是因为内地运营不好,美国总部决定撤资,一位澳拜客离职员工表示,消息确实挺突然的,年初还只是调整经营不善的门店,随后品牌就止全国开店计划。

从关店调整到不再开新店,虽然决定突然,但败迹已显现。

品牌定位模糊埋下隐患

近年来,正逐渐大面积扩张,正在成为中国餐饮业的主力军,悄然"侵吞"了一些固守已久的中式餐饮市场"领地"。

在此背景下,进军中国已有17年之久的澳拜客 Outback,突然一起关闭9家门店,与自身发展密不可分。

"这种情况很正常,澳拜客Outback定位模糊,处于不高不低状态,开店策略也存在很大问题,其客单价较高,在商务区里没法承担午餐配套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人士直言道。

走红美国30年的牛排店 为什么在中国玩不转?

另一位从事牛排经营的高管则认为,美式餐饮在国内一直水土不服,星期五、猫头鹰、澳拜客Outback等西餐品牌生存在美式文化深植的环境中,过去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台北生存不错,但在国内没有及时调整定位,也一直给予消费者快餐的感觉。

国内餐饮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西餐市场的蓬勃兴起和西餐经营所带来的丰厚回报,部分中餐经营者开始转向关注和投资西餐,西餐早已不再是国外企业的专利。中国人开创的西餐品牌,本土化特色也更为鲜明,更受到购物中心关注,如诺丁牛排、王品牛排、胡椒厨房、新元素餐厅等都是备受购物中心青睐的中国西餐品牌。

不仅是西餐,餐饮业态本身存在关店隐患。《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日料店铺数占1/10的上海,一年减少了2200家,降幅达到27.5%,2017年,韩料店铺仅在上海一地就减少了2500家;2017年全国典型城市购物中心各业态的关店中,餐饮业态的关店量占36%,比重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