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电商:未来的电商靠的是什么?

关键词:聚焦

适合人群:运营经理、运营总监、电商老板

适合商家:腰部商家、天猫商家

一、聚焦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我们的产品不卖给谁?

史玉柱说:“创业的时候最好主攻一个方向,一个产品。即使做一个产品也不能平均用力,把核心竞争力那一点做足,聚焦、聚焦、再聚焦。”做品牌就像谈恋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聚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不是我们的用户?

《定位》中有一个环节专门批评营销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满足所有人需求陷阱」。

公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即人人满意陷阱。如果公司自问「我们要满足谁的需求」,还不如问「谁不用我们的品牌?」大部分公司发现,它们的战略考虑了所有人的需求。

有些营销人反对「找空位」概念,他们不想被固定在某个明确的定位上,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限制销售规模,或者失去更多的机会。

在过去的时代,品牌和广告都比现在少得多,满足所有人需求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在富饶经济时代,参与竞争的公司太多了。要想不树敌,通过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去赢得胜利,根本办不到。

要想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取胜,你必须作出取舍,在市场上开辟出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

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产品不卖给什么人?明确了哪些人不是我们的用户,我们在品牌的经营中才不会盲目扩张。

给买家一个万千品牌中一定要选择你的理由

俗语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真的吗?消费者其实是最精明的,在时尚行业里,要形象的,买大牌有B格;要流行的,买快时尚品牌,这是最方便的;要实惠的,她又不认识你,一定要买低价产品,那样才足够安全、后悔成本低!

所以消费者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要好好思考我们要做哪个,并做到充分聚焦,把这个定位做到极致,让买家在有需求的时候就像「膝跳反射」一样选择我们的品牌。

二、聚焦的3个优势

1、有利于建立专业印象,提升转化。

当我们想买一件产品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个只做该类产品的店铺而不是一件杂货铺。

想要一件羊绒衫,价位不是差太多的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鄂尔多斯,因为专注往往给人的感觉更专业。

2、有利于建立品类进入壁垒

专注于一类产品的研发和客户服务,能让我们更容易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更加理解我们的用户,从而更快建立行业准入壁垒,让自己的品类地位更加稳固。

3、更容易获得用户传播

当身边的人对某个产品有购物需求的时候,我们会向他们推荐什么品牌?肯定是最专业的那个!

三、聚焦的6个原则

1、聚焦品类

《从0到1》的作者「投资超人」彼得·蒂尔说:「所有幸福的企业都是不同的,每家企业通过解决一个独特的问题成为垄断者。所有失败的企业都是相同的,它们未能避免竞争。」

在电商市场上,有资本、有实力的大卖家把持有更大市场容量的「基础品类」,形成品类垄断。中小卖家的唯一出路,也是电商发展最具活力的部分,恰恰是万千小而美的小品类。

小品类市场往往「赢家通吃」,一个品牌能占有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胜者吃肉,败者只能喝汤或西北风,所以主导品类才是品牌真正的价值。

《思考快与慢》中说,人们在选择一个产品的时候往往存在「选择性支持偏差」,并不理智。也就是说,一旦人们认同你是这个品类的第一,即便后来者技术更好,消费者也依然认为你是最好的那个,对于任何相反的证据选择忽视。「羊群效应」也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品牌的品类地位比较稳固时,为了提升经营利润,我们可以选择扩大产品线,扩充品类容量。

比如三只松鼠依靠碧根果打响品牌后,向其他零食领域做产品延伸。卫龙依靠辣条打响市场后也在向其他麻辣口味零食做产品延伸,扩大销售额。

但如果你还没有建立品类第一的稳固地位,还没有成为这个品类的代名词,就需要充分聚焦,让自己的地位做到稳固,免得被后来者收了稻子,为他人做了嫁衣。

占据品类往往和是否有「先发优势」没有直接关系。《成为独角兽》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很值得我们留意的品类建立失败案例:

美国有个非常善于创新的公司「Jawbone」,这家公司是无线蓝牙耳机、扬声器、智能手环的发明者,但很遗憾的是,他没有让自己聚焦于任何一个品类,最终也失去了主导品类的机会,目前这是三个领域销售最佳的品牌名单中都没有这家公司。所以,有创新不一定就能主导市场,关键是业务要重复聚焦,技术型公司更要通过专利等方式来建立行业准入壁垒。

2、聚焦产品

康乃馨酒店家纺,在家纺行业并不是没有生产实力,各种材质、各种印花也完全可以做,但最终的战略是只做酒店床品,最终成长为酒店床品领域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

丁阁仕按摩椅只专心专注做按摩椅,近7年来没有扩张规模和产品品类,按照掌柜丁健的话:「专注做一件事才会做到极致,领先行业抢占市场,对于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讲,不要一味求大和规模,做专业做稳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3、聚焦人群

品牌需要差异化,差异化的核心是族群化,如果不能定义出清晰的人群,人群不能对品牌产生认同,就很难有品牌忠诚度。

人群认同的可以是一种记忆,一个故事,一种精神,当一个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应时,他的品牌价格和社会效应也就会与之俱增。

小品类的目标用户往往又少又散,品牌和品类认知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做小而美的品类,一定要聚焦、坚持。

4、聚焦需求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才有价值,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才有需求,才卖的出去。

互联网创业精益的关键,用雷军的话说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一个产品生产出来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做需求验证,比如发给自己的老客户或者朋友,不是看他们怎么评价,而是要看他们会不会为你的解决方案买单,不买单就说明要么痛点不够痛,要么你的解决方案不要,这时候你就要审视、调整自己的产品。

5、聚焦用户

专业做白斑遮盖液的品牌「盖百霖」,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了解用户需求、体验的品牌。

「盖百霖」的品牌创始人胡发刚说:「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从客户来、到客户去。端到端思考客户价值,思考客户需要什么?客户要时间快、要正确的产品、要有价值的创新、要低成本、甚至要免费接触我们等。时刻检视我们的组织、管理流程和机制是否满足这些需求?!任何违背这些需求的意识和行为均应废除。」

6、聚焦口号

确定了定位之后,剩下的就是传播,而传播最关键媒介就是「口号」。

目标人群太分散,广告的传播效果就会很差,提升传播效率的两个重要法宝是:简单和连贯一致性!

①简单

想要让口号快速传播,首先要确保口号足够简单、容易理解。《聚焦》是特劳特的另外一本经典著作,书中提到:「聚焦应该像一首赞歌、一条标语和一句战斗口号那样难忘。」比如「阿芙,就是精油」、「盖百霖,专注白斑遮盖14年」、「吸尘器,选小狗」、「没空去韩国?就来韩都衣舍」等。

信息要削减到不能再少一个字,内容要在所有触点上,如海报、首焦、直通车、钻展、DM单、呼叫中心等高度保持一致,才容易进入消费者心智,当再次购买时,能够记住你。

②一致性

有了好记、好理解的口号,剩下的就是「重复」,所以要逢人就讲,除了要讲,还得会讲,讲得有趣,讲的听众愿意听,讲得别人愿意搬个凳子等你讲,最高境界是,听众告诉别人,有一个家伙讲的挺好的,要不你去试一试?

你一天不重复,大家就忘了。红牛原来的广告词是「困了累了喝红牛」,他可能想创新一下,就改了,但这句话马上被它的竞争对手捡起来了,「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对于80后还认同红牛,但恐怕随着90后、00后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东鹏特饮将逆袭成为功能型饮料的代名词。所以,口号一旦确定,就要不停重复。知名的一些品牌往往口号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变,比如Nike的just do it;农夫山泉有点儿甜;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好,现在想一想,你的品牌有清晰的聚焦策略吗?

的产品是在开拓一个新品类,并成为这个品类的品类王吗?

你的项目核心用户是谁?哪些人不是你的用户?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能不能用10个字描述清楚?

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你有什么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