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人是我國哪裡移居的?

數字九零自媒體


攀枝花因建設攀鋼而建市,攀枝花除當地人以外,就是建設攀鋼而從全國支援攀鋼建設而來的建設者。其中技術工人以遼寧鞍山的鞍鋼而來的對口建設的建設者居多,然後就是基礎建設原19冶的職工居多(多為湖北人),再就是修建成昆鐵路到攀後,就地專業的鐵道兵(多為四川人),這批建設攀枝花的建設者稱為攀一代,攀一代的子弟現在稱為攀二代,我就是攀二代。我現在在繼續為建設攀枝花市而努力!


攀西陽光6


我是攀二代,1976年隨母親遷家進攀,我父親是組建攀枝花市歌舞團前身~戰鼓文工團的老人,父親先入攀,當年他們進攀還是從雲南方向進來的,還在大田修整很長時間。當年建設的建設者來自全國各地,看評論很多人都沒說對。

我也略知一二,不是很準確,望指正。

1 根據三線建設支援對口單位,很多是成建制來的。

醫療系統:上海、浙江、江蘇、重慶。

運輸系統:天津(客運)、重慶(貨運)。

工建系統:湖北(十九冶)。

民建系統:南充、重慶。

商業系統:重慶、遂寧,達州。

林業系統:全川都有,還有云南。

輕工業系統:上海、江蘇、湖北。

冶金工業:遼寧、河北、上海、重慶。

礦業系統:廣西、廣東、雲南(地質隊和鐵礦)、山東(煤礦)、河北(煤礦)、。

2 後來因為本地原住民少,土地資源沒有利用起來,便號召移民,所以攀枝花原住民移民又分為三個大的片區,所以造就口音不同。

其中主要是~會理會東移民,華坪永勝移民,永仁平地移民,其中永仁平地移民最晚,因為當年仁和鎮,大田鎮,平地鎮還屬於雲南永仁縣轄屬。

3 第三次人口遷入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這一部分人口來源主要集中在川內各地,尤其是成都市。

4 後來因為工業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全國各地的援建者不斷向攀枝花湧入,再後來就是正常的人才流動和人才引進。

以上說的可能不太準確,畢竟我不是上線建設者,只是隨母遷家入攀的攀二代,很多是從父輩或父輩的朋友那裡獲取的信息,希望有知道的網友能指正。


白大師美食


普通話,四川話,廣東話,雲南話,本地土話等各地口音融合在了一起,這個移民城市沒有傳負荷,寬容而平和,大家和平相處,互幫互助,公共汽車上隨時都有讓座的,大街上老人摔倒眾人敢扶,工人階級的團結,樸實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只是最近幾年工業礦產不太景氣,許多人背井離鄉,但同時空氣也變的更加透明瞭,工業的進程中總是有得有失,人少了自然環境也好了!



南方木棉花


攀枝花市人口來源及其構成(本地人有57.1403萬人,外來移民及其後代有54.5166萬人)

[注] 1.攀枝花本地人:指的是祖籍在今攀枝花市或祖祖輩輩在今攀枝花市土生土長,且世代居住在今攀枝花市至少三代以上的人。
2.外來移民:指的是1965年建市以來因參加支援攀枝花的建設、務工、經商、工作學習等因素陸續遷居、移居今攀枝花市的人。
3.移民後代(亦稱為移民新生代):指的是幼年時來到今攀枝花市成長、生活或者外來移民在今攀枝花市土生土長的下一代或後代。
4.攀枝花人:現今居住在攀枝花市範圍內的所有人的統稱,包括本地人和外來移民及其後代。
1965年3月20日,攀枝花特區人民委員會正式成立。4月22日,國務院批覆四川省人民委員會的請示報告,同意攀枝花特區對外改稱渡口市。1987年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所轄三區(東區、西區、仁和區)兩縣(鹽邊縣、米易縣)是先後於1965年8月、1965年11月、1974年11月、1978年2月、1978年10月陸續5次從周邊雲南省的永仁、華坪,四川省的會理、鹽邊、米易等5縣劃入的。建市之前,據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資料,今攀枝花全市行政管轄區內(包括鹽邊、米易兩縣全部及會理、華坪、永仁三縣之一部)總人口數為28.9324萬人,其中漢族人口有24.3358萬人。開發建設初期,攀枝花(不包括20世紀70年代劃入的平地、大龍潭、米易、鹽邊大部分地區)有原住民8萬多人,他們是1965年8月由雲南省永仁縣仁和區的仁和、土城、總髮、灰美來、中壩、學房、興隆、魚塘、竹木山、田房、啊署達、納拉、灰老、太平、新村、混撒拉、紅石巖、灰嘎18個公社、大田區大田、銀鹿、片拉立、永富、大竹、旺牛、啊喇、官房、起查喇9個公社,華坪縣三陽區新華、少義、佈德、玉泉、新生、新民、共和7個公社,大興區福田、平江、和平3個公社共計10個公社,四川省鹽邊縣的同德、民政、務本、銀江4個公社,1965年11月由會理縣的新民、安寧2個公社劃歸今攀枝花的。到1965年底,以上43個公社共計8.0836萬人,加上當時從全國各地調進今攀枝花市區的建設隊伍4.1407萬人,全市共有12.2243萬人,這就是今攀枝花市最初形成的人口規模。

建市初期,攀枝花的絕大多數幹部、職工從全國各地調入,這就使得攀枝花城區人口的構成,具 有其獨有的特徵。根據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資料,當時的攀枝花市共有81.5152萬人,而通過對當時東區、西區(不含銀江鎮、格里坪鎮)33萬多人的籍貫進行調查發現,來自外省的人有12萬多人,占城區人口的38.30% ,其中遼寧省28337人、山東省15646人、雲南省12122人、湖北省10716人、河北省9535人、河南省7834人、江蘇省7738人、湖南省6433人、吉林省5930人、黑龍江省2905人、上海市2856人、浙江省2674人、安徽省2558人、山西省2285人、廣西壯族自治區2234人、貴州省1784人、陝西省1236人,等等。來自四川省內125個市、縣的人,約有20餘萬,占城區人口的61.20% ,尤以來自南充市、重慶市、西充縣、遂寧市、成都市、樂至縣、資中縣、南部縣、武勝縣的人居多。而屬於土生土長的攀枝花人只有1650人,僅佔城區人口的0.50% 。(詳見:四川省攀枝花市志編纂委員會:《攀枝花市志》第135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據權威部門國家公安部直屬事業單位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掌握的最新戶籍人口數據權威統計,截至2012年7月,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數為111.6569萬人,依照戶籍人口籍貫統計,攀枝花籍本地人(即:祖輩在今攀枝花市土生土長,並且世居境內三代以上的人口)57.1403萬人(其中攀枝花籍本地漢族人口42.6763 萬,佔攀枝花籍本地人的74.69%),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51.17% ,主要分佈在米易縣、鹽邊縣、仁和區、西區格里坪鎮、東區銀江鎮。外來移民及其後代(即:1965年建市以來因支援攀枝花建設、務工、經商等因素陸續遷居攀枝花市的人及其在攀枝花市出生長大的後代)54.5166萬人,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48.83% ,外來移民及其後代則主要集中在東區、西區、仁和城區、鹽邊縣城、米易縣城等地,其中四川籍外來移民及其後代34.2440萬人,佔攀枝花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戶籍總人口的62.81% ,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30.67% ,外省(直轄市、自治區等)籍外來移民及其後代20.2726萬人,佔攀枝花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戶籍總人口的37.19% ,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18.16% ,其中重慶籍外來移民及其後代6.4304萬人,佔攀枝花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戶籍總人口的11.80% ,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5.76% ,東北籍(老家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外來移民及其後代3.6537萬人,佔攀枝花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戶籍總人口的6.70% ,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3.27% 。

攀枝花市城區(東區、西區、仁和區)戶籍總人口數為69.0304萬人,佔攀枝花市戶籍總人口的61.82% ,其中攀枝花城區籍本地人(即:祖輩在今攀枝花市城區範圍內土生土長,並且世居境內三代以上的人口) 18.6175萬人(其中攀枝花城區籍本地漢族13.3745萬人),佔攀枝花市城區戶籍總人口數的26.97% ,攀枝花市城區本地人主要集中在仁和區,達14.7080萬人,此外,西區格里坪鎮、東區銀江鎮也有一定分佈。外來移民及其後代(即:1965年建市以來因支援攀枝花建設、務工、經商等因素陸續遷居攀枝花市城區的人及其在攀枝花市城區土生土長的後代)50.4129萬人,佔攀枝花市城區戶籍總人口的73.03% ,主要集中在東區城區、西區城區以及仁和城區仁和鎮、大河中路街道辦事處、金江等居民社區。
攀枝花市戶籍人口中本地人(攀枝花籍)和外來移民及其後代(非攀枝花籍)人口主要構成詳見下表:
表一 2012年7月攀枝花市戶籍人口構成表
區縣
戶籍人口
(萬人)
本地人(攀枝花籍)(萬人)
移民及後代(非攀枝花籍)
(萬人)
東區
31.5462
2.1704

29.3758
西區
15.1383
1.7391
13.3992
仁和
22.3459
14.7080
7.6379
鹽邊
20.8970
19.4119
1.4851
米易
21.7295
19.1109
2.6186
全市
111.6569
57.1403
54.5166
(注:該表數據於2012年7月由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提供。)
表二 2012年7月攀枝花市戶籍人口中
主要外來移民及其後代籍貫構成統計表
排序
主要外來移民及其後代籍貫(市、州、地區)
人數(萬人)
1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儀隴縣、蓬安縣、閬中市、南部縣、營山縣、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
8.9357
2
重慶市(合川、江津、璧山、雲陽、萬州、開縣、忠縣、墊江、涪陵、永川、潼南、銅梁等區縣)

6.4304
3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東興區、市中區、隆昌縣、威遠縣)
4.4164
4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嶽池縣、廣安區、鄰水縣、華鎣市)
2.9085
5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會東、西昌、鹽源、德昌等市縣)
2.8832
6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蓬溪縣、安居區、船山區、大英縣)
2.3177
7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安嶽縣、雁江區[原資陽縣]、簡陽市)
1.6506
8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合江縣、古藺縣等區縣)
1.6328
9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達縣、宣漢等市區縣)
1.6093
1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邛崍、武侯等市區縣)
1.5794
11
四川省樂山市(夾江、峨眉山、市中區等市區縣


delin1122


攀枝花是一座因為礦產而發掘起來的城市。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一座由花而命名的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當年據說攀枝花只有幾戶人家,後來為了開發的需要政府才實行鼓勵人們去攀枝花工作,即現在很多攀鋼的老一輩的工人。現在大部分的工人也多是繼承下來的。為了輔助重工業,同時也是解決了男人的婚姻問題,開設相應的輕工業。這樣便越來越發展。

解放初,全國的重工業都集中在東北。所以援建攀枝花,以東北來的人為主。這就造成了如今有很多東北人在攀枝花生活的原因。

當然了攀枝花還有很多其他的地區的人,正是人們之間拋棄地域差異,坦誠相待才有瞭如今攀枝花快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