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是正常糾紛還是校園欺凌?家長的過度關注,往往會導致認知差異與錯位,是這起惡性事件背後我們應該高度關注的。

日前,江西上饒發生了一起驚天血案,一位家長當著正在上課的同學與老師的面,幾乎是“手刃”了女兒10歲的同桌劉某。而原因,據目前警方透露的信息,是因為兩個孩子之間發生了糾紛。無獨有偶,前兩天剛剛發生了另外一起類似事件,一個家長衝進學校把和自己孩子發生糾紛的同學暴打了一頓。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兩起事件,程度不同,但起因卻如此相似。

這一極端事件背後,可能映射了一些規律性問題,的確需要我們思考,並解決,最後才能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對詳細的情況,嚴格講並不完全準確,最後終會調查清楚的,我們只能就目前披露的信息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對於事件起因,公安部門說是孩子之間的糾紛。對此,有很多人已經武斷地認為是校園欺凌引發的血案,對此我個人持保留看法,留待公安部門澄清。若暫且按這個說法,類似事情處理起來方法比較簡單,就是管好自己的孩子。

校園欺凌的確成為校園目前最大的一個“社會問題”,教育部近年的一個重點工作也是如何治理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但坦率地講,校園欺凌本身非常複雜,從定性到處理,絕不是一兩個文件就可以解決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此事再次提醒眾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千萬不要認為只是孩子就無限寬縱,你把他當孩子,但他首先是社會的一員,別人不會無限寬縱的,一旦遇到極端的人,招來的就是血淋淋的殺身之禍。

我不由聯想到前兩天在北京一個書店,一名熊孩子謾罵提醒他不要大聲喧譁的店員的情景,我們有理由擔心,因為錯誤的教育觀念,我們對孩子不是過於嚴厲,而是過於寬縱了,這種熊孩子與父母不在少數。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在這個問題上,要特別提醒一些家長,近年受輿論與一些偽專家的誤導,在錯誤強調天性與個性的背景下,我們對孩子基本的行為規範已是過於寬縱,甚至是嬌縱了。

記住,基本的規矩是從小養成的,恰恰不能以孩子小為藉口,放任其錯誤的行為,長大就晚了。要減少或者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第一就是不要做熊父母,哪怕是出於自保,我們也不要慣著自己的孩子。

網絡上之所以有那麼多支持這位行兇的父親的人,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家的一種態度:對於愛欺負別人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武力打回去。

警方的通報中用的是“糾紛”,是否是欺凌或者校園暴力,有待警方澄清。但根據目前情況以及經驗判斷,此事可能更代表了另外一種複雜情況,即因為過度關注,無限放大孩子之間的糾紛,最後因為雙方認知差異與錯位,導致矛盾激化,最後痛下殺手。這類現象更有隱蔽性,也更需要提醒家長注意。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雖然這位行兇的父親認為是從“開學起幾乎每日打罵”,但顯然被放大了,可能與周圍人的認知存在錯位。如果真是這種情況,班主任早就給調換座位了,這是最簡單實用的一種解決辦法。

同時,也有家長群中透露出的信息,被害孩子家長也在第一次聽說時就表態一定批評孩子,並向對方道歉。更多的可能是家長對這種糾紛認知發生了嚴重偏差。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一個重要的佐證就是這位女生家長在行兇之前,在家長圈裡的威脅言語:“我們夫妻從女兒一出生起就雙雙辭職在家就為了能夠多陪伴她,就想看著她平安快樂成長。”顯然,這對父母是多麼看重孩子,甚至不惜雙雙辭職在家陪護。

母親辭職在家專職照顧孩子還在我們常規認知範圍,父親也辭職,夫妻雙雙在家全職照顧孩子,如果沒有其他隱情,坦率地講,這是典型的過度關注。

對於這種父母,孩子就是一切,因此對於她的一切,不自覺地無限放大,甚至會是神經質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窺探出這位家長的觀念與期望:平安快樂成長。這個願望沒有錯,但遺憾的是,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不可能只有快樂,恰恰存在很多的挫折與磨礪。人的成長就是一個社會化過程,就是在不斷的磨礪中成長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需要學會和不同的人相處

,這是家長需要深刻認識到的。但顯然,這位家長不這麼認為。

英美最好的私立學校幾乎都是全寄宿的學校,其核心特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在封閉的學校裡,去標籤化,快速社會化,快速成長。無論你是總統的公子,還是億萬富翁的女兒,在封閉的學校裡都一樣,沒有人會特別嬌寵你,讓著你,你必然面臨各種糾紛甚至惡意的刁難,必須學會妥協平衡鬥爭。

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強調了德智體美勞中的“勞”,這個“勞”,更多的是在勞動過程中學會堅持,忍耐,得到淬鍊,而不是隻有快樂幸福,不是隻在溫室中,只在自己的舒適區。

事實上,我們家長未來也無力保障孩子都會遇到好人,講理的人,也無法保障孩子遇到的同事與領導都是講規則的,都是公平的,這就是社會的豐富性,也是基本生存法則。而應對這一切的能力,就是從小逐漸培養起來的,包括學會和不同的同學老師相處,本身就是一種鍛鍊,是一種學習的機會。

因此,對孩子之間正常糾紛的判斷背後,實際上是一個正確的教育理念問題。

不同的觀念或者是心態,對一個糾紛的性質判斷是完全不同的,進而會導致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手刃女兒10歲同學,驚天血案為何發生?丨觀察



一個高度關注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絕對幸福快樂的父母,非常容易用自己對孩子的方式與尺子對照其他人,這樣就很容易把同學之間一般的糾紛判斷為侵犯,進而判斷為長期的欺凌,這是我們家長在處理孩子在學校與同學之間的糾紛時,非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過度敏感過度放大,不僅容易導致過度保護,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也容易惡化孩子正常的人際關係,適得其反。

很顯然,這個事件中,這位行兇的家長至少存在這種現象。在他看來,這位受害者這幾乎是天天打罵自己的孩子,但家長竟然不管(實際上各種信息顯示並非如此),於是他出離憤怒,就真的痛下殺手了。這種認知錯位顯然強化或者說直接推動了這個惡性事件的發生。

行兇者的妻子也在群裡表示,丈夫“臭脾氣”,她回家說說,並向其他家長道歉,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這一點。很顯然,不僅是大家,即便是他和妻子的認知判斷都不一樣。

這起惡性事件,不僅再次提醒我們的家長需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切忌對孩子的一些惡行過度寬縱,也提醒我們,需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要避免因為過度關注導致對正常的糾紛放大,甚至擴大化,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更容易因為這種錯位理解,激化矛盾。而後者,更有隱蔽性與普遍性,更需要重視。

當然,也再次提醒學校,在此類問題的處理上,需要及時堅決,對於偏執型孩子要關注,對於偏執型家長也需要心裡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