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早早到达机场,值机、托运、过安检,许多朋友觉得这些操作烂熟于心。殊不知,当中藏着很多“猫腻”!以下事项必须引起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确保旅程安全顺利。

【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订票:务必核对机场代码

荷兰小哥Milan Schipper人生最大的“乌龙”之一,就是原定到澳大利亚悉尼的旅行飞到了加拿大。

一开始,他像往常出行一样,键入目的地“悉尼”早早买好打折票。可是下了飞机进入机场大厅,他感觉不对:怎么人人都穿羽绒服?悉尼不是夏天吗?他抬眼确认机场名,是“悉尼”机场。但他掏出手机来定位,震惊了……他居然在加拿大!

原来,世界上不止一个悉尼。他机票上目的地“悉尼”的代码是YQY,而澳大利亚悉尼的代码应该是SYD。

代码是被列入“代码执行国”的国际机场独一无二的凭证,哪怕城市重名,机场代码也绝不会重。购买机票时,一定要核对机场代码。

值机:注意登机牌是否印有“ssss”

【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今年2月,一位中国网友发帖称,从北京飞美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办登机手续时,发现登机牌上印了个“SSSS”标记。机场工作人员称,有这个标志的旅客,所有行李都要去“超规行李托运处”托运,进行二次严格检查。

到了美国入关处,海关人员看到这个标志,直接把他带进“小黑屋”,要求打开全部行李,挨件检查所有物品并搜身,折腾两个多小时。

原来,四个“S”全称是SecondarySecurity Screening Selection,即二次安检,是美国交通安全局要求旅客接受额外安检的标识,目的在于帮助安全部门监查出入美国的潜在危险人员。

所有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及美国国内航程的乘客,都可能拿到有这种代码的登机牌。相关旅客除了要接受常规安检,还要接受二次安检中的几项甚至全部,包括搜身、人工行李检查和爆炸物探测等。排除嫌疑后,工作人员会在登机牌上做标志,不过这些标志时常变换,且每个机场都不同。

按照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的说法,被打上“SSSS”标识的旅客是随机抽选。但也有报道称,名单是基于美国恐怖分子筛查数据库挑选形成,下述人群被列上名单的几率更大:

  1. 来自高风险国家;

  2. 常到高风险国家旅行;

  3. 在国际恐怖分子名录上;

  4. 与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重名;

  5. 购买一天之内往返机票;

  6. 出行当天用现金购买机票。

不论如何,万一登机牌有“SSSS”字样 ,尽快前往安检口,多留些时间给二次安检,以免耽误登机。

安检:勿涂护手霜勿喷香水

【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瑞士媒体近日发文提醒,旅客过机场安检之前,最好避免涂护手霜。护手霜中一般含有保湿甘油,在化学成分上与制作炸药的硝酸甘油相似。若护手霜较浓或涂抹过多,过安检时可能触发防爆警报。

据统计,瑞士苏黎世机场曾在一个旅游旺季内,发生七起由护手霜引发的安全系统误报事件。

德国联邦警局发言人也曾表示,旅客身上喷洒过多香水,射击爱好者穿着打枪时曾穿的衣物,都容易令敏感的警报系统响个不停。

乘机:当心产生天价漫游费

【注意】不可不知!坐飞机竟有这些“猫腻”

2018年8月,华人钟女士带孩子从美国赴越南,旅途顺利。但她回到加利福尼亚的家中,收到“天价”账单。儿子尼古拉斯的苹果手机被T-Mobile电信公司索取13470.19美元的上网漫游费。钟女士震惊道,家人常年在美国与越南之间探亲往返,很清楚出国如何避免长途电话费。儿子尼古拉斯也确信,已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且从未选择连网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除用户主动操作产生的流量之外,还有大量被推送下载的流量。比如邮件通知、天气提醒、软件更新等,都是后台自动完成,部分订阅手机报的用户在境外接收彩信也产生费用。因此,一些智能手机即使没有主动连网,也会因后台程序产生流量。

乘国际航班的朋友注意,飞行前千万设置好手机,最保险的方式是彻底关机或拔掉SIM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