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國際護士節到來 她們既過護士節又過母親節

舍小家顧大家,心中永存病人,這幾乎是所有一線護士的最真實寫照。

5月12日,當母親節邂逅護士節,在每一位成為母親的護士心裡,都有這樣一句話:“患者和孩子,都是我的牽掛。”

田青:重大疫情爆發時,總是第一個上“戰場”

田青,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一病區的護士長。說起這個科室,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如果說起H7N9流感,想必你會印象深刻。

兩年前,本報記者第一次採訪田青,就是因為一位H7N9禽流感病人。2017年6月,她和同事奮戰88天,將一名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田青所在的科室,病人大多危、急、重,且具有傳染性,每次傳染病重大疫情爆發時,她都第一個報名。

這樣的工作,必然讓她無法像一位普通母親一樣照顧家庭。田青的女兒,是一名哮喘病人。有一次,女兒突發哮喘,給她打電話時,她剛脫掉工作服要回家,科裡一位病人突然病情變化,需要立即搶救。她毅然返回病房,2個多小時後,終於救回了病人。

可當田青打開家門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只見女兒一個人躺在沙發上,全身沒了力氣,她不停地呼叫著女兒,原來女兒誤將一瓶藥全部喝掉。她急忙抱著女兒到急診科進行洗胃,看著又粗又長的胃管插到女兒口中,聽到女兒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呼叫“媽媽”的聲音,田青心如刀絞。

田青說,作為人之父母,誰不想在家陪孩子聊天,哪個不想坐下來和孩子、老人共進每餐,可作為一名危重症感染科的護士長,她卻不能。

李燕:回家哺乳路上磕掉4顆門牙,卻一天也沒休息

李燕,市人民醫院南醫療區神經內科二病區護士。這個科室,除了治療大量腦血管病,還肩負著重症病人出入神經內科ICU救治工作。前段時間,還沒休完產假的李燕,提前一個半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原因是她所在的科室“太忙、太缺人……”

有人說,每一個職場母親,背後都是傷痕累累,她們更如同“超人”一般,維護好家庭和工作。

李燕就是這樣一位要強的母親。儘管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但她儘量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尋找平衡點。由於孩子小,李燕每天中午需要回家哺乳。從單位到河東的家,騎電動車要40多分鐘。前幾天的一箇中午,由於著急,李燕在路上發生了意外,磕掉了4顆門牙,她愣是沒有休息一天,正常工作。

同事們評價李燕沉穩心細、工作認真,幹活從不拖泥帶水。而擔負“母親”角色的李燕,也是如此,她把家庭和兩個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同事們都說李燕是“漢子”,這個稱呼的背後,是一位腦血管病護士和一位母親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付出。

王曉芳:任勞任怨,把工作和家庭兼顧得特別好

市人民醫院腦腫瘤與腦血管外科護士王曉芳,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王曉芳所在的科室,急危重症患者多,繁忙對於這個科室的護士來說,也早已習以為常。

同事眼裡,她任勞任怨,把工作和家庭兼顧得特別好。工作中除了忙碌,王曉芳的護理工作十分細緻,尤其是她特別關注患者的心理護理。她經常會更多地瞭解患者病情之外的家庭情況、經濟情況等等。

在她看來,患者的心理康復同樣重要,“我們的工作是救死扶傷,但患者的心理同樣需要重視。如果能多瞭解一些,多幫幫患者,讓患者心理上得到更多安慰,有助於讓患者配合治療。”

王曉芳的這份細緻更體現在家庭中。有了兩個孩子後,她幾乎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甚至平時連看手機的時間都沒有。翻開她的手機,除了孩子的照片,幾乎找不出一張她和孩子的合影,因為鏡頭背後的那個人一直是王曉芳自己。

馬騰苑:夫妻二人幾乎 沒有完整的節假日

馬騰苑,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急診科護士。她是醫院拔尖的急診護士,她參與過各種大大小小的搶救,甚至還拿過全市急救技能大賽的第一名。

馬騰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醫生的妻子。丈夫在郯城工作,她在忙碌的急診科,夫妻二人幾乎沒有完整的節假日,甚至無法像普通家庭一樣,同時抽出時間帶孩子出去玩。

馬騰苑說,丈夫工作地點遠,自己在急診科忙,“我們兩個人忙起來,婆婆一個人照顧倆孩子,甚至經常要抱著女兒去接兒子放學……”

今年的春節,全家人也沒能吃上團圓飯。除夕那天,馬騰苑上白班,丈夫上夜班,她下午回到家時,丈夫已經去郯城上夜班去了,“過年對於別人來說,年夜飯很重要。但對於我們醫務工作者來說,其實沒什麼,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了。”

楊素賢:錯過女兒成長的許多重要時刻

楊素賢,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感染科三病區護士長。她所在的科室頗為特殊——承擔著全市重症手足口病患兒的救治任務。

“每到流行期,我們科都要超負荷運轉,甚至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楊素賢和同事們也養成了習慣:經常一天睡四五個小時,上班時間幾乎不喝水、不上廁所,說話語速快、走路快、幹活快……

對於家庭和孩子,楊素賢難免有虧欠,尤其是大女兒。她坦言,自己幾乎錯過大女兒成長的所有重要時刻。

大女兒剛兩歲時,楊素賢就把她交給了孩子的奶奶,自己一心忙工作,如今女兒都上初二了,“女兒有時跟我抱怨很多年都沒合影了,我想起來,我們娘倆的合影都是她小時候拍的……”楊素賢有時候想想,心裡也挺不是滋味,“人家媽媽都把閨女當寶貝,我對孩子照顧太少……”

不過,讓她欣慰的是,隨著女兒年齡大了,也理解了她的工作,甚至會在母親節時給她寫信,信裡這樣寫道:媽媽,你一直上班很辛苦,我以你為榮……

魯南商報記者 周廣聰 通訊員 楊慧慧 劉亞琦 孟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