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五大目标”努力交出高质量答卷

掌上济宁讯 (记者 宋仪凯 通讯员 张长青)日前召开的全市考核总结表彰大会暨““双招双引””工作推进会议既是考核总结、表彰先进的大会,也是““双招双引””再加压、再鼓劲的大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成绩归零再出发,提升标杆创一流,努力奋战建设动能转换先行区、乡村振兴样板市、文化建设示范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生态优美宜居城“五大目标”,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市确立的两大工作线之一,是牵动全局的“牛鼻子”。张百顺介绍,邹城在建设动能转换先行区方面,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园区提质增效工程。加快现代工业新城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步伐,做强邹城经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区2个省级园区,打造中心机电产业园、唐村循环经济产业园、保税功能区3个特色园区,构建“1+2+3”园区发展格局,为新旧动能转换搭建高端平台。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以主导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五化提升”为抓手,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健康医药、机器人5大产业集群,今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180亿元、120亿元、80亿元、10亿元、5亿元,实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三是民营经济壮大工程。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意见,加大“510”企业培育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打造梯次强企方阵,年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70家。四是地企融合共兴工程。加快推进与兖矿集团共同实施的氢能研发示范基地、塌陷区生态治理等9个产业项目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文化旅游等领域,策划实施一批产业链项目,深化地企合作,实现融合共兴。五是“双招双引”突破工程。把今年作为“双招双引”突破年,一方面“专业、专职、专注”抓招商,抓好母亲节期间“双招双引”恳谈会、对接省属企业暨邹城投资环境说明会签约项目落地;用好全国、全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平台,持续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发挥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处作用,全力对接行业领军企业和大项目,近期在上海、北京开展“双招双引”恳谈会,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另一方面“精心、精准、精细”引人才,大力实施“邹鲁英才”计划,重点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乡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四类人才”,引进或自主培养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

乡村振兴是我市确定的另外一条工作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张百顺介绍,邹城市在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市方面,重点抓好“五个一”。一是开展一个试点,即高标准开展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创建,重点推进4个示范带、6个示范片区、3个示范镇、10个示范村建设。二是强化一大动力,即加快做强乡村产业,坚持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农高区;打响邹城蘑菇和樱桃、核桃、草莓等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三是突出一个关键,即抓实抓好乡村组织振兴,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健全市级领导联系、镇街班子成员包保、第一书记帮扶、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打好软弱涣散村组织整顿攻坚战,今年9月全面消除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四是夯实一个基础,即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年内覆盖率达到70%;同步加快蓝城小镇、蘑菇小镇、健康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催生更多的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新业态。五是打好一场硬仗,即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内85%以上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有效处置,2020年80%以上村庄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加快99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邹城作为孟子故里,是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的核心区。张百顺介绍,在建设文化建设示范区方面,邹城将重点展开“422”工作布局。一是建设“四大片区”。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动,加快古城片区、大峄山片区、九龙山片区、孟子湖新区双创园区“四大片区”建设,实施好历史文化街区、老一中文创广场等项目,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建设“两大基地”。提升孟子馆教学水平,拓展子思书院等现场教学点,打造国家级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加快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廉政教育基地。三是建设“两个中心”。上半年完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分中心建设,10月份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用优秀文化凝聚人心。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在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方面,邹城将重点健全完善“三创”体系。一是创新体系。以建设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为契机,发挥产业经济研究院作用,带动提升智能装备科技园等“五园六院”创新能级,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公共创新平台6家。二是创造体系。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精准开展产学研对接,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三是创业体系。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全程帮办等模式,实施企业开办8小时内办结、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90天内办结等办法,擦亮“一次办好、‘邹’全服务”品牌,全面激发创业活力,年内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以上。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邹城市着力建设生态优美宜居城,重点实行“3453”工作模式。一是推动中心城区“三区组团”发展。实施好总投资87亿元的26个精品城市建设项目,推动孟子湖新区、东城区、老城区“三区组团”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二是开展“四城联创”。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年度省级测评取得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健康促进市验收,打响城市品牌。三是建设“五大体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健全完善就业服务、均衡教育、优质医疗、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五大体系”,办好10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四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用好市级、镇街、部门三本台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张百顺表示,我们将按照省委来一场大竞赛、大比武以及市委“十破十立”的要求,弘扬奋斗精神,崇尚真抓实干,推动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邹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