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牽桂港 兩地話融合 ——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採訪紀行之二

全國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有省界接壤的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香港,將依託新機遇再拓區域合作新空間。

一水牽桂港 兩地話融合 ——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採訪紀行之二

初夏,香港維多利亞港清風徐來,繁忙的渡海小輪穿梭於南北兩岸之間,見證著這顆東方明珠的過往與未來。

親緣一水牽,桂港情相連。廣西與香港,有同飲一江水的淵源,更有多年接續合作的情誼。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佈,大灣區內的城市由此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全國唯一與粵港澳大灣區有省界接壤的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香港,將依託新機遇再拓區域合作新空間。

善用優勢挖富礦

15年前,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副主席、協豐供應鏈集團創始人潘家穰剛踏上南寧的土地,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濃濃的廣西情節讓他克服萬難紮根廣西開創事業。

30年前,培立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陳宇齡致力於中醫藥研發,從廣西田林起步,發展到目前擁有2100噸產能的中藥配方顆粒。

40年前,香港新華集團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瞄準良港北海,建工廠、組船隊、搞養殖,在廣西鋪開水產業的商業版圖……

展開桂港合作的時間軸,經貿往來之密切,人文交流根基之深厚,讓人驚歎。

“我們都是一家人。”“走出大灣區,感到最親切的還是廣西。”連日的採訪中,記者多次聽到港商對廣西如此暖心的描述。

地緣相近、人文相親、語言相通、習俗相同,讓香港與廣西多了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攜手發展,更讓港商看重的,是廣西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政策的疊加優勢、廣闊的發展前景。

廣西沿海、沿江、沿邊,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為香港新華集團依託“一帶一路”打造南北全通的戰略佈局提供了條件。

“新華集團與成都鐵路局、中海運、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合作,以四川為中心,北向打造中歐快鐵,南向連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把南北通道打通,讓西南腹地的重慶、四川等省區市大進大出的貨物從廣西北部灣走出去。”蔡冠深說,廣西優勢明顯,但短板在於市場並不是很大,要考慮怎樣聯通其他城市共同發展,除了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之外,還要加快東融的步伐。

東融怎麼融?蔡冠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今後將成為全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廣西應利用好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把“後門變前門”,在桂港貿易、物流、專業服務、金融、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尤其應建起冷鏈物流體系,利用港珠澳大橋這個有利條件,打造現代化運輸體系。

“在水路上,廣西也應加強與廣東對接,水路運輸較陸路、海路成本更低,廣西有沿江的優勢,要把西江和珠江的貨運體系連接在一起,打破兩省區之間的壁壘,讓兩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高效率的無縫對接。”蔡冠深說。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全國獨一無二,也是唯一一個與粵港澳大灣區有陸地、江河、海上3種通道相連的省區,地理位置優越,對香港物流和航運界很有吸引力。

今年1月,由40多位香港物流和航運業代表組成的經貿考察團到廣西考察,活動中,香港貿發局特別聯合香港物流發展局及香港海運港口局舉辦專題研討會,探討和挖掘桂港兩地在物流和航運業的合作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首席代表吳文慧說,廣西的資源非常豐富,在食品製造、礦物、金屬和石油加工方面基礎較好,對香港的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廣西不少製造業和科技企業有‘走出去’的條件,但他們很多時候不瞭解國際市場的需求和標準,例如研發、品牌推廣、法律、會計等,需要更高水準的專業服務支援。而香港法制完善、專業服務發展成熟,可以為廣西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的支持,幫助企業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吳文慧說,在“大灣區”時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商貿平臺的優勢將更加突出,可以在融資、國際運營和風險管理三方面為廣西企業提供服務,讓廣西企業更好地利用香港的金融市場進行融資,藉助香港金融平臺拓展海外市場。

營商環境無小事

在香港九龍長沙灣永康街77號環薈中心23樓,“香港廣西社團總會”的招牌醒目地懸掛著。作為香港“廣西投資者的孃家”,這裡已經吸引了10多萬會員,會員規模在香港的各省區市社團中排名第三。數量龐大的會員中,中小企業佔了七成。

“廣西是面向東盟的前沿窗口,蓬勃發展的北部灣經濟區非常適合香港的中小企業和年輕的創業者開拓事業或進軍東南亞市場。”香港廣西總商會會長吳家榮長期致力於為香港中小企業尋找發展機遇。

在吳家榮看來,廣西與香港的融合發展應該把著力點放在吸引香港的中小企業和年輕的創業者身上,特別是科技創新領域,因為中小企業通常資金規模比較小,但掌握的技術比較先進,具有更廣闊的視野,他們最需要的是優良的營商環境和較低的創業門檻,從這點看,廣西很適合創業,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改善營商環境,吸引這些企業在廣西生根發芽。“過去我開車到廣西玉林至少需要10個小時,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從香港開車到廣西只需要6個小時。相比高鐵和飛機,高速公路對於香港的中小創業者來說更便捷靈活。廣西應該利用好港珠澳大橋,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將交通的便捷度再提高一個層次,以適應中小企業靈活的工作方式。”吳家榮說,“在軟件上,著力為投資者創造舒心、安心的營商環境,把重點放在吸引高素質創業者上。“

對於創業的不易,香港國際經貿合作協會副主席、協豐供應鏈集團創始人潘家穰頗有同感。在廣西創業15年,從一開始沒人知道供應鏈是何物,到目前即將以廣西為核心,打造涵蓋採購、物流、配售、零售等環節為一體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潘家穰堅持了下來。

“到廣西投資的港商,不僅帶來了資金,還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發展理念,政府部門不要陷入重招商輕服務的誤區,應服務好現有的外來投資者,通過他們‘以商招商’才是加快東融步伐最有效的途徑。”潘家穰說

不拘一格引人才

數年前,有40多年曆史的全球紡織製衣企業溢達集團,看準了旅遊城市桂林,將生態工業園“十如項目”落子於此。給予溢達信心的,歸根到底是“人”的因素。

“一個企業的發展,人是最寶貴的資源。一直以來我們對人才最關注,選擇來到廣西,落戶桂林正是因為人才。我們佛山工廠有許多員工來自廣西,能創造條件讓他們回家鄉發展,無論對員工還是企業都有好處。”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說

採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對於人才的重視,是這些老牌香港企業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

培立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陳宇齡對此深有同感。他在廣西發展了近30年,看中廣西豐富的中草藥資源,更看好廣西在生物科技、中藥以及醫藥高尖端研究方面的潛力,“高科技產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如果廣西和香港的人才交流更密切一些,甚至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儘可能吸引到廣西來,廣西發展就有了更大的優勢。”

記者:譚卓雯 駱萬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