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用户65996267


看这么多回答貌似没一个说在正点上的,也是醉了!

为何赵国面对燕国在长平打败之后还能打败燕国,原因除了哀兵必胜外就是赵国奇葩的国家三元化政治中心三元化!

先说历史,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之后九年左右,赵国发生了三件事情,后来影响深远。

第一:赵孝成王任命名将廉颇做了相国,并封信平君,也就是说幼稚的赵孝成王,终于明白了廉颇的重要性,这是后期打败燕国的关键。

第二:燕国派栗腹访邯郸,献五百金做赵王的酒资,假意达成燕赵盟约,为背后一刀做准备。

第三件:燕国背信弃义,派出两路大军合计约50万人大举攻击赵国(夸张)

促成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燕相栗腹,在访问赵国时,看到经长平之战惨败的赵国,士兵多为老幼,于是野心膨胀想一举吞并赵国。

可是这燕相栗腹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间谍,他的情报失误让燕国大军万劫不复。

随后燕国大军两路来袭,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八万精兵在邯郸北迎击燕相栗腹,又让乐乘以五万精兵到北方代郡抵挡燕将卿秦。

赵国大胜,杀栗腹,虏卿秦,不仅如此还趁胜追击,包围燕国国都。

燕国偷鸡不成蚀把米,要不是秦国帮忙,估计燕国就完蛋了。

那么为何看上去元气大伤的赵国会如此英勇?

这和赵国特殊地理环境有关,简而言之,赵国有三大政治中心,只要一个在,赵国就不会灭。

他们分别是南方中心国都邯郸,西方中心坚城晋阳,北方中心边疆代郡,打下邯郸没什么,赵国不会亡,打下这三个中心赵国才会灭亡,这也是后来赵国即使邯郸被秦国攻破依然复国的关键。(赵国邯郸被攻破后在北地代郡复活)

因为赵国有三条命!

而赵国三大政治中心形成,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最关键的是地理因素。

赵国在三家分晋之后其实很苦逼,领土隔绝,还有魏国领土乱入,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完整的国家,也因此赵国曾经想过和魏国换地,不过这协议一直没达成,不仅国家分裂,就连地形也不好,太行山脉也乱入将赵国分割成了三个独立区块,一个是晋阳太原地区,一个是代国地区,还有个就是国都所在地的太行山以东邯郸地区。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过山隧道,这地理隔绝就造成了文化分裂,赵国能成一个完整国家不分裂已经是奇迹了。

而这一切离不开赵国各代君主的努力,当年赵氏还是晋卿时,赵简子就派家臣董安在太原盆地修筑了晋阳城。晋阳城以城池高大坚固著称,也是当时战国第一雄城,后来三家分晋之前的六卿斗争(赵氏孤儿事件延续)。要不是晋阳城够坚固,赵氏早就被灭了,也不会有后来的赵国。

因为晋阳的存在,赵国一开始就有了二个中心,邯郸和晋阳,之后赵国又不断扩张土地,赵襄子北上灭代戎国,将代郡纳入赵国,于是赵国就有了三个中心,“晋阳+邯郸+代”。

最后确定赵国都城是在赵敬侯时期,之后赵国就不断发展,赵武灵王时期,因为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国力大增,终于消灭夹在邯郸与代郡中间的中山国。

就此赵国终于在地理上成了整体,不过这个整体只是领土范围内的,不是地理范围内的,因为太行山还在。

这三大政治中心,好处是让赵国难以被消灭,坏处是赵国政治格局分裂,政变情况比较多。

而燕国间谍栗腹,失败就失败在于,他看到的邯郸惨状只是赵国一个政治中心的情况,连番大战的赵国虽然惨,但是晋阳、代地这两个政治中心其实依然完整。

赵国实力犹存,再加上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七八年赵国在诸侯帮助之下,其实已经恢复了大量国土,人口损失虽然大,但是战斗力犹存。

秦国则因为和赵国大战,也是无力东顾,这个时候,上天也给赵国降下了一位奇才,那就是后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李牧的崛起让赵国有了中兴的希望,如果将李牧仅仅当做战将,是对他的侮辱,李牧还是一个优秀的地方行政长官。

赵国连番大战实力消弱,国家财政困难,于是赵孝成王开始下放权利,就这样李牧成了雁门、代郡总指挥,手里不仅有军事权,还有行政人事权。

有这样的好政策,李牧将自己经济方面的才干也表露无遗,他在边疆鼓励经济发展,鼓励边民兼营田畜。

并将自己属地变成了商贸中心,以军队力量保护商贸发展,在资金充足之后,一次性解决了匈奴问题。

最后在李牧领导之下,赵国北地军团最高峰时期军力居然有二十余万。

你们说李牧是不是人才,国家没钱养不起兵,于是放权,这李牧居然不要国家一分钱,在边疆鼓励生产,鼓励贸易,最后给国家节约了军费还训练出了一只强军。

因为李牧的出现,和他那20多万精锐部队,赵国又一次崛起,度过危机的赵国,因为代地板块实力暴涨,重新成为山东六国中的头号强者。

看完这一切,在看燕国惨败还看不明白吗?

当然板块因素只是赵国胜利的原因之一,还有不少其他因素,比如赵国是个尚武之风盛行的国度,国家人人皆兵是常态,而且都很狂热,之谷燕赵之地出雄兵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而且赵国军事将领的能力也不是燕国可以比,廉颇李牧那可都是战国名将,燕国,除了燕昭王时期的乐毅还有名将吗?

所以说,燕国伐赵就是脑袋发热不自量力的决定,反而是赵国后期不断攻击燕国,要不是秦国牵制,燕国早就完蛋了!

最后总结一句,战国七雄,最可惜的就是赵国,他们也有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且不止一次,第一次就是赵武灵王时期,如果赵武灵王不退位,专心攻击秦国,战国格局绝对不一样,第二次就是长平之战,如果赵国胜利,最后谁统一犹未可知啊!


阿斗不傻


长平一战,赵国有将近50万将士长埋黄土,赵国经历如此巨变,接下来能再参战的军队已经寥寥无几,以至于后来秦国大军开到邯郸,赵国老弱病残羸弱之兵仅仅凑齐了20万人马。

这都亏了廉颇坚壁清野,才得以凑齐。

廉颇凭借20万老弱残兵能够抵挡45万秦军精锐之师的连番攻击,除了廉颇战略得当,赵国人破釜沉舟、众志成城外,魏国、楚国的支援也很重要。

赵国人上下舍生忘死,显示了他们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他们的血气方刚,他们的精神昂扬都表现出来了。

如果不是大势所趋,加上秦国在制度上已经远远走在东方六国前面,赵国凭借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坚强,不说一统天下,也定然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燕国偏偏不信这个邪,长平之战后,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栗腹为大将,要趁火打劫。

公元前251年,燕国大举攻伐赵国。

乐间是名将乐毅的儿子,他劝说道:“虽然赵国与秦国连年征战,国力耗损,军民大伤,但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做法让赵国百姓熟悉了军事,全民皆兵,而且燕国伐赵,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士气大损,而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可是燕国君王见到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能放弃做一回渔翁呢?

燕王没有听,派出60万大军,主将栗腹率领40万攻打鄗城,副将卿秦率领20万攻打代城。

廉颇、乐乘遂和赵王商议决定主动出击、各个击破。赵国刚刚遭遇大战,损兵折将,能够正面抗击燕军的兵马真的不多。

但是廉颇认为这剩下的军队只要略加调教就一定能成为一只视死如归的军队,无往不胜。

燕军骄傲之兵,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为人所不齿,士气大受影响,还有长途跋涉,人困马乏,赵国以逸待劳,可以一战。

赵孝成王紧急派出25万大军,由廉颇和乐乘分别阻击栗腹和卿秦。

纵观当时赵国和燕国的形势,他俩关系一向不错,两国在军事上还有过合作,将领们都能够互相帮助御敌,此次伐赵,燕国军队中许多将士都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而心生懈怠。

同时栗腹用兵不善,赵国此时最怕60万大军铁板一块,但栗腹却将大军分兵几处,希望能同时出击,全面攻取赵国。

从赵国方面来看,廉颇等将领都是从连年战争中滚爬出来的,邯郸一战就很好的见证了赵国军力的强势和将领的才华,这一点燕国都难以企及。

果然,燕军大举进攻时,廉颇率领大军以逸待劳,迅速出击,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人人奋勇冲杀,赵军很快就将燕军打败,主将栗腹被斩杀。

副将卿秦听说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乐乘当机立断全力出击,就像已经排练好了似的,燕军兵败如山倒,几乎没悬念,卿秦被俘。

燕国两路大军败亡,对于赵国来讲影响力巨大,为了扩大战果,廉颇率领大军乘胜追击500里,甚至一度围困燕国都城,最后燕国割让15座城池求和才算了事。

此次战役使得赵国内外交困的情况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到了赵国,国际地位有所回升。

经历长平之战,赵国军队视战争如梦靥,这次大胜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赵国的自信。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役,赵国中一大批优秀将领得以脱颖而出,如,李牧,乐乘,庞煖等人,赵国不至于在军事上出现断层。

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多次击退各国进攻,国力得到复数,终于从内外交困中走出来了,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出现了短暂的辉煌。




谈闲士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以前,赵国国力强盛,甚至可以说和秦国势均力敌,但是历史总是有趣的,两国堵上了身家性命最后以白起杀神坑杀四十万人(有点夸张),赵国惨败结束.这次大战过后赵国可以说像一个中年壮汉生了一场大病一样奄奄一息.但是为何还能短短几年后就把一个一直韬光养晦的燕国打的抱头鼠窜? 很简单,即使一个壮汉大病初愈,但是他还是有底子的,揍一个糟老头还是绰绰有余的.



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下:

1.赵国属于马背上的国家,从建国就开始打仗,众所周知赵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国家,燕国是西周王室亲自册封的大诸侯国,赵国成立之时燕国就已经有了六百多年的历史,燕国以自己的王族血统傲视天下,赵国则相信武力,六百多年的老王国,势必思想陈旧,迂腐孱弱,引以为傲的就是血统,但是赵国一直在打仗,兵多将广,从下面的地图也可以看出来赵国的地理位置,被各国包围,那天天睡觉都不踏实,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加上胡服骑射以后,人人精明能打,再看燕国地理位置,真好,除了赵其它人都打不着,一天天也没有仗打,士兵们基本天天喝酒吃肉,打起仗来你说一个满身肌肉的人厉害还是一个被酒色掏空身体的人厉害?



2.燕赵开战时的人员任用

燕国:宰相栗腹 大将卿秦

赵国: 名将廉颇 乐乘

栗腹 这个人嘛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间谍,但却是一个合格的灭国宰相,要不是他去人家赵国视察一番看到全是老弱病残的怎么会野心勃勃怂恿燕王吞并赵国,落井下石一般都没好下场,

廉颇: 这个在战国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能且一顿吃三顿),其用兵之道堪称无双

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廉颇率八万精兵在邯郸北迎击燕相栗腹率领的40万(夸张)又让乐乘以五万精兵到北方代郡抵挡燕将卿秦带的20万大兵。赵国士兵叶问附体,那真的是差点端了燕国老巢,要不是秦国出手,灭国都有可能

3.赵国历史和燕国历史

本人比较替赵国可惜,战国时期,真的是可以一统天下,但是历史就是有趣的,风云变幻后人只有兴叹之力,

赵国的建国伊始就是分晋,分晋以后竟然四面受敌,难能可贵的是出了一个明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自此在七大国中有了话语权,还有一个国家的强盛文武必须双全且齐心协力,将相和,但是比较可惜的是赵武灵王当时退位了没有专心对抗秦国,在与燕国的大战中 战国名将李牧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赵国的中兴之将,赵国在各代发展之中军事力量政治力量代表人物一直都有.


再看燕国: 除了燕昭王那一代励精图治,任用了乐毅,大胜齐国让燕国在七国面前抬起了头,后边前边再也没有什么大将能人,就像一个昏聩的君王,竟然还要野心勃勃去攻打赵国

两者的战斗力好比白起对赵括一般.


历史总是让人精彩之余凭空多一些兴叹,但这就是它的魅力!


钟跃民


分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军事原因。赵国虽被坑杀四十万青壮年,但北部的李牧骑兵军团丝毫没受影响,因为李牧军团常年驻守赵国北部边疆,是为防范匈奴人南下,而且这个精锐兵团主要是在武器质量、兵员素质、战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里挑一;

第二,战略战术原因。据《战国策》记载,燕王喜派相国栗腹为赵孝成王贺寿,栗腹回来向喜报告: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而后又问乐间,乐间道:不可战!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觉得可以伐,燕逐起两路大军,其中一支四十万大军由相国栗腹率领攻鄗,另一支由庆秦二十万大军攻代。赵以廉颇八万军挡栗腹,以乐乘五万挡庆秦,燕人大败。

第三,经济原因。赵国有邯郸平原,太原盆地等粮食主产区,而燕国可耕地却很少,经济决定政治,所以燕国会败,至少拖不起持久战。

总结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得知,当时燕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而赵国面临亡国之难全民思想统一;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兵员骁勇善战,可谓全民皆兵,而燕处蛮荒之地,基本无甚战事,军备相对于赵国废驰一些;赵国是正义的,而燕国是邪恶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北疆刀客


了解一个国家,就如同了解一个人,需要考察他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前因后果。赵国虽有长平之战之耻,但赵国之前的国力,可是让六国都甚为忌惮的,并不在秦国之下。

谋兵之胜,在于良将,在于明主,也在于全国人们的精神风貌。可惜良将难得,明主更难得。

赵国出现了一个旷世明君——赵武灵王。当时赵国国力孱弱,又受到中山之败的耻辱,全国上下一片沮丧。此时赵武灵王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赵国放弃了中原人宽衣博带的装束,改用金身窄袖,皮带束身的轻便服装,让士兵在战争中更加灵活。以前是以步兵为主,改制后以担任骑兵战术为主,配合弓驽兵。

这场改革让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让其他诸侯国大为惊骇,而赵国更是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

搞笑的是,赵武灵王还亲自乔装改变,去查看秦国地形,可见其人的野心与谋略。

赵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将相和,有很多大将,良相对赵国忠心耿耿,比如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

赵国还有一个优势,赵国人剽悍,人人都是死士,战斗力是很可怕的,不亚于后来的秦兵。

当时赵国和秦国实力抗衡,或者秦国还稍逊一筹,秦王曾经派人偷袭赵国但没成功,秦国越发觉得必须除掉赵国这个隐患,才能让秦国脱颖而出。

如果不是悲剧般的长平之战,让战神白起与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秦国能不能战胜赵国还真不一定。赵括不能算是一个名将,因为他缺乏实践,而白起绝对是战神级别的——这说明良将对各国局势对比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燕国曾经有乐毅,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燕昭王时期为了复仇,也跟赵武灵王一样励精图治,他的办法不是改革,而是招揽人才,在人才库里就有一个叫乐毅的——诸葛亮时常自比管仲、乐毅。

乐毅帮燕国刷新了名次,让弱小的燕国北起河北宣化,南至今天韩国首尔,达到历史最大的疆域,可惜燕昭王死后,他的儿子燕惠王什么也不懂,让纸上谈兵的骑劫代替乐毅,中了田氏代齐里“田单”之计策,乐毅害怕被杀,逃亡赵国。

而齐国趁机收复了七十余座城池,燕国的实力大减。

燕国攻打赵国,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当时燕国内部混乱,外无良将,全凭君臣在朝廷上一拍脑瓜,异想天开,说干就干。

乐间是乐毅的儿子,他试图劝阻燕王,他说:“现在攻伐赵国,是趁人之危,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现在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

燕王根本不听他那一套,因为他早就让丞相栗腹去赵国,趁着赵王做寿送礼了——实则探听虚实。

栗腹回来后说,赵国没人了,除了老人就是半大的孩子,廉颇老了,国内无良将,此时攻伐必然对燕国大有好处。(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长平之战四十万年轻男子都被埋了,剩下的老人(古代40岁就是老人了)和孩子(13岁到18之间的),由他们临时组建的军队驻守赵国,简直是不堪一击,这不是送上门来的点心吗?

乐间再三劝阻,说不行,燕王也是没脑子的,居然大怒说:“你就是因为你父母的坟在赵国,怕我掘了你家祖坟。”乐间也不好再劝。

老臣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着说:“不信不义,出兵必败,大王燕国有祸事了,我这样留住你是我对燕国的忠心。”燕王怒了,下令把将渠囚禁。

于是从全国竭力搜集了60万军队,还有临时组成的杂牌军,凑够了数目,给栗腹四十万,给卿秦二十万,兵分两路,势在必得。

赵国这边得到消息,廉颇对赵王说,我只向你举荐一人,只要他能率兵,我们必胜。赵王问,谁?廉颇说,雁门守将李牧。

栗腹虽然有点本事,但他个性贪婪,好占小便宜,从他建议燕王进攻赵国一事就可看出。卿秦才能平庸,不是廉颇、李牧的对手——再次说明名将对正常战役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廉颇率五万军队驻守镐邑,也就是栗腹驻守的地方,李牧在代邑对抗卿秦,卿秦才能平庸根本不是李牧对手,很快被活捉了,至于栗腹,虽然有点才能,但架不住廉颇有勇有谋,而赵国的士兵也真的如同乐间预言的那样——哀兵必胜。

他们因为战争,都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其心情可想而知——恐怕跟着去死的心都有了,一支不怕死的军队,加上明将运筹帷幄,必然能激发出人最大的潜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可怕的。

栗腹和卿秦被解决后,廉颇、李牧乘胜追击,追击到燕国国都,吓得燕王赶紧割地求和,燕国惨败。这次不义之战以燕国惨败,而齐国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回升为最后的结局,而这次战争的种种前因后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静说历史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战争过程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后赵孝成王过寿,燕国派出丞相栗腹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赵国虚实,毕竟赵国虚弱,不止燕国,大家都想咬一口。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虚弱,国中几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国朝堂一片赞同之声,除了乐间反对,但被燕王无视,燕国发兵六十万攻打赵国。

燕国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带领,攻打镐邑,一路由燕国将军卿秦带领攻打代邑。赵国派出了廉颇、乐乘组合,廉颇守镐邑,乐乘守代邑,就这样两方对上了,战争形势最先在代邑发生改变,乐乘击败并俘虏卿秦,紧接着廉颇就在镐邑打败并杀了栗腹,廉颇乘势进兵,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城赵军才作罢退走。

作战意识不同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可以说只是想趁着赵国虚弱捞上一笔。燕国朝堂上定议攻赵时,燕国就有不同声音。在战争过程中,燕军在代邑失败,廉颇偷袭栗腹,虽然栗腹稳住了阵脚,但燕军内部还是不很稳定,以至于栗腹谋划好了攻击方案却被叛徒出卖,廉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杀了栗腹。

主帅的能力不足

燕国的丞相栗腹其实并不是一个草包,他少年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和赵国最后的名将庞暖是朋友,他还曾经辅佐燕王打败胡人,拓地千里。

栗腹在和赵国的战争中,栗腹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失误,但他的队友卿秦在对上乐乘却是个猪队友。卿秦兵败被俘,燕军士气受到打击,当天夜里廉颇就突袭燕军,栗腹带兵撤退,收拢残兵后和廉颇连战三次,竟然士气大振,这其中固然有赵军军力下降,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之前的原因,毕竟曾经的赵军能够和秦军作战不落下风,但栗腹的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栗腹有才华,但是他对比身为战国四大将的廉颇又差得远。廉颇最擅防守,栗腹攻不下廉颇,在队友兵败后,自己军心大乱之时被廉颇找准机会打败,虽然后来收拢了败兵,有了谋划,但还是被久经战事的廉颇轻松拿下。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也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况且燕军还不是狮子。

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天天故史汇


长平之战后赵国能打败燕国,最主要是有廉颇、庞煖、李牧这三个人。

长平之战​前期主将是廉颇,秦国用了反间计,赵国才用赵括换了廉颇,导致赵国45万大军损失殆尽。长平之战后,赵王意识到廉颇的重要性,又重新启用廉颇,燕国攻打赵国时,赵国主将是廉颇。两军对垒,不在于兵多兵少,而在于主将的能力。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领兵打仗难有敌手,大败燕军之后又围攻燕国都城,致使燕国割地求和,赵国的实力又增强一些。

​庞煖是赵国四朝主将,不过只在赵武灵王时期略受重用,后来一直不受待见,等于蹉跎了半辈子。廉颇后来在攻打魏国时,赵王又听信奸臣谗言,派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位,廉颇一怒之下带兵攻打乐乘,彻底得罪赵王只能逃到魏国,后又去齐国。赵国失去廉颇这位大将,只能起用已经年过古稀的老庞煖,庞煖带兵又大败燕国。

​李牧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早期主要是抗击匈奴,廉颇和庞煖都不在以后,赵国只有李牧这一个名将。李牧后期回朝,在抗秦和攻打燕国都有很大功劳,赵国后来全靠李牧撑着,李牧一死,没多久赵国就灭了。



古今历史大杂烩


长平之站以后,赵国的确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近五十万的大军全部被秦军坑杀,可以说的上是真正的奄奄一息,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赵国却能将燕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小编以为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赵国虽然损失几乎全部的精锐,但是真正的厉害的大将——廉颇却还在。放眼望去,此时的赵国有廉颇、乐乘这种BOSS级别的将领,而燕国却根本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将领,燕王派出的统兵之人并没有认识到双方之间的优劣,本可以60万大军全军压上的,却偏偏分兵给了赵国机会。

第二,战国时期征战讲究的师出有名,虽然当时礼乐崩坏,可是师出有名这一点却保留了下来。燕国此时乘着赵国长平之败的机会趁火打劫,在道义上落了下风,不得人心。

第三,赵国虽然损失五十万精锐,可是却在廉颇的带领下以二十几万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队抵挡住了秦军四十多万大军的进攻,保住了赵国。此时的赵军人数虽少,可是军队的气势却正盛,燕国此时的进攻等于是在揭所有赵人的伤疤,赵军自然个个奋勇杀敌。

第四,赵王经过长平之战之后意识到了廉颇的重要性,对廉颇很是信任,也放心的将大权交给他。我们知道这种君臣的信任是很难得,这可以让廉颇没有了任何的掣肘,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燕国。

第五,实力上的差距。战国七雄之中,燕国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现在赵国实力受损,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燕赵两国年年征战,可是燕国却败多胜少,赵国将领对燕国的作战能力和方式都很是了解。

综上,这些原因最终合在一起造就了燕国被打算趁火打劫却最终大败而归。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原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记得点击一下关注哦!!!


小黄鸭邀您看影视


话说秦赵长平大战,赵国四十万降卒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白起坑杀,秦、赵原本旗鼓相当的局势,经此一战,国力衰微。这一战,加速了秦并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后,秦昭王又发动了灭赵的又一场战争“邯郸之战”。面时杀气腾腾,气势汹汹的秦国大军,赵国危在旦息。平原君赵胜向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求援。魏无忌联合楚国击败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疲弊之极的赵国,得到了暂时的喘息。


数年之后,平原君赵胜去世。廉颇接替赵胜出任相国。燕国派栗腹来与平原君吊丧,并送赵王五百金,约定为兄弟之盟。

栗腹本以为赵王会厚赠自己,没想到赵王只是如常礼回赠。这让栗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国,时燕王喜说:“赵国经长平之败,强壮的人都死了,国中只剩老弱残幼。廉颇已老,加上平原君刚死,正是灭赵的天赐良机”燕王喜是个无脑的人,原本派栗腹出使赵国,是为了与赵结盟。这边送去金银,回头过来又听信了栗腹的鬼话。准备伐赵。他召昌国君乐闲来问伐赵之事。乐闲是战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闲说:“赵国东邻燕国,西接秦土,南面与韩国、魏国交错,北面连着胡貊。四面受敌,其民习兵尚武,不可轻伐。
燕王说:“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赵,怎么样?”

乐闲说:“不行”。燕王说:“那么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乐闲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说道:“你阻挡寡人伐赵的目的,是因为你的父母祖宗的坟墓在赵国,所以不想让寡人攻赵”。一帮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兴师,杀向赵国。

燕国大夫将渠听到燕王出师的消息,连忙赶来,对燕王说:“大王切勿被众言迷惑。这里刚刚与赵国结为兄弟,却因使者回报而伐赵。这样不信不义。出师必然无功”。燕王不理,刚要登车,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对大王的忠心。大王不听,燕国将有祸来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将将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奔赵国而去……

赵王接到战报,召集群臣计议。老将军廉颇说:“燕王乘我丧亡兵败之际,兴不义之师来犯,我们把国中年满十五岁以上的人全部召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栗腹乃贪婪无厌之辈,原无谋略之小人。乐闲、乐乘,本为乐毅之子,出于无奈前来,必不尽心。另一个庆秦,乃是无名之辈,老臣举荐一人,燕军立破”。
赵王忙问:“老将军举荐何人?”廉颇说:“老臣举荐之人,乃是雁门守将李牧,他可为将率军抗燕”。赵王以廉颇为大将,率兵五万迎敌栗腹。李牧为副将,率兵五万抵敌庆秦。

在廉颇与李牧的指挥下,赵国士兵英勇奋战,生擒燕军主将栗腹,副将庆秦为李牧斩首。而乐闲、乐乘果不出廉颇所料,率军投降赵国。廉颇、李牧乘胜追击,长驱直入,把燕王包围在中都。燕王无可奈何,只得向廉颇求和。

至此,燕王喜发动的不义之战,以惨败告终。


子衿书法


战国中后期随着魏、楚、齐等国的相继衰败,秦国逐渐形成了一家独大之势,彼时关东六国唯一能与秦国一战的就是赵国。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赵国不但拥有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而且名臣辈出,在蔺相如、赵奢、廉颇等人的带领下,赵国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强秦,不过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惨败元气大伤,仅仅一年后秦军卷土重来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面临生死存亡,索性楚、魏两国大军救援,赵国续上了一口命,避免了亡国之耻。

连经两次劫难,赵国元气大伤,邻国燕国也没闲着,趁赵国国力衰落之际,开始挑衅,据《史记》记载“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返燕地”,此时赵国无暇顾及,也就顺其自然了。

公元前251年燕国相栗腹出使赵国带回一个好消息,“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燕王从其计出举国之兵攻打赵国,结果赵军以少胜多,燕相栗腹也在乱军中被杀,赵将廉颇乘胜追击险些将燕灭国。

此后燕国又趁秦、赵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多次出兵赵国,结果都遭遇了赵国的顽强抵抗,燕国屡战屡败,燕名将剧辛也被俘杀。

为何看似奄奄一息的赵国能够屡次击溃燕军呢?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综合国力,赵国在战国后期一度是关东六国之首,而燕国在七雄中始终是打酱油的角色,虽然也有乐毅伐齐,秦开破胡的灵光一现,但是综合国力在七雄中仍是下游。赵国虽然长平大败但是多年的积累还是能凭借综合国力和燕国一战。

其次,燕国轻敌,栗腹只看到赵国无兵可用,并未看到廉颇,乐乘名将仍可一战,廉颇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大败燕军,迫使燕王割地求和。数年后,不长记性的燕军卷土重来又被赵将庞煖、李牧等人依旧连败燕军,正可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通过几次燕、赵之战,赵国重新树立了在七雄中的地位,也使得赵国有了短暂的中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