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这两年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差,老婆实在不想守了,我的思想也渐渐开始转变,不怎么来钱是一个原因,岁数大,做的年长烦燥,才是主要的问题。领着老婆子到处走走是早有的念头,可她不想骑摩托出行,好说歹说,才同意近点走一次看看。我选了摩旅西口古道,让她先体验一下,慢慢培养相向的兴趣吧。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说走就走,隔天早七点,和妻子骑标志125踏板出发,经萨拉齐、托县、新店、杀虎口、右玉、左云,晚六点半到应县休整,行程380公里。

萨拉齐、托克托县、新店子镇在内蒙境内。其中托克托黄河文化历史久远,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战国设云中郡。因河套地肥水美,位居要冲,历朝历代,都属北部边疆,王权有效管辖范围。境内历史旅游资源丰富,云中、黑水泉、东胜州、镇虏卫等古城遍地,是内蒙古古遗址保存最好地区之一。

这条路三十年间,我已是第四次走了,但一次和一次印象不同。杀虎口由最早远远立在崖畔上的几个土包子烽火台,换成土匪寨子样的隘口,现在又建成了青砖长城景区。由过去的缈无人烟,变成了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周围荒山秃岭,已经被人工林子,全部覆盖。绿水青山,风景如画,完全没有了旧社会走西口时的苍凉、凄婉和前途迷茫的感觉。社会在变革,自然环境也随之得到很大改善,右玉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和毅力,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里的绿化真不是说的,太美,太让人震撼了。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杀虎口明代以前称杀胡口,山西右玉与内蒙和林地区的长城要塞,是明清直至民国年间,山西人走西口重要地理分界,故也叫西口。走西口是指中国近代一次人口大迁徏,从明朝开始到民国初年,在长达四百余年中,晋、陕、冀民众,背井离乡到蒙古草原谋生,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历史大剧,也为蒙古草原和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起到积极作用。早先河套地区外来人口,绝大部分能与走西口扯的上关系。经久不衰的地方剧《走西口》道明了,我们祖先口外讨生活的辛酸经历,每代人,每次听都会缠绵悱恻、泪眼婆娑。那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被迫逃荒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由内蒙被称西口第一镇的新店子出来不远,便到了山青水秀的山西右玉地界。触景生情,这让我突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走这条路,大巴上同事们一出隘口,被高坡下玉米、高粱、烟树、稀村,一望无垠的异地风光所倾倒。因为大都是第一次出省、出远门的年青人,惊呼连连。一位美女同事,情不自禁的站起来高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人美、歌美、景美。全车沸腾,情绪高涨,欢乐的气氛仿佛就要掀开车顶,冲上云宵。当时我曾怀疑,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冒着生命危险走西口呢?今天重走西口古道,看着雁北如此壮美的生存环境,我更添疑问。疑问归疑问,我们没有生长在几百年前,不能知道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历史自有原因,珍惜当下,才是更加积极的人生。

右玉到左云、怀仁,特别是金沙滩那里,路很差劲,大车一辆接一辆,灰尘蔽日。有一段堵车超五公里,死死不能动,好在小摩托穿行,影响不是很大。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右玉是晋北大门,与内蒙凉城、和林毗邻,境内杀虎口是古时防御要塞,后为民族交融、通商走廊。左云隶属大同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汉明长城旅游资源丰富。怀仁地处雁门关外,桑干河上游,金沙滩是当年宋辽古战场,据传北宋杨家将曾在此浴血奋战。

应县的木塔也由路人变成巨星。早些年,矗立路边的高塔,名气虽然很大,但潇潇雨雾里,只身孤独地站在低矮的市井中,并无多少生气,显得非常突兀。路边仅有的一个流动照相摊,也是无精打采。爬上允许登临的第三层,可俯瞰应县全景,但总是感觉,实际情况配不上它响彻世界的大名。现在可不同了,前有高塔君临天下、光芒四射,后有殿堂,森严壁垒、层层叠叠。周边配套古建气宇轩昂,横竖大街,一派汉唐风貌。塔下公园,阔大无边,密柳繁花,戏台高筑,台上晋剧,台下广场舞对台争艳。整个县城古风与现代交相辉应,美不胜收。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应县位于山西北部,城区西北木塔,全称是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萧皇后倡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木塔。塔高五层近68米,呈平面八角形。

今天是我摩旅第一次带妻远行,双人骑行,操控不太适应,难为路应急经验不足。因处置失当,在大红城乡附近泥沟里倒车,人、车、行李,全泡泥水,狼败不堪。更可气的是情绪失控,歇斯底里,妻子无端受累。到应县酒店,清理四个小时才稍见人样。左臂受皮外伤较为严重。唉,血的教训啊!

走西口第二天,早六点四十分出发,经砂河镇、东台,行车120公里,十点到台怀镇黛螺顶脚下。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出砂河镇向南不远,便开始爬山,起初路修的还行,可快上东台时,水泥路宽沟大坑一路相随,颠的人七晕八素,非常难走,加上山势渐陡,盘山道略显高峻,老婆有点紧张,我尽量慢点,让她适应。其实这和西藏、云贵川的山路比,平夷的多了。全国有山的地方多,各种山路凶险不一,险道处少人来往,风景原始、自然、奇谲,开发出来的景区,是不会有这样别致瑰丽的。我多年来匹马单骑走四方,最大乐趣就是在名山大川的险道间自由穿行,体会这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谛。

驻车换下骑行服,两人开始顺台阶上攀黛螺顶。听这里的环卫工说,上下需要两小时,可我们只存在了一个小时。原因是人太多了,累死都没歇脚的地方,只好随着人流拼命向上滚动,汗水湿透了全身,眼睛被渍的无法正常视物。梯子的半拉被一阶一扣的膜拜者占据,这种虔诚和旁若无人的心态让人折服。顶上人更多,大部分是信徒,规规宏大,阵势下人,跪拜组织的秩序俨然,如同大典。插脚别说,立锥之地也难寻,照相更得免了,匆匆下山。

大螺顶和二十多年前完全不一样了,树木葱笼、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顶上殿宇高耸、香烟缭绕、人山人海、挥汗成雨。过去这个山包,从头到脚一览无余,顶上只有几台大型望远镜,可以远眺五台,但少人问津。有同事好奇花钱去看,我将一根食指立于物镜前,问其是否看到南天一柱,她说没有,司镜人说这大口镜,镜片前根本不聚焦,你就别费那劲气了,我哈哈一乐,同事才知我在恶搞。唉,年青无糗事,回忆皆甜蜜,点点滴滴鲜活愰如隔日。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中午十一点半,找酒店休息,下午三点逛街,庙宇前拍几张照,四点半就回酒店了。这么多年摩旅,今天是最悠闲的一天,行程只有120公里。

五台地区过去也有走西口谋生的人群,现在境况就完全不同了。五台山是国家5A景区,位列中华十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

走西口第三天,今天开始是返程,因不想走回头路,西向绕行,可没想到,路要好走的多。早五点四十台怀镇出发,经豆村镇、穆柯寨、峨口镇、代县、雁门关、广武、朔州、清水河、喇嘛湾,晚六点半到托县住宿,行程385公里。

今天走的还是西口故道,但也是北宋杨家将故事的发源地。西出五台山路过南台景区,景色依然非常美丽,山路上遇到两班徒步五台的游客,他们悠闲的心态和非凡的毅力,真心让人羡慕。

地图上的木各村,当地人喜欢称穆柯寨,依山傍水的寨子前,建有穆桂英纪念殿,有一个村民守着大门。建筑是新的,但华丽漂亮,很配这个故事中的美女虎将。因正殿上锁,院子里拍几张照片,休息会儿,直奔村子后面山顶上的白云寺。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白云寺占地面积不大,但位居峰顶,地势险要,南可远眺五台群山,有五台北衢门户之称,北可俯瞰峨口全城及北方广袤平川。白塔高居山巅,群峰拜服;脚下殿宇齐整,威严肃穆;庙堂最东边崖壁上,是新建高耸入云的砖塔,清丽挺拔。一位神态怡然的老僧,在塔下给我介绍了白云寺的前世今生,并留影纪念。据传乾隆皇帝多次在此驻跸,人文自然双绝。

雁门关多次开车路过,都因种种原因,没能进景区看看,这次准备专程前往。

过代县北上,雁门关宣传标志,便不时出现在路边,有牌楼,也有杨家将雕像,其中一个村名就叫试刀石,越走越让人感觉到,古代的战火烽烟就要烧到眼前。可不曾想到的是,山里大雨,景区内塌方,闭关已有几日了。我的天,点真背,这千里骑车辛苦来访,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化为泡影了。没办法,试刀石村前,沙石便道,冒险翻大沟上G208奔朔州。

其实,G208所经的雁门关伏击战遗址,雁门关险路十八弯,山垭口观景台,才是更好的体验。层层上叠的山道,危险刺激;大壑深沟,群峰壁立;苍松翠柏,鸟兽和鸣。夫妻二人,匹马单骑绕行其间,云里雾里,疑似仙人。

山垭口下来,便是雁门关北口景区,同样大门紧闭。正好有当地人在这做工,肯请带入景区周边看看,虽然没能深入,也算聊慰心愿吧。

雁门关在代县北,是长城重要隘口,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外三关。古时据匈奴、突厥、辽等游牧民族侵扰,1937年10月,八路军在此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击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取得雁门关伏击战大捷。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翻越雁门山后,在G208边上,偶遇广武大帝雕像群和博物馆。建筑整体构建气势宏伟,牌楼高耸,广场阔大,白色的格调,在葱绿的原野上显得非常耀眼。可惜的是,没有一个游人,也不知为什么,步道踏板多有剥落。

走西口第四天,早六点半出发,十点到家,行程140公里。三天半,总里程一千余公里的西口寻踪,顺利结束。故地重游,感慨万千,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应了那句古话沧海桑田,瞬夕万变的进步,考验到了我们的接受能力。第一次与妻子千里走单骑,她很满意,表示以后还会这样陪我旅行。托县出来沿黄河,走几十公里,湿地景观不错,云中郡旅游开发正在大力进行。

千里走单骑之西口寻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