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大凡五六十岁、一直在京城生活的人,大都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京城里生活有几难,如洗澡难、理发难、吃饭难,等等。不过,这洗澡难可以理解,因为大多数居民家里不具备洗澡条件,而澡堂子则是很远才有一家,僧多而粥少。但理发馆说起来真的不算少,特别是那时候,女同志很少到理发馆剪头,因为她们的发式无非是短发或梳辫子,在家里也可以搞定。而男士呢,虽然那时没有烫发,很少染发,但理发确实经常要排队、甚至排长队等候。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当时,在我居住的鼓楼前帽儿胡同里,胡同西口路南就有一家小理发铺,名字叫“唯一”。作为理发铺,这家当然是胡同里的唯一。小铺屋子很小,只有两把理发时用的座椅,只有两位理发师傅。我们去理发时,要是看到几张等位的椅子都坐满了人,干脆转身就走,因为不走起码要等上个把钟头。

在我们胡同东口不远,也有一家理发店,在出东口往南、经过雨儿胡同口再往南一点儿,南锣鼓巷这条街的西侧。这家理发店屋子比“唯一”要大,好像没有啥名号。到这里来理发,跟家里说“到锣鼓巷理个发”,就知道是去哪儿了。那里大约有三四把用于理发的座椅和三四位师傅。记得其中有位女师傅当时36岁,已经当姥姥了。她18岁生了女儿,女儿18岁又生了女儿。由于南锣鼓巷南段东西两侧胡同的居民都常到这里理发,所以有时也真要排上小半天的时间。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要想去规模大一点的店里理发,就要出胡同上大街了。出我们胡同西口,便是从地安门到鼓楼的那条可以称为“鼓楼前”的大街,大名那时叫地安门外大街。往南过后门桥,再过马路,在路西白米斜街路口稍北,有一家“中山理发馆”,应该是正规的国营理发店,有十来把理发时顾客坐的座椅。当然,这里等候的顾客也比较多了。所以,一个顾客刚进门时都要冲那一大排等候的顾客问一声,“谁是最后一位”。有时,等候的顾客没地儿坐了,有人就爱先出去逛逛街。出门时跟自己后面的顾客打声招呼,“我在您前边”。

我们常去的最大的理发馆叫 “怡乐也”,大约是历经私营、公私合营、最后转成国营的老字号,就坐落在出我们胡同西口往北,方砖厂胡同西口右拐的位置。这家理发馆大概属于甲级,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里面至少有十几把理发座椅,到这里理发就需要先到服务台拿个号,坐在那里听着叫号了。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算一算,在出家门5到10分钟的半径内,就有四家不同规模的理发铺、理发店和理发馆。当然,再远点儿,还有名声更大的坐落在繁华商区的四联、美白等等。怎么就“理发难”了呢?也许,原因之一是成年顾客大都要刮胡子吧?所以,时间就长了一点儿。那时,电动剃须刀还没有发明出来。在家里刮胡子也挺麻烦。所以,很多人在理发的时候,总要顺势把胡子刮一刮。而理发师傅除了专门准备剃须刀外,还都要准备一段黑皮带、一碗肥皂水和一个小刷子。届时,师傅把理发椅子放倒到近乎平躺的位势,把剃刀在皮带上上下划一划,拿小刷子沾点儿肥皂水,抹在顾客的胡须上。那时,看那些大老爷们躺在放倒的理发椅上,真是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如今,刮胡子这事儿基本都在家里自己搞定了。此外,那时,理发师的白大褂也是全行业的工装、标配,不像现在的发廊里,穿着便装就给顾客招呼上了。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这么多年过去了,理发馆、理发店和理发铺逐渐被大大小小的发廊所取代了。记得五六年前,在月坛北街与展览路那个交叉路口的东北角,还有一个传统理发店,里面的师傅还穿着标配的白大褂。三四年前,这里也变身成其他店铺了。这个行业的传统门店,便在老汉我的视野中消失了。

曾载于2018年8月16日《中国电视报》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