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对于黄歇的认识,多数人都是基于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传》里,孙俪饰演的芈月与青梅竹马的黄歇在楚国发生了一段初恋。命运的阴差阳错让这段感情让观众着实虐心了一把。“繁星如许,明月如初,前尘往事,从何细数……”。然而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却和芈月毫无情感纠葛。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潢川,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三省通衢,水路便利,这里自古便是鱼米之乡。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是黄国城池遗址。潢川县历史悠久,古为黄国,是中华黄姓发源地,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故里。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从县城乘车十几分钟便到了黄国故城。萋萋原上草,初夏的古城原野上满眼葱绿,附近的百姓在这里游玩散步,很难想象两千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恢弘的古国城池。几经开发修缮,黄国古城遗址已经成为AAA级旅游景区。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叔单鼎,黄氏子孙的身世见证

登上夯土的高台,视野极其广阔,两尊叔单鼎映入眼帘,三足两耳,体积庞大,有顶天立地之感。这两尊鼎全为青铜材质,造型大气磅礴。叔单鼎是春秋时期黄国的器具,制作精美,造型别致。叔单鼎的真身几经辗转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唯黄孙子傒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享。”这几句铭文中记载着黄姓子孙的民族源流和黄国的盛衰兴废。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黄君台,黄国宫殿遗址

沿着草地中的小路向前走,在黄国故城偏南方向,有一个带基座的石碑。台基高出地面三四米,石碑上雕刻着三个字:黄君台。春秋时期,作为黄国内宫,这里的宫殿气势恢宏,街道宽阔笔直。从宫殿到废墟,一地青草,掩盖了千年的沧桑往事。

一池清水,碧波荡漾。据说这里是天池遗址。历史上的黄国故城有72眼莲花井,这些莲花井大都集中在黄君台周围,黄国因此水草丰沛、五谷丰登。事实上这个水池多年来从不干涸,即便遇到大旱,它依然碧水清涟,的的确确是当地人的“天池”。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黄国历史陈列馆,浓缩的黄国历史

黄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是一座三进三出的仿唐宫殿建筑群。进入第一道大门,便会看到14根十几米高的石柱,据说象征着黄国存国1400多年。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陈列馆门前,正在上演潢川皮影戏。“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潢川皮影戏也叫“影子戏”、“皮娃子戏”、“皮摔”。几个人组成一个演出团体,俗称“一担箱”。 一人司鼓,一人敲击大锣和手镲,一人击奏小堂锣,二、三人在白布纱帐后,把皮影贴在纱帐上边表演边说唱,楚地遗风,尽在说唱中。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黄国历史文化陈列馆飞檐翘角, 回廊环抱, 石柱盘龙,气势恢宏。近年来,在黄国故城境内出土了800余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38件刻有铭文。其中,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等4件青铜器还代表我国青铜器的最高水平出国巡展。陈列馆里,件件珍品携带者历史的温度,在时间的角落里依然熠熠发光。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春申君黄歇起伏跌宕的一生,浓缩在这陈列馆里。黄氏家族的衍变像河流里的浮萍,沉浮中,顽强前行。公元前648年,楚人灭黄,从此黄姓由一个拥有1400多年悠久历史的王族国姓,变成了普通姓氏,背井离乡,流散于全国各地。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黄氏宗族的变迁,如这潢河的河水,随着历史风云变幻不断辗转。在黄国灭亡三百多年后,黄氏家族的中兴因一人而改变,这就是春申君黄歇,春申君的出现成为黄氏发展史上一座丰碑。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在天池的旁边,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衣冠冢就在这里。文化寻根、考古祭祀、旅游休闲,海内外的黄姓后人来这里朝宗觐祖。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潢川,之后改封吴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常州、苏州至上海一带。相传浦江为黄歇所凿,也叫做“黄歇江”、“春申江”。如今,“申”成为表示上海的地域文化符号,春申君的传说,也成为上海的“春申文化”。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萧声依依,彩衣飞舞,却空留斜阳日暮,青山走远 古道荒芜,巍巍宫阙,难再细数……”。鼓瑟编钟天籁之音虽已远去,陈列馆前,古筝清音却袅袅传来。千年一瞬尘与土,唯有道义永留存。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到黄国故城,细数黄歇的前尘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