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结构思考力”对复杂信息“化繁为简”?

乔布斯曾说过:“这个世界很复杂,也很嘈杂。谁能记住谁呢?机会太小了。所以,一定要弄明白怎样让人们记住我们。”

如何用“结构思考力”对复杂信息“化繁为简”?

是啊,怎么样让人们记住我们?这个问题又是个复杂的难题。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迅速掌握信息核心是高效能职场人士的必备技能,在让别人记住我们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工作中如若不对复杂信息进行抽丝剥茧,不能清晰分辨真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提出简洁有力的观点和结论,那么你的沟通只能成为听众的催眠剂。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掌握思考结构,有助于我们在理解信息时将隐性思维显性化,拨开现象迷雾,看透事物本质。那如何将⼀段信息中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该核心观点不仅能代表整段信息的大意,且被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支撑?

一、识别

识别,即识别信息中的事实与个人观点或判断(包括理由和结论),先找出所有文字片段⾥的观点性语言,然后找出事实和描述类的语⾔。观点是指从⼀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它是个人看法,区别于事实存在。作为信息接收者,想知道对方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思,须明确其表达结论。结论在结构思考力中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既是个观点,⼜能被别的观点、理由或事实所支撑。

确定结论的主要线索

线索1:寻找结论的指示词通过关注重点的指示词判断,指示词包括:因此、由此可知、因此可以断定、所以、表明、由此得出、显示出、告诉我们、我要说的重点是、证明、问题的实质是等。当然,并不是对方所有的表达⼀定会应⽤这类词语。

线索2:关注几个重要的位置要格外关注几个重点位置,比如表达的开头与结尾,如果是文字,要格外关注段落的开头及结尾处,这些地方都比较容易呈现结论。

线索3:尝试着问⼀问“所以呢”,以便在没有明确提示线索的情况下归纳出结论。理由也是⼀个观点,能解释结论可以被认可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可以相信此结论。

确定支持理论理由的主要线索

线索1:寻找理由的指示词对结论进行解释时,理由会经常藏在⼀些理由提示词后⾯。

比如:由于、因为这个事实、鉴于、有以下材料⽀撑、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证据是、调研显示、第⼀、第⼆、第三等。

线索2:问⼀问“为什么”找结论时,要常常问⼀问“所以呢”。结构思考力是从下往上找结论的过程,而找理由的技巧与找结论正好相反,是已经确认结论的情况下找对应的理由。

另外,还有⼀种“白帽子”的思考方式,即思考事实和数据。找事实的技巧与找理由类似,事实用来支撑理由,就如同理由是用来支撑结论⼀样。事实通常呈现为示例、数据等。

二、判断

事实支撑着不同的观点,只有被事实支撑的观点才能称为结论。因此,判断就是找出结论、理由和事实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

我们可运用结构思考力接收信息,通过结论、理由、事实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判断对方结论的合理性,从侧⾯提高个人独立思考的能⼒,而不是简单地⼈云亦云。

三、概括

第三步是概括,即最精炼的语言对得出的结构进行概括,话中既包含观点,强调结论, 也涵盖⽀持观点的事实和理由。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篇文字,得出如何运⽤以上三步骤。文字写道:“电视⼴告机构的创作⼿法自有⼀套,针对儿童的广告往往做得与动画片相似,孩子们看到动画角色使用某种特定产品时,会爱屋及乌,将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到产品上。在通常情况下,这类广告都关于甜腻的零食或其他食品,容易损害孩⼦的身体健康,因此,以孩子为对象的⼴告需要严加管制。”

首先,根据指示词和特殊位置,找出两个观点句:第⼀句和最后⼀句;第⼆步,通过判断对应关系找到结论,文字分别从两个方面证明以孩子为对象的广告要加以管控;最后⼀句则是有事实支撑的结论。

如何用“结构思考力”对复杂信息“化繁为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