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典出何處?

高克恭(字房山)是元朝色目人,是蒙古人之下,漢人、南人之上的階層。但是他家祖傳修習儒家學問,對漢人文化研究很深,雖然在朝廷官至刑部尚書,卻是元代著名畫家之一,詩作也很多,詩風神超韻勝,另有一派奇秀之氣。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典出何處?

怡然觀海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就出自他的《怡然觀海》: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我問海山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閒。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必非等閒人。

很多人認為這兩句好得不得了。不過個人看法,這兩句實在算不上佳句。嚴格點說,這幾乎讓這首詩淪入打油詩。整詩前面平白、淺直,意境並不深,而最後兩句並沒有起到昇華、點睛的作用。

我相信沒有誰看不懂,甚至都不需要解釋。唯一有點曲折的就是最後兩句的“閒人”、“閒不得”、“能閒”、“等閒人”有點費神。

其實前三個“閒”是一個意思。就是休閒、閒情。而最後一個“閒”明顯是詞組“等閒”——一般的意思。

清風問我幾時得閒啊?不是那有閒情逸致的人啊,怎麼閒得下來?能夠徹底放開身心休閒的人,必定不是一般人。

這也不復雜,挺簡單。要說有什麼哲理在裡面嗎?也沒有。但是又好像說得有點道理,不過這個道理又夠不上意境深遠,也沒有什麼餘味。這是什麼感覺?這就是蘇東坡《靜坐》的味道:

無事只靜坐,一日如兩日。

若活七十歲,猶如百四十。

這不過是高克恭題詩的時候一時興起的文字遊戲罷了,遠不如他別的一些詩作。

比如《贈英上人》:

為愛吟詩懶坐禪,五湖歸買釣魚船。

他時如覓雲蹤跡,不是梅邊即水邊。

雖然一樣是白話為詩,但平仄格律嚴合。當然,格律不是重點。重點是詩的內容前兩句寫了心境,和將來歸隱五湖的想法,後兩句則穿越他日好友相訪,於水邊梅邊再聚的情境,寫法精巧自然卻意味深長,遠比“閒人”、“不閒”、“閒不閒”的繞口要高明得多。

“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典出何處?

五湖歸買釣魚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