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一绿浮芳


这是南宋诗人志南的一首绝句,此诗孤篇成名,描写早春二月之景,淡雅而细腻,是宋诗的代表作品。

志南是宋代的一名诗僧,诗僧就是擅于作诗的僧人,即既是诗人,又是僧人。志南生平不详,名字也不识,"志南"只是他的法号。在南宋文坛上,志南并不是什么风云人物,但这首诗却广为传颂,也是孤篇留名之作。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全貌: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宋诗的代表作品。为何要说宋诗呢?因为宋诗和唐诗是不同的审美路径。唐代无疑是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几乎把诗歌都说遍了,因此清代蒋士栓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宋人为了不被唐诗掩盖光辉,或者不因循守旧摹古拟古,只能另辟蹊径,开创了以"平淡美"为最终审美追求的宋诗风格。著名的宋诗研究大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这就较为准确地区分了唐宋诗的不同风格。

题中的这首诗,就体现了宋诗之美。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一、自然本真之乐

首先,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诗人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古树树荫下。然后拄着拐杖走过桥东。春光正好,杏花微雨中,"我"在花瓣中漫游,花瓣沾上衣服,落了一片片花儿,仿佛要打湿我的衣裳,风早已褪去了寒气,杨柳春风拂面而过,温和淡然,一如此诗的春日美景,令人沉醉。

古树林、杏花雨、杨柳风,这都是自然界的景物,这些事物一组合,本身就有诗境,而诗人的路径也是自然而然,停下小船,扶着拐杖去到桥东,沿途赏春日美景,不知不觉间落了一身杏花雨,吹了清爽的杨柳风。平平淡淡的经历,毫不独特的景象,却看起来如此的美好,是因为这本就是春意盎然的自然之美。

二、炉火纯青的诗艺

其次,虽景本身就美,但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写得妙的,这首诗之所以能以简单平常的景物写出如此的情致,主要还是归功于诗人诗艺的炉火纯青。

先来看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本应该是"我"扶着拐杖,诗人却写"杖藜扶我",一方面语序颠倒,打破常规,给人新奇之感,一方面又把藜杖(即杖藜)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态,使得整个句子生动起来了。

再看第三四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人写杏花雨似乎沾湿衣服,用的是"欲湿"两字,写杨柳风吹拂着诗人,用的是"不寒"两字。

"湿"写出了杏花的密,因此给人"雨"的感觉,这写出了这情景的真实,并非为了将杏花形容成雨而故意夸张成"杏花雨",而是这杏花纷纷扬扬落下的情景,的确就像极了下雨,这样的场面给了诗人这种下雨的错觉,这种观感写在诗里,才显得真切动人。而""则更妙,点名了杏花雨的实质:看似是雨,,实则不是雨,因此不可能真的打湿人的衣裳。

而"不寒"也有类似的妙处。诗人本可以直接说春风"温和",而用"不寒"这两个字,除了在格律平仄上的考虑之外,还是从反面着手,用不寒冷形容春风,恰巧写出早春二月刚刚退寒,而如今温度刚巧温和"不寒"的这样一个情况,可见诗人心思之细,观察之深

此外,三四句还以对偶精工闻名,且用"杨柳风"代替春风,也是情态宛然,和王昌龄《闺怨》中以"杨柳色"代替春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平和中庸之美

这还要回到诗的三四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还请读者再次凝聚目光到中间这两个词上——"欲湿"和"不寒"。

"欲湿"是将湿未湿,"不寒"是不冷不热,都是刚刚好、恰好、正好,正巧在那个"度"上,就像这早春二月的天气和诗人此诗的心情一样,都是平和淡然无欲无求。而这,正符合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中正平和。这和宋诗所追求的平淡美,也是不谋而合。因此笔者才说这首诗是宋诗的代表作。

注意宋诗并不是指宋朝的诗,而主要是指宋人开辟的这种平淡自然而内含玄机的风格,因此就算在宋朝之后,清朝也有宋诗派和唐诗派,这并不是完全按朝代划分的。

志南的这首小诗,虽笔者分析了这么多,也只是令大家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的妙处而已。其实哪怕根本不注意其中的这些小技巧,我们仍会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妙,这就是长期的诗歌阅读经验给予我们的基本诗歌鉴赏修养,也归功于这首诗本身的自然气质。

宋代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志南的这首绝句,就可称得上是"自然高妙"。哪怕你什么诗艺都不了解,单纯读这后两句,都会觉得这一定是名句。这就是"自然高妙"的代表。(一往文学作者:柳暄妍)


一往文学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记述的是在一场微风细雨的春天里,诗人拄杖郊游的事,写了春风的温暖,表达的当然是对大自然的喜爱。

要说妙呢,就妙在他对春的描写与众不同,当然,不止于此,我们慢慢说来,先看全诗: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第一妙

整首诗的前两句是叙事,说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一颗古树的树荫下,他把船系在树上,拄着拐杖等上了岸,走过桥东,欣赏着无边的春色。

第一个妙处:本来是自己年老体衰,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行走,但他偏说是拐杖扶着自己“杖藜扶我”,这就把拐杖拟人化了,它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诗人的游伴,并且是值得信赖的游伴,有了这位老友相伴,诗人才得以驾舟出游。

第二妙

这里还有一处也很妙,那就是“桥东”。为什么一定是桥东呢,桥南、桥西、桥北行不行?答案是不行!桥东跟桥其他方向风景有很大差异吗?一个小破桥而已,能有什么差异!

其实啊,在古代特别是诗词里,“东”经常就是“春”的同义词,比如我们常在诗词中看到东风, 实际上就是春风,因为只有春风是从东面吹来,《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借东风是在秋冬季节,他却借来了东风,所以周瑜才会认为他会妖术,要杀他。

既然是春游,那么肯定只能是“桥东”,换做西南北,情趣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妙

这两句写景,眼前有杏花盛开,有杨柳依依,有细雨绵绵,但是他又不直接写眼前所见,而是写身体所感,把重点放在了“浴湿”和“不寒”上。

浴湿,是细雨绵绵,若有若无,滴落在杏花上,更添几分娇艳;不寒:是春风拂面,暖暖的,吹动着柳条轻轻扬起,更添几分春色。轻巧的两个词,就把缤纷的春色渲染得十分生动。

你想想,如果春雨是大雨倾盆,如果春风是冷冽透骨,谁还有心思拄仗郊游呢?

第四妙

这首诗最妙之处,在于它的与众不同。

历来诗人在写春天的时候啊,要么写得非常“大”,比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如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份大,是包罗整个春天;

要么写得非常“小”,比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如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小,是春天的一角。

但志南这首诗,既有大“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又有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他把两种不一样的春天结合起来了,从大处感受春天,再从小处品味春天。

这样的春游,才真正对得起大自然赋予世间的所有美好!



也可自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僧人志南之手。该诗并没有题目,仅以“绝句”二字流传至今。志南只是改僧人的法号,其生平已不可考,其作品留名于世也就仅此一首而已。但是仅此一首,便让其留名宋朝诗坛。

《绝句》全诗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首没有“书生气”的诗

仔细读过全诗便可发现,对比于诗坛名家作品,该诗全篇用词朴实无华,文字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质朴而又自然,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书生气”。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老和尚在初春小雨中的见闻,结合诗者的身份,倒是真的符合一个出家人的心绪,所见皆是景,心中了无情。一个出世之人,自然视一切皆来渡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全诗的点睛之句,也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主要描写了春天的两种事物:春雨和春风。但是秒在诗人并未直接描写这两种事物的特点,比如诗中描写春雨,多以纷纷、润等词以突出春雨的绵柔;描写春风则多以轻、拂等词以突出春风的和煦。

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则借助衣和杏花这两种事物,从侧面反映春雨的缠绵。春雨沾衣说明雨是细的,飘在空中,不疾不徐沾于衣上,别有一番情趣。杏花和雨这两种景物放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当然是杜牧的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温庭筠的《春日雨》:细雨蒙蒙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等等。

杏花景物一处,便知要有春雨,细雨滋润杏花使得杏花更艳,而杏花满枝也反映春雨不急,何其妙哉!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春风在诗句中被认为是春天的使者,自古便有春风和煦之美称,更有李白的: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但是诗人并未直接描写春风,而是借助杨柳这一特殊春日景物反衬春风的和煦。

杨柳柔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春风的轻,所以才有“拂提杨柳醉春烟”的名句。风拂杨柳,却拂面不寒,自是一幅春日景象,美哉!

志南的诗源自于其“出世”的身份

志南的这首绝句以清新为特点,自然惬意为精髓。全诗用词朴实,不刻意雕饰,但又手法巧妙,使其在书生气十足的诗坛中脱颖而出。

这也多半与诗人的身份有关,自古诗人在出世与入世的选择中都模棱两可,以入世的身份写出世的诗总是缺了点自然,多了点刻意,比如王维的田园诗。而志南本身就在世外,自然也就更加淡然,面对自然之景,那就是真的在欣赏,没有入世与出世选择的杂念,当然也就更加纯粹。


漂流的亚特兰蒂斯


这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的诗。志南和尚生平不详,写诗的名头也不大,但因为这一首诗,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的诗史。

这两句诗,妙就妙在作者对春天与众不同的感受。

写早春的诗有许多,对早春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志南和尚以一个僧人的身份,对春天的感受充满了禅意,这才是这两句最妙的地方。


绝句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的 开头两句写诗人的行踪,首句,斑驳的古木、浓密的树荫,潺潺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这幅画面,不由让人心生清凉,幽静,忘却尘事,禅意油然而生。

第二句,虬曲的藤杖、古朴的小桥和悠闲的老僧,构成一幅悠然自的的游春图。

“杖藜扶我过桥东”,我与拐杖物我两忘,融为一体,这不正是禅宗崇尚物我合一的禅境吗?

在满眼满心都是禅意的老僧眼里,早春是一幅怎样的景色?

第三句,走到小桥的东边,诗人看到了杏花在烟雨中悄然绽放,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真是令人无限惬意;

第四句,堤岸两边的杨柳,在和风中摇曳,那杨柳和风,吹在人脸上清凉而不觉寒冷,真是善解人意。

这两句,以一个禅者眼光看到早春的美景:早春的杏花烟雨、杨柳和风,沾人衣而不湿人衣,吹人面而不寒人面,真是善解人意。大自然把最美的给了人,可惜的是,人往往被理性的头脑、知识的观念占据了思想,结果处处都去追逐、去较真,是发现不了这个世界的美的,人只有超脱尘世的外物利禄杂念,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最美馈赠。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感受美的一颗禅心。现在正是杨柳婀娜,杏花娇娆的季节,让我们也放下世俗中的尘世烦忧,用一颗充满禅意的心,感受一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最美早春吧。


烟花三月09


南宋无名僧人,用28个字描绘出一幅画面,最后两句话令人回味无穷

开卷有益,诗词阅古今,人生本该充满诗意。且看《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绝句》的后两联非常有名,相信很多朋友见过,以上是整首诗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描述一下这首诗的情境。

“我”将一叶篷舟系在老树浓荫里,倚扶着藜杖穿过了小桥。这满目的春色多么令人惬意啊!浸透了杏花如雨几乎要打湿了衣裳,而穿过杨柳拂来的微风不带丝毫寒意。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的诗,不带一个“春”字,却尽显春季的空濛轻嫩。前两联是在叙事——系好小舟,走过桥东。精妙之处在颔联的一个“扶”字。不是“我”扶着藜杖,而是藜杖像随行的一位小童一样扶着“我”。一处拟人化的手法运用,使得整个叙事妙趣横生。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那个“东”字。为什么是走过桥东,而不是桥西呢?这里带点约定俗成的意思。在古诗词中,“东风”象征春天,而“西风”代表秋天。如果您有一定的古诗词阅读经验,看到“东”字,会自觉得有关于春天的联想,而触发读者联想,让读者自己在脑海中构建意境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联是一组对仗句,描写了走过桥东后对春天的具体感受。先写了雨,又写了风。是什么样的雨呢?是几乎要打湿衣裳的杏花雨;是什么样的风呢?是不带丝毫寒意的杨柳风。虽然只写了风和雨两个事物,却用了“杏花”和“杨柳”两组别开生面的限定词来加以修饰,以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美景。我们似乎看到了云蒸霞蔚的杏花,带着淡淡清香摇曳在如丝的细雨中,而凉爽的微风又拂动着岸上嫩绿初点的杨芽柳花。色彩缤纷,动静相宜,图画般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而欲湿未湿、吹面不寒的细节刻画又浸透出一种水墨般的朦胧美。

“沾衣欲湿”的潮而未湿,“吹面不寒”的凉而欲酥,使得整句诗又从视觉感受深入到了触觉感受上。我们不但看到了娇艳的杏花、碧嫩的杨柳,而且感受到了雨的迷蒙湿润和风的柔和凉爽。这不但丰富了描写层次,也使得意境更为立体可感。因此,也让这两联成为了千古名句,广为流传,以至于“杏花雨”、“杨柳风”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名词,分别代表清明前后的雨和这个节令的花信风 。

让人意外的是,这首清丽爽艳的绝句居然是一首宋诗。我们知道,宋诗多以说理为主,难免难免显得“枯瘦”,而这首诗却非常的丰润细腻。诗人是南宋的一位僧人,法号志南,该诗被记录在《宋诗纪事》里。志南的生平已经不可考证,但这首《绝句》的精美却让他的名字永远的载入了诗史,而这首小诗也被传诵至今。

你也跟我一样喜欢这首诗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每天读宋词


这首诗,是一个和尚所写,这个和尚,就是南宋时期的僧人志南。比较遗憾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生平记录。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姓谁名谁,经历过什么。作为出家人,一般情况下很难在史书上留下记录,因为他们对于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所能发挥的影响十分有限。加之出家人天性散淡,喜欢隐姓埋名的特点,在历史上查不到他们的记录也很正常。

宋朝年间比较有名的和尚是佛印,因为他是苏东坡的朋友,而苏东坡是宋朝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才子。佛印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是沾了苏东坡的光。很显然南宋年间的志南和尚,没有遇到苏东坡这么一位朋友。但是从他留下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才华或许比佛印还要高。佛印虽然出名,但是并没有留下什么脍炙人口的作品。

回归正题,“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出自志南和尚笔下的一首七言绝句《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全诗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词,收录在清朝康熙年间的厉鹗这个人所编写的《宋诗纪事》。所谓“唐诗宋词”其实是后来才有的说法,清朝虽然小说流行,但是士大夫们普遍比较推崇宋诗。厉鹗顺应潮流,编撰了这么一本专门辑录宋人诗歌的集子。这本书一百多卷,收录了三千多首宋诗。

奇怪的是,在这三千多首宋诗里面,志南和尚只有一首,就是《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凭借一首绝句诗,短短二十八字,志南和尚就能在宋诗史上留下自己惊艳的一笔,可见他的才华非比寻常。和志南和尚同一时代的朱熹,对这首诗评价也非常高。

朱熹:“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那么志南和尚这首诗到底妙在何处呢?能够引来历代文人的阵阵掌声。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脱俗”。

不要小看这四个字,诗歌发展到了宋朝,呈现出了衰败之势,为什么呢?因为你能想到的写法,什么豪放派、边塞诗、闺怨诗、田园山水、咏物言志等等,都被比你早之前的人写过了。

而志南和尚的这首诗,就像诗中所写,恰似一阵春风。它什么都没有,就是干干净净的白描,就像出家人的禅房一样,简单质朴,却又意蕴无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古树参天,在树荫下的小河中,一个和尚摇船而来,缓缓地走下船,在一棵树下拴好了船绳。杵着一根“藜杖”,慢慢悠悠地走过了桥头,进入一条幽静的小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道的两边种满了杏树,树上开满了粉白色的杏花,一阵风吹来,片片花瓣如同雨点一般跌落在衣服上,好像要打湿和尚的僧衣一般。远处杨柳依依,清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没有一点冬天的寒意。

朱熹写《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一种视觉感受,但是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所表达的春天,是一种触觉上的春天。读着这短短的十四个字,却如同站在杏花树下,如果春风拂面。视觉上,杏花雨下,春风吹来,触觉上,你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杏花落在头上,衣服上。

志南和尚把春天写活了。“杏花雨”沾衣欲湿不湿,“杨柳风”吹面似寒非寒。五彩缤纷,生机勃勃之中,我们通过这句诗,仿佛已经来了一次春日远行。



END.


博书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志南:南宋诗僧,法号志南,生平不详,其代表作就是上面所引用的那首《绝句》。也正是因为此诗,其名才得以被载入宋代诗史。

古诗多有“言志”或“言情”之宗义,若想寻得其中之精妙所在,我们就必须得抽丝剥茧般逐句来分析。

古木阴中系短篷――古老的树荫下,系(栓)着一只小篷船。“古木”可直译为“古木”或“古树”;“阴”通“荫”,即树荫;“短篷”翻译为短小的篷船,即小船。这句只是对眼前场景的简单叙述,无需过多解读。



杖藜扶我过桥东――“我”(诗人志南)拄着藜干制的拐杖,(缓缓地)走过桥东。“杖藜扶我”说明此时的诗人已经是位老者了,眼前缓缓展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慢悠悠的走过桥东。这句是对诗人自身的一个画面感的简短概述,这里的“桥东”应该是有双关之意的:明为诗人所过的桥之东,暗里也隐藏着诗人生活阅历之过往。但二者均指向诗人之去向――往西。

沾衣欲湿杏花雨――身上的衣服被这“杏花雨”给打湿了,但好像还未湿透,在微风的吹拂下,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杏花雨”指清明前后杏花开放时的春雨。“沾衣欲湿”说的就是贴在身上的衣服处于半干半湿的状态。

吹面不寒杨柳风――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寒冷。“杨柳风”指的就是吹动杨柳的风,结合上句“杏花雨”一起,我们就知晓了此时是春季清明前后。

这首诗整体看来,属于描景绘境之诗,让人看不出来是“言情”还是“言志”。但透过诗句所绘之场景和境像,我分明看到了诗人的“追思”与“怀念”之情。何以见得?

其一、“杖藜扶我”表明诗人已老,所过之“桥东”既有真实之场景“桥的东边”,恐怕也有生活阅历之“桥东”吧(逝去的岁月),“过桥东”,也即是“往西”了(走向西方)。犹如“昨日一去不复返”!

其二、“杏花雨”和“杨柳风”虽有对美景的赞叹之意,如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但也格外点名了时节的特殊性――清明时节前后,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清明不仅仅有“杏花雨”和”杨柳风”,更重要的还有祭祖追思之情!祭奠先祖,追思恩德,乃人之善根所在!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时日无多了。此时此景,虽美致,然而时光如水般一去不返!尤其是在一位老者的手中写就出来,此情更甚!


因此,这首诗(尤其是后两句)表面看来,全是对场景的描绘,读不出来任何的“言志”或“言情”的感情来,但只要深入探寻并思索,我们还是能体悟到诗人的“言情”所在的,那就是对岁月的留念与缅怀之情!

综上,志南诗人不愧为一代诗僧,字里行间平静而淡雅,看不出任何涟漪或起伏不定之情感。这不是一般人能写就的,尤其是对于诗人而言,心若止水,这种境界非常了得(好比“此时无声胜有声”)。因此,当我们沉浸在其勾画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场景里,除了对其称赞有加,我们更应该感谢他,感谢他对我们的提醒:岁月如梭,珍惜时光!当我们也步入他的年龄段,缓缓走过“桥东”时,我们是否亦如他般静若止水呢?


时光流水桥东过,当年老僧吟古诗。

心若止水叹年华,教我后生多惜时。

谨此作结以谢志南老先生之教诲。


一刀断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宋初诗人.僧志安(宋诗纪事作僧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中的诗句。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小船;我拄着拐杖,迎着春风,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蒙蒙细雨中,感觉不到衣衫的湿寒;杏花在雨中,显得更加清纯艳丽。那拂动杨柳的微风,轻拂着我的面颊,感到无比的舒爽惬意。

诗句中的“欲湿”和“不寒”,表达了作者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中,感觉不到衣服湿和面颊的寒。也暗含着雨的细小和春风的和煦。其意境深远,妙手天成。

诗句中“杏花雨”和“杨柳风”更是妙笔生花,雨似乎专为杏花而下,风好似专为杨柳而吹。也暗喻雨的细,风的微。原来这雨、这风是“杏花”和“杨柳”的陪衬。作者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这迷人的春景里。


戈壁滩上的驼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出自南宋僧人志南之手。关于这个志南和尚,史上没有什么记载,籍贯无考,生平不祥,毕竟是个方外之人。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僧人,单凭一首七言绝句,惊艳诗坛。我们先读这首诗:


古木阴中系短蓬,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春天,僧人志南划一条小船,“短蓬”就是带蓬子的小船。靠岸后将小船系在岸边一古树上。可以想象,只有在西岸才可停靠小船。然后拄着木杖向桥东走去,杏花时节的细雨欲湿未湿,只能感受到潮气。杨柳风迎面吹来,并不感到寒冷。


这首诗廖廖四句,二十八个字,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春雨时节的“柔美”。作者先用拟人化手法,让人们知道,他手里握着的不是生硬的木杖,而是一只体贴周到童子的手,搀扶着他过了桥东。这表现出了作者出游时心情的娱悦。

后两句是神来之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里的细雨,似下非下,若有若无。看不见,摸不着,沾衣欲湿未湿,只能感到丝丝凉意。这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这两种写法极为相似。再加上后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一个“欲湿,一个“不寒”,表现了春雨时分的柔美。



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刻划了细细雨丝,柔柔柳风,一丝一缕,见微知著。衬托出了作者春雨中踏青的娱悦心情,正是此诗的精妙之处。


飞火流云84853236


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诗句也非常之多。有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有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还有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等。读之无不欣喜,又有一种明快、喜悦之感。

但是以作者之见,以上诗句虽然各有妙处,也各有境界,但是也不能称之为写春的“妙极”之作。唯独有这么一首诗,并非出自名家大家,但却有非常独到的艺术价值。

那便是出自南宋诗人志南笔下的一首绝句,诗的名字也没有,目前考证的只有“绝句”二字。诗人一生作品非常之少,传世的只有这一首。但是也正是这仅存的一首,奠定了他的地位。

严格意义上讲,志南并不是一位诗人,他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志南生平不详,名字也无从考证,志南是他的法号。志南的生活状态也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

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以及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也成为后世公认的,描写“春天”最美的古诗。

南宋·志南·《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行踪,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

尤其是“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其实是诗人拄着拐杖过桥的动作,却被诗人比喻成“杖藜”扶着他过桥的场景。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后两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造语疏清,给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

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对于这首诗的评价,宋朝著名词人姜夔,在《白石道人传说》中有记载:“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而纵观志南这首绝句,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志南的这首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由不得宋朝理学大家朱熹,也十分喜欢,对其也有高度赞赏。

读者们,关于志南的这首“绝句”,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