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丨四川敘永:折耳根種出“脫貧良方”

多图丨四川叙永:折耳根种出“脱贫良方”

在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貧困戶分享採摘折耳根後的喜悅。李欣攝。

四川在線消息(李欣 張貴元 記者 魏馮)“全縣市場上賣的折耳根,八成是我們方元村的!”

4月18日,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折耳根示範基地,該村第一書記羅正雄及駐村工作隊隊員周智鋒語帶自豪。

多图丨四川叙永:折耳根种出“脱贫良方”

在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駐村農技員陳興廷(左三)和貧困戶一起採摘折耳根。李欣 攝

“折耳根”也稱魚腥草,是南方地區常用佐料,食藥同源,根莖和葉子都是深受人們青睞。過去一年多,方元村“相中”魚腥之後,如今,已成了當地產業發展的特色名片、脫貧攻堅的特色“佐料”。

“此前,農戶們都是零零散散種了些折耳根,並沒有形成規模,很難找出銷路,也幾無利潤可言。”駐村農技員陳興廷介紹。

多图丨四川叙永:折耳根种出“脱贫良方”

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周智鋒(右一)幫助貧困戶採摘折耳根。李欣攝

改變發生在2018年年初。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積極探索下,根據折耳根食藥同源且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和採收的特點,一致同意發展壯大本村的折耳根產業。

想法有了,做法迅速跟上。

據瞭解,通過村資公司集中流轉24戶農戶50畝土地,66戶農戶參與務工,帶動46戶貧困戶及44戶非貧困戶不同程度增收。其中,

第一類是農戶自種。通過種植1畝折耳根,可收穫4000到6000斤成品,按每斤2.5元計算,可實現純利潤6000元以上;

第二類是土地流轉+務工。村集體公司加入專合社,統一生產、加工和銷售。農戶流轉1畝土地,可獲得300元流轉費,加上務工收入80元每天,一般可實現年人均增收600到3000元;

三是純務工農戶。依託就近在折耳根基地務工,可實現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多图丨四川叙永:折耳根种出“脱贫良方”

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駐村第一書記羅正雄(左)和貧困戶一起在折耳根基地勞作。李欣 攝

折耳根成了村民們的致富草。“去年在基地種了兩畝折耳根,賺了一萬多塊錢!”這幾天,方元村4組的貧困戶楊安琴正忙著和駐村幹部一起採摘新鮮的折耳根,很快,新鮮脆嫩的折耳根便裝滿一揹簍。

“方元村折耳根,除了在縣內市場站穩腳跟,也遠銷到臨近區縣的市場。”據合樂苗族鄉副鄉長項吉林介紹,折耳根如今成了方元村的一張名片。同時也發展起福泰生豬養殖場、林下烏骨雞養殖基地和林之泉造林專合社等一批村集體經濟扶貧產業。

方元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6戶482人,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當地貧困發生率也由23.58%降至1.23%,產業為方元村2018年實現貧困村退出提供穩定支撐。

今年,也是敘永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高質量摘帽的關鍵之年,鄉、村將發展和壯大產業經濟,找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脫貧產業的楔合點,實現貧困村從“輸血”向“造血”的本質轉變,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確保脫貧實效。

多图丨四川叙永:折耳根种出“脱贫良方”

瀘州市敘永縣合樂苗族鄉方元村,貧困戶在折耳根基地採摘。李欣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