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敘永圍繞“個十百千萬” 鄉鎮巧打脫貧奔康牌

泸州叙永围绕“个十百千万” 乡镇巧打脱贫奔康牌

敘永縣龍鳳鎮頭塘村林加蛋雞養殖場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7日訊(李欣 馬驥 記者 嶽東)今日,記者走進瀘州敘永縣龍鳳鎮頭塘村的林加蛋雞專合社,看到成排的土雞猶如奏響脫貧協作曲,工作人員正忙著對裝箱的雞蛋,貼上“龍鳳扶貧”的標識,送往縣內外的各個銷售點。據介紹,該專合社養殖規模目前在2萬羽左右,年產蛋量500萬枚,通過“專合社+貧困戶”模式,共計帶動15戶貧困戶養殖蛋雞4500羽,並向貧困群眾提供技術指導,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在脫貧攻堅中,龍鳳鎮立足現有農業產業資源,鞏固竹木、油茶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特色水產、經果產業發展;深入推進“個十百千萬”項目計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面提升,預計產業扶貧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龍鳳鎮黨委書記王小波表示,在產業和就業上,當地緊緊圍繞“個十百千萬”項目作為文章。

據瞭解,龍鳳鎮的“個十百千萬”產業項目,“個”是成立一個協會,打造一個品牌,探索一個模式。圍繞農業產業產銷利益鏈條,整合轄區農業企業、專合社、種養大戶,組建龍鳳產業融合發展協會,探索“協會+村集體+企業+專合社+貧困戶”模式,創建“龍鳳扶貧”產業品牌,搭建產銷平臺,打通市場流通最後一公里路。“十”是加快十一個村集體經濟發展。加強村集體公司負責人業務培訓,逐步完善村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機制、考核機制、資金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村集體公司+N”模式,全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全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0萬元。“百”是全力打造百畝特色農業基地。圍繞誼合、新松、鳳池,全力打造“百畝”特色農業示範帶。繼續鞏固以小龍蝦、枇杷、葡萄為主的特色農業,深入推進鄉村近郊遊農業體驗一日遊;“千”是夯實千畝經果示範園,推進千戶“小產業”。圍繞寶合、五桂元、鳳林村油茶、李子等千畝經果示範園,強化管護,增加效益;圍繞頭塘、雙橋傳統種養產業,鼓勵貧困戶發展短期有效益的“小產業”;“萬”是全域打造萬頭生豬、萬畝竹林基地。依託巨星集團公司,全面建成10個年出欄生豬千頭養豬場,實現規模養殖萬頭突破;繼續鞏固林竹產業,實現林竹產業規模突破4萬畝。

泸州叙永围绕“个十百千万” 乡镇巧打脱贫奔康牌

敘永縣龍鳳鎮鳳池村的小龍蝦養殖基地

而在貧困群眾的就業務工方面,龍鳳鎮充分發揮園區所在地優勢,即打造郎酒玻瓶廠、可樂園食品公司等三個扶貧車間,共吸納80餘人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2500-4000元。家住龍鳳鎮鳳林村的貧困戶範華群於去年7月進入可樂園扶貧車間務工,月工資在2300元左右,全年的收入在2萬元以上,加上相關兜底政策保障,全家能夠穩定脫貧。

同時,圍繞分散就業設置扶貧崗位。龍鳳鎮組織鎮內60餘家小型企業(專合社)共同協商,設置180個扶貧崗位,共吸納150餘人貧困勞動力就業,人均增收2000-3000元;穩定156個農村公益性人員、護林員、巡河員等崗位;圍繞重點項目建立扶貧工地。根據鎮內在建項目用工需求,對接項目建設單位建立扶貧工地,在產城大道三標段、敘永三中、敘畢鐵路等重點項目開發10個扶貧工地,共計推薦210人貧困技術勞動力就近務工,人均增收1800元。

龍鳳鎮副鎮長周爽表示,通過建立十個扶貧工地,設置百個扶貧崗位,解決千人就近和在外務工就業,實現每人每年萬元增收。在貧困群眾就業務工方面,龍鳳巧打“個十百千萬”,從而確保全鎮高質量脫貧奔康。(敘永縣委宣傳部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